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有很多现在看来很奇怪,但当时却“合情合理”的事情,如君主会担心被那些手握高权、智商又高出自己的大臣们架空王权,因而让那些从小陪伴自己的“宦官”帮助治理国家。这是封建制度本身内在矛盾的一种体现:权力的集中和个人处理信息有限之间的矛盾。
无独有偶,奥斯曼帝国这个持续了六百多年封建帝国的历史上,也有类似的现象:首先,新任苏丹为了避免兄弟篡权,会杀掉自己全部的兄弟;其次,帝国的高级官员居然不是土耳其人,而是每年從东欧被征服地区的民间挑选的儿童,他们常常在6~10岁就被挑选进入宫廷,最好是父母双亡的孤儿,这样就没有裙带关系的羁绊。经过教育和选拔,很多人成为军人将领或者官员。这种从东欧进口的“智力资源”被称为“血贡”,血贡不能娶妻,也不能世袭。无牵无挂、智商一流、精心培养、忠心无二,“血贡”制度可能是封建王权进化的终极形式。1922年,奥斯曼帝国灭亡。
现代社会提出“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人们想出了各种制衡权利的方法,但往往还是逃不过时间的腐蚀。本期对话我们邀请到全球人工智能创客马拉松的创始人张路先生来谈一谈,一个普遍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社会(AI riched)及其基础设施。人工智能是如何参与到重大问题的决策当中,而这样做的机遇和挑战又是怎样的,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教育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有的已经成为了现实,有的还是一些模糊的设想,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展开积极的讨论。
当下,各种开源人工智能架构彼此竞争,从目前审读各家出版社的高中新课标“人工智能初步”选择性必修的教材的编写情况来看,大家都意识到有关人工智能伦理和风险教学的重要性,且使用了不少开源的代码和资源。最近有一个比较知名的开源平台私下里修改了开源协议的类型,以获得更高的项目估值,但这激起了该开源项目的用户的强烈反对,指责创始团队的做法有失信誉。这也说明开源仍然被看作是一种商业竞争的工具,在目前的情况下,将其看作是公开的科学研究成果还比较幼稚。在未来,如何“将野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则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命题。
(本期对话嘉宾 吴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