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时代工匠精神的文化软实力及培育路径

2019-08-13 03:45俞松坤
文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工匠精神策略

俞松坤

内容摘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需要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工匠精神是制造业文化的软实力,包含了文化基因、创新基因和价值基因。新工科引领工匠文化,打造大国工匠的摇篮。通过树立大工程观、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师资建设、营造文化氛围、开展双创教育等多渠道并举的途径,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新工科建设各个环节,打造新工科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特色。

关键词:工匠精神 文化软实力 新工科建设 策略

自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来,工匠精神引发了强大共鸣,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工匠精神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当前处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正确认识与理解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探索培育新工科人才工匠精神的路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工匠精神是制造业文化的软实力

工匠精神是工匠的心理特质与价值文化的聚合体,是中西方千百年历史所形成的文化传承,包括严谨、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品质精神,经过两百多年的工业发展,已演变为群体性的制造文化,更赋予了勇于创新、协同合作的时代内涵,成为现代工业体系中的核心理念和文化软实力。

1.文化基因

新时代工匠精神包括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人文修养三个层面,美国的创新、德国的严谨、日本的专注等都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塑造了鲜明的企业文化和工业价值观,形成了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灵魂所在和重要推手。

工匠精神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强国战略的成败。亚力克·福奇指出:工匠精神是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1]。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虽然制造强国的实现路径和支撑条件不同,但崇尚工匠精神是共同因素。工匠精神是德国制造声名显赫的金钥匙,他们把技艺精湛的工匠称为“隐性功臣”,德国企业追求生产一流产品,百年工业品牌扎堆出现,拥有2300多个世界级品牌。日本把技能娴熟的匠人称为“国之瑰宝”,百年老店专注一种商品或一种技术,超过200年的企业3100多家,居世界之最。

中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许多产业的规模居世界前列,但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质量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与消费者期望值差距很大,究其原因不只是技术和能力问题,更是“态度”和“精神”问题,背后折射出我国近几十年中工匠精神的严重断裂和缺失。推动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工匠精神发挥着支撑保障作用,是最为重要的文化基因。

2.创新基因

工匠精神包括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涵,是勤奋和创新的融合。所谓独具匠心,就是指独创性技巧构思,瑞士顶级名表从核心的机芯到校准的旋钮都有独到的创新,日本丰田汽车旗下零部件企业的创新触角伸到每一个零件。智能化时代创新内涵比任何时代更为显著,需要不断地对生产工艺、流程和细节全面突破、彻底革新,德国的小企业都设有研发中心,体现了创新的特征。

中国制造浸透着创新基因的累积,高铁、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完美诠释大国工匠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中国制造业要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关键在于创新的元素,独特的精神。工匠精神为中国智造植入创新基因,中国智造需要一大批生产一线的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支撑,这都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创新和创造,只有通过反复改进制造工艺、产品性能,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才能满足用户对服务品质高端化的需求。

3.价值基因

工匠精神是一种价值取向,最根本的内涵就是敬业精神,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基本要求高度契合。敬业是对自己职业的怀有敬畏之心,视为自己的生命[2]。全球制造强国的多元价值体系广泛认可工匠文化,德国工匠精神包含了勤奋敬业、严谨认真的工程伦理观,日本工匠精神强调敬业恪职的职人文化。敬业、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了百年品牌深厚的工匠精神的文化底蕴。

工匠精神是推进品质革命的动力源泉,品牌赖以维系的基础是品质,保障品质依赖于工匠的高尚职业操守和强烈的责任感。企业职工对品牌和口碑的坚守,创造高品质产品带来的口碑效应,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创造品牌资本,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把“中国制造”打造为“金字招牌”,关键要有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几十年是一日的坚持和韧性,用心处理好每一个细节,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把99%提高到99.99%,打造更完美、最优质的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新工科引领和塑造工匠文化

1.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

智能制造业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行为,成为各国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主要战略,如美国“再工业化”,德国“工业4.0”、欧盟“未来工厂计划”等。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来实现和保证。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业人才结构性短缺,倒逼教育深化改革,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即新工科建设,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探索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育理念和模式,大力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

新工科建设体现“三新”:一是新产业,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区块链等新兴产业的专业,推动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二是新理念,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保障,实施产教融合、综合化的教育实训模式;三是新模式,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多主体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突出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

2.突出工匠精神的培养

工匠精神是技术、伦理、精神与审美的合一,与新工科建设所力求达成的目标及人才培养品质高度契合。传统工程教育以培养“技术的人”为目标,以传递知识、技术为主,不重视人格、道德与品质的培养,与精神、伦理、审美割裂,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危机。智能化时代对人才要求是“学有专攻,多专多能”,所以高等教育不能局限于传递固有的知识和技能,应扩展为学科交叉和跨界培养,改造、创新既有的世界。新工科建设从培养“技术的人”转向培养“全面的人”,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養的全过程,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及敬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与技术,富有创新能力、精神追求与审美情趣的人,更好地应对智能化的趋势和面向不确定的未来世界。

3.重塑工程教育新文化

长期以来,工匠精神的教育范畴仅局限于职业教育。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线技术工人的特殊指向,更是扩展到全体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素养。工匠精神的铸成是一个长期教育和实践的过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协同培养,整个教育体系都是工匠精神的培养主体,高等教育培养工匠精神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职责。

新工科建设,需要工科教育文化和工业精神支撑。工业精神的核心是工匠精神,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合和统一,注重技术和品质结合,形成崇尚工匠氛围,打造新工科教育文化,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

  三.新工科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1.回归工程:培育工匠精神的核心任务

以大工程觀统筹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一是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坚持学生中心的理念,树立与工匠精神培育相适应的教育观、人才观,确立塑造“全人”的价值追求,重视技术向度和技术的人文向度。突破“适应社会”的观念束缚,主动承担造福人类、塑造未来的时代使命,注重学生的家国情怀、工程伦理、国际视野、生态意识、人文艺术修养的培养,成为推进中国智造的革命性力量。

二是推动学科结构变革。办学模式由学科导转向产业需求,由单一学科转向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实施新产业的新兴专业发展与传统专业变革“双轮驱动”战略,建立跨学科的机器人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贯通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运行,突破学科壁垒和校企隔阂。

三是推动课程体系变革。以学生成才和发展为中心,重构和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比例,职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中,实现职业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交融,形成职业素养课程、工程知识课程、工程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四个课程模块。突出现代工程实践教育环节,确保实践教育课时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以上,实践课程不是简单增加,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优化。

四是推动教学方法变革。探索混合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具体实践与思考方式之间的对话方式,构建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循环互动;采取项目驱动、任务牵引的方式,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项目、任务,集聚资源、技术、智慧等,支持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定制化”、“个性化”教育和培养。

2.产教融合:培育工匠精神的关键环节

产教融合是新工科人才工程技术能力获得的基本保障,也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平台。一是构建育人“共同体”。积极寻找高校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利益共同点,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协同育人模式,打造工程教育责任共同体,共同开发核心课程、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安排工程实践,真实体现产业最新的技术、人才、资源需求,提高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二是构建培育资源平台。加强校内实践资源的整合,建设公共实验室、一体化工程训练中心和创新实践基地,强化情境性学习和实践训练,工匠精神培养融入真实的生产和工作化环境中,推行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工程实践方式,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现零距离对接。三是构建校企合作平台。高校在产业、行业、企业中建立工程实践平台,发挥产业、行业、企业工程优势,师生围绕产品教和学,学生接触前沿技术和最新设备,促进工匠精神与技术活动、技能培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化到学生的内在精神结构之中,提升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3.双师双能:培育工匠精神的师资保障

目前大量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很少,工程教育从书本到书本、从模型到仿真,与工程实际脱节。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也是培育工匠精神的迫切需要和基本保障。一是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新教师入职培训,加强教师的科学素质、人文修养和工科情怀的培养。构筑校企协同培养平台,支持教师参加境外研修、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新引进博士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新工科”技能。二是师资来源多元化。优先引进行业能工巧匠、企业技术大师,聘请企业优秀人才兼任课程讲师和学生导师,补充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和实际生产经验的师资,加强学校、企业和社会三者的相互联系,深化企业实践内容,增加企业实践时间。三是打造多学科融合团队。团队由学校带头人和企业负责人牵头,成员包括高级职称教师、技术主管、工程师、企业经理,有利于推进综合工程实践教育,启发学生多学科创新思维和探索。建立教师职业素养标准和评价体系,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4.文化支撑:培育工匠精神的精神动力

全面培育核心素质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借力新工科建设,全面推进校园文化、专业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软环境。一是厚植底蕴。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和制高点,将工匠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塑造融合校训的工匠风范,厚植工匠文化底蕴,提供培育工匠精神的文化土壤,促进文化属性和教育属性有机结合,使工匠精神植入学生心中,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二是典型引路。利用各类媒体平台,主动推送和传播大国工匠的故事。请名匠大师来校现身说法,创造学生与工程大师对话的机会,师生在与大国工匠交流中深化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并胸怀匠心。三是深度融合。开展先进企业文化进校园、能工巧匠进课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型活动,推进校园文化与工业文化对接,让学生较早地感受企业文化氛围,接受企业文化熏陶,理解并实践工匠精神。

5.创新创业: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

工匠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构建“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培养模式,突出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元素。一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学科前沿课程、综合性课程,开发创新创业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承担实践课题,解决具体工程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二是构建“三创融合”活动的支撑服务平台。建设设备完备的校园创新创业空间,如专业化创客空间、开放实验室、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践学习场地和创新实现服务;支持学生参与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加学科竞赛和创业竞赛活动等。三是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校企、校地共建校外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对接校外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服务和应用创新活动,参与企业生产和产品研发,推进成果转化应用。

  参考文献

[1]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陈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7

[2]徐耀强.论“工匠精神”[J].红旗文摘,2017,(10):25-27.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工匠精神策略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