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艳
1.希沃白板让教学变得更灵活
①使用白板的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完成本节内容的归纳提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利用白板的课堂活动设计工具,轻松创建互动课堂,利用游戏闯关完成练习,提升学生融入度,提高学习积极性,答案呈现清晰有条理。白板的动画和书写功能让教师既能成功预设又能把课堂生成随时书写,使得白板教学变得灵动起来。
2.希沃助手辅助实验教学
①用授课宝实时记录学生的分组实验,在交流共享环节,学生可以一边看着刚才的实验一边交流,可视效果很好,降低了学习难度。
②用授课宝通过网络直播投影到白板上,解决了以往演示实验时,后面学生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问题。
3.微课教学
①在传统课堂上,一些有污染的实验和一些耗时长的实验难以落实,一些与实际生产有关的知识学生不了解,教师基本靠讲解来解决此类实验或与此相关的习题,学生理解的难度大,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中我把各种素材制成微课,学生观看微课时,边听讲解边看文字提示,多种感官并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因为直观且可以反复观看,所以本微课成功突破教学难点,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
②学生把家庭小实验拍成照片,录成视频,在班级QQ群里讨论交流,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教学素材,课堂生成性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用数字故事作为情境导入
使用数字故事创设情境,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把火的使用的利与弊做了回忆和重新认识,接受了辩证的思想教育,渗透了化学核心素养中的控制条件进而控制反应的思想。
1.教学内容地位
在《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单元中,学生学习了氧化反应的知识,在《物质构成奥秘》这一单元中,学生能从微观的视角去看待反应的实质,理解促进燃烧的方法所蕴含的实质,通过《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会用化学用语表达燃烧反应。基于这样的课程安排,学习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的化学学科思想。
2.不同教材版本的处理方法
人教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认识燃烧需要的条件,然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破坏燃烧条件的角度理解灭火的原理;鲁教版以灭火的原理为切入点,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自己通过理性分析认识燃烧的条件。这样的编排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比把燃烧条件当成学生完全未知的知识而投入极大的精力去重点探究而达到的教学效率更高一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施教的方法,完全靠灌输而不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是不对的。把已知的或者通过简单分析就能得出的结论当成完全未知的知识,花大力气进行不必要甚至虚假的探究,也是不可取的。教学设计的教学思路应有利于促进学生勤于观察身边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善于思考经验做法之中的科学道理。由于燃烧条件的结论是通过分析生活经验而得出的,其理解会更为深刻。
3.资源整合
在氧气充足和不充足两种条件下,对乙炔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情况的分析,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燃烧反应的发生是有条件的,条件不同燃烧(反应)的结果也不同。控制条件就能使反应按照人们的需要发生、停止或者朝着一定的方向进行。同时,对于燃料的燃烧来说,充分燃烧意义在于既节能又环保,强化德育渗透。我在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时,通过视频学习,利用创新实验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促进燃烧的方法,增强学生的体验。
1.学生知识储备分析
通过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氧化反应的相关知识,能从微观的视角去看待燃烧反应的实质,能把燃烧用化学用语表达出来。燃烧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
2.学生学习的难度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很多促进燃烧与灭火的方法,只是不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燃烧与灭火的原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促进燃烧和灭火的方法与化学反應条件的控制联系起来,逐步实现从生活走进化学。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掌握灭火方法和燃烧条件;②知道促进燃烧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分析常见灭火实例,总结灭火方法;控制变量设计实验,探究燃烧条件;②通过已有经验和实验得出促进燃烧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科学探究时控制变量的化学能力,构建控制条件进而控制反应的化学思想。②从化学角度看防火和自救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班级教室、希沃白板、希沃助手、学生实验准备(烧杯、镊子、酒精灯、火柴、纸、纸条)。
课前学习准备:家庭小实验——①选取不同材质设计实验,验证物质有可燃性是燃烧的条件之一。②利用蜡烛燃烧设计实验,验证物质与充足的氧气接触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拍照片或者录像并上传到班级QQ群,上课交流共享。
1.数字故事,情境导入
数字故事说出生产和生活中对火的利用,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认识到火的利与弊,让学生感受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化学观念,明确事物有两面性,条件控制很重要。
2.出示目标,学习新知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并明确学习目标。
探究一:总结灭火的方法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做过灭火的事情,请说出下列情况灭火方法和采取方法的目的。(①熄灭酒精灯;②熄灭蜡烛;③做完饭后如何熄火;④炒菜时油锅着火;⑤楼房着火;⑥森林失火)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在白板上书写答案进行交流展示,注意强调语言的准确性。
师生总结灭火方法:①隔绝氧气;②移走可燃物;③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科学合理灭火的重要性、必要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表达与交流、归纳与分析的能力。
探究二:探究燃烧的条件
①假设猜想。
师:根据灭火的方法,请你们对燃烧的条件进行猜想。(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条件之一;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是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②收集证据。
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③实验总结。
师:燃烧需要的条件,三个条件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地进行大胆猜想的能力,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控制变量,并对自己的家庭小实验进行交流分析评价。学生先设计实验,然后观看教师设计的实验,提出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培养归纳分析能力。
探究三:如何促进燃烧
①探究增大氧气浓度促进燃烧。
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乙炔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描述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②探究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促进燃烧的方法——将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一张仍为原状,一张卷成条状,将两张纸分别点燃,观察并记录,总结出促进燃烧的方法。
教师归纳总结,出示以前学过的燃烧例子,学生找共同点,归纳出燃烧的定义: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设计意图:从实际应用和实验得出结论,自己动手操作获得方法,培养学生设计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燃烧与灭火知识应用
①请解释下列成语中蕴含的化学知识:
A.钻木取火
B.水火不容
C.釜底抽薪
②小明说他有办法做到水中生火,这是真的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回答后观看微课。
……
设计意图:利用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利用微课教学认识水中生火,降低学习难度。用实验结果生动形象的告诉学生如何逃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总结
师生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和方法(如下图)。
设计意图:利用思维导图,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形成学科思想,培养学习能力。
5.课堂检测
学生做检测题,测评知识掌握情况。
讲授《燃烧和灭火》这节内容时,我将燃烧条件、灭火原理、促进燃烧这些内容用一课时来讲授,把爆炸和相关的练习放在下节课来讲授,并设想了改进措施。本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大部分活动都是由学生完成,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师生、生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相关的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例如,在灭火方法的总结中,学生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获得结论,并深入思考了所采用的灭火方法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把生活和化学紧密融合在一起。
2.通过实验探究和微课教学来突破重难点
家庭小实验,既有实验的乐趣,又蕴含了严谨的化学知识。小实验也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学会自我评价。家庭小实验:①选取不同材质设计实验,验证物质有可燃性是燃烧的条件之一;②利用蜡烛燃烧设计实验,验证物质与充足的氧气接触是燃烧的条件之一;③拍照片或者录像并上传到班级QQ群,上课交流共享。
在学习促进燃烧时,通过视频学习工业中和实验中的乙炔燃烧,利用创新实验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促进燃烧的方法,增强学生体验。将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将两张纸分别点燃,观察并记录。一张为原状,一张卷成条状,分别记录燃烧需要的时间和结论,总结出促进燃烧的方法。
让学生在实验中去体验,去感受,使学生能通过身边常见的物质,用简单的化学实验探究促进燃烧的方法,降低了难度,使学生较轻松地得出促进燃烧的方法。
3.运用数字故事创设情境
数字故事的引入,直观、形象、生动,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结束时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小结,形成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利用QQ平台交流共享学生的家庭小实验,课堂得到延伸。
4.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分析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和目的,根据灭火方法去猜想燃烧条件,收集证据,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在探究过程中学会控制变量,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在交流共享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5.注重从生活中发现化学,利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自学火灾案例,归纳火灾原因,了解火灾逃生方法,对于一些逃生方法中的疑问用实验探究解决,让学生学中用、用中学。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生存本领,又使化学知识更有效地应用于生活。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教育、给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帶来了巨大机遇, 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新技术,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在线课堂”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本节课,陈老师使用数字故事创设情境,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把火的使用的利与弊做了回忆和重新认识,接受了辩证的思想教育,渗透了化学核心素养中的控制条件进而控制反应的思想。然后又通过微课,把在传统课堂上有污染和耗时长的难以落实的实验,通过微课,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成功地突破教学难点,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并且利用白板的课堂活动设计工具,轻松创建互动课堂,利用游戏闯关完成练习,提升学生融入度,提高学习积极性。而白板的动画和书写功能,让教师既能成功预设又能把课堂生成随时书写,使得白板教学变得灵动起来。
可以说,陈老师的这堂课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且还利用白板的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完成了本节内容的归纳提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通过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以网络技术为背景进行的课堂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一些学习比较吃力在课堂上没有学习兴趣的传统“差生”而言,本节课可能会在学习兴趣给上他们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教师在使用新媒体、新技术的过程中,千万要注意,要把技术更多地运用到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上,切忌哗众取宠。更不要为了展现新技术而使用新技术。
这一点陈老师做得非常好,她既做到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突破重点难点,又使课堂不花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的原则,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和合作交流的过程,这在一线课堂上是非常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