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梅
摘 要:自主学习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將其运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对提高该门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期望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自主学习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教学情境法为学生创设形象、逼真、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快速投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选取合适的情境创设方法,如故事情境、语言情境、表演情境、多媒体情境等,增强情境的吸引力,使学生能够自主走入情境中思考问题,完成对课程知识的建构。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坚持依宪治国》时,教师可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扮演“人大代表”的角色模拟人大情境,参与宪法修正案的表决过程。同时,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组织辩论或小记者播报等活动,进一步完善情境的创设,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宪法、崇尚宪法。通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创设表演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课程内容、搜集更多资料、完成表演模拟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二、精心设计问题,唤起自主学习欲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就感,树立起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控制好问题的难易程度,确保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分析,顺利解决问题。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友谊与成长同行》时,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多个朋友多条路”与“君子之交淡如水”,你更欣赏哪一种交友之道?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即引发了学生的激烈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这两句话的含义,再利用多种途径去搜集整理古代和现代名人的交友之道资料,用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能够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出最终答案。
三、结合生活经验,获取自主学习成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建立起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从而提高自主学习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青春的邀约》时,教师提出了以下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哪些表现。由于该问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所以立即激发了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积极性。为了让学生更加客观、全面地思考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审视自己、剖析自己入手,以亲身经验分析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表现。有的学生说:自己希望别人的理解,却又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有的学生说:不能处理好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帮助学生梳理下思路,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化解矛盾心理的方法,使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体现育人价值。
四、丰富自学手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丰富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教学手段包括:一是导学案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教师应当精心为学生设计学案,并在教学开始前,让学生对学案进行认真阅读,了解其中的内容。同时学生可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二是“先学后教”教学法。教师可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新课的内容进行自学,而学生则可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先学”,随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无法理解的问题进行着重讲解,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三是“先疑后探”教学法。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产生疑问,带着疑问对课程进行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当采用自主学习模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推动该门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问题,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惠成.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143-145.
[2]郭树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才智,2018(11):112-114.
[3]葛道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8):75-7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