老师要走进学生心灵

2019-08-13 08:52刘跃华
家长 2019年2期
关键词:德育处战栗小颖

刘跃华

教育如果只面对学生的“行为”,不能走进学生的心中,就会是一个“有问题的教育”,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育。

喝农药自杀的女生

20年前,我还在一个偏远的农村校。那时刚刚当上班主任的我,热情高涨,尽管每天都会面对学生眼花缭乱的行为问题,但我还是感觉自己信心满满,那时的我真以为已经找到了教育的感觉。然而,有一件事一下子把我的这种感觉击得粉碎。

一天早晨,我照例去教室查看学生迟到现象,发现女生小颖没到,这让我很纳闷。在我的印象中,小颖是一个规规矩矩,从没有过违纪的好学生,也是一个在班里很少说话,让很多人感觉不到存在或最能忘记的学生。我也想过找她聊一聊,但她既没有过违纪,学习成绩也还不错,一拖就滑过去了。小颖今天是怎么了?

当我和她家里取得联系时,一个霹雳几乎把我炸晕。小颖因为和父母闹别扭,父亲打了她,她一气之下喝了农药。永远不能抹去的是,在医院里看到抢救小颖的那一幕,我纠结的心到现在也不能释怀。如果不是抢救及时,一个鲜活的生命便会从此在地球上永远消失。

此事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假如我能早一些找她聊聊,她或许也不会走上这一步;再也没有那种让人痛心疾首的自责更能让人反思的了!痛定之后给了我一个一生的改变。因为我深知,作为班主任,就应该是一个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者。其实,当老师走进学生心灵时,才发现在那里多是没有“路”的。在没有“路”的心灵中漫步,很不轻松,我们必须用我们的脚,在没有“路”的莽野上,踩出一条“路”来。尤其是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五彩斑斓、千变万化的学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教育如果只面对学生的“行为”,不能走进学生的心中,就会是一个“有问题的教育”,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育。因为教育的最直接对象是心灵,心灵才是我们教育工作开展的操作间和产品库。为了实现在没有“路”的心灵中漫步,我报了心理咨询专业函授大专班,自己边学习边实践。渐渐地,学生和家长都找我咨询,老师们有了什么难解的学生问题也找我求教。

好学生偷窃被抓后

有一天晚自习,德育主任给我打电话,说遇到了一个他从来没遇到过的问题,让我过去帮助解决,并简单介绍了情况:一个从老师到班主任到德育处都认为品学兼优、特别懂事、特别孝顺的男生,竟然偷同学的零花钱,给抓了个正着。

我一进德育处的门,正听见一个老师在吓唬这个男生:“你再不说,可别怪我没给你机会。不行我们就交派出所,让你坐牢,看你怎么和父母交代……”

男生脸色煞白,两只手使劲拉着衣襟,似乎在极力控制着全身的战栗。

我跟老师们说:“这样吧,你们先出去一下,把他交给我吧!”

我让这个男生坐下,给他倒了杯水。他看看我,低下了头。

我说:“你很害怕因为这件事要坐牢是吗?”

他不知是在战栗还是在点头。

我说:“你很害怕这件事让你父母知道是吗?”

他更加战栗,并不住地点头。

我向他前面推了一下水杯,淡然却又肯定地说:“你放心好了,我保证,这件事到此为止,不会再有其他人知道了。”

男生诧异地看了我一眼,又低下了头。

一段沉默后他终于开口了,喃喃地说:“我就是控制不住……我就是想……我是不是有病……”

我说:“这也没什么,青春期嘛,这个年龄段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来,也是常有的事。”

男生平静了许多,浑身也不再战栗。这时我有意把他“偷”来的东西拿出来放在他面前的桌上,看得出來,他眼睛大睁了一下,掠过一丝的冲动,触电似的扭过头。

我说:“你是不是还是特想拿?特想把它们揣在怀里?你不是说控制不住吗?那我就教你一招儿。”

他似乎像一个饥渴的孩子看到了母亲一样看着我。

我说:“你转过头来,看看那些东西。当你有了想去拿的想法或冲动时,你就想:‘一双冰冷的手铐咔嚓一下铐在你的手上,针扎似的疼……阴暗狭小的监狱里没有一丝阳光……你母亲透过铁栏杆泪流满面……”这时的他又是浑身战栗,紧闭了双眼。

我大声说:“睁开眼再看。”当他再看时,我就继续引导他想象,直至他不敢睁眼再看。

待到他再平静下来后,我又给他讲解了这种方法的自我操作,每到有了想拿别人东西的想法或冲动时就要求他如此操作。到现在我也不清楚我的这种方法叫什么,但我清楚地是我从心理学的“厌恶疗法”“满灌法”“脱敏法”等方法中得到了启发,那是一个“灵机一动”的方法。

男生似乎是一身轻松地回教室了。德育处老师不解地问我:“怎么就这样给放了?他承认了以前偷东西的事了吗?”

我说:“承认不承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不再发生这样的事了。”自此以后,班里果真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真的,当我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咨询的知识后,我的教育好像很有底气。教育如果不想总是出现“撞南墙”的尴尬,那就只有穿越“一味地规范改造学生行为”的这堵墙,走进教育的原点——心灵。

我觉得,懂教育,也要懂心理,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两个支点。只有这样,班主任工作才会行走自如。因为教育工作的最直接的对象是心灵,心灵才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操作间和成品库。教育始于心灵,终于心灵。班主任如果只是一味地面对行为,而忽视对心灵的关怀,我们的教育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

(责编  宋行军)

猜你喜欢
德育处战栗小颖
小幽默
小幽默
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
寒江帖
捡来的“麻烦”
指使学生厕所偷拍抽烟偏离教育正道
体验
战栗
德育处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