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通知》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和办法,切实保障进入校园的APP安全健康、科学适宜。今后凡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一律禁止在校园内使用,不得在课外统一组织或要求、推荐学生使用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点评:首先应明确的是,科技没有“原罪”。这些年,现代科技手段日益成为教育各方不断采用的教育教學方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所关注的是,“互联网+”教育如何最大限度地取互联网之长,而避互联网之短。教育部此次“严打”有害APP,正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应为之举,肯定会得到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与掌声。
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在互联网时代,仅仅依靠“严打”等短时期举措,固然可以收到很大成效,但从长远看,势必不能“去根”。所以,一是要建立此类产品进校园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更要从教育的本质出发,真正教育学生学会认清、辨别、使用互联网产品,这才是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