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白城中医院,吉林白城 137000)
手术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病人的年龄、手术种类、创伤大小、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等都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既往研究表明,普外科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在19%左右,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多见[1]。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致患肢明显肿胀和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术后身体恢复效果,甚可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安全。为预防普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该研究随机选择该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性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随机选择该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合并严重器质性或系统性疾病患者、恶性肿瘤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在22~79岁之间,中位年龄43岁;从手术类型看,22例为胃肠道手术,11例为胆手术,7例为肝脏手术,4例为胰腺手术,1例为腹膜手术。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在21~80岁之间,中位年龄45岁;从手术类型看,20例为胃肠道手术,12例为胆手术,8例为肝脏手术,3例为胰腺手术,2例为腹膜手术。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中位年龄和手术类型比例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给予祛聚、抗凝溶栓治疗,同时行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病情监测、肢体外敷、保暖防血管闭塞护理等常规外科护理。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外科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预防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1)护士应用Well量表综合评估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包括按摩、床上活动和下床活动等在内的个性化预防性护理干预计划。(2)为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尽量避免术后下肢输液,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静脉,避免局部刺激诱发血栓形成;每天定时为患者按摩下肢,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按摩技能并进行按摩,保持下肢血液循环通畅;护士应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锻炼方案,指导患者遵循“循序渐进、适可而止”的原则下进行下肢和臀大肌训练,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指导患者和家属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饮食,每天保证供给足够的水分,保持肠道通畅。(3)心理护理。护士必须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异常变化,及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通过向患者讲解前期成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案例,缓解其心理压力,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的向患者讲解术后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危害,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使其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肥胖和患有糖尿病的下肢深静脉曲张患者,应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指导[2]。(4)定期评估护理干预计划实施效果,及时纠正和改进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证高效实施护理干预计划,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浮肿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判定标准:患者皮肤温度降低,患肢出现明显肿胀,且足背动脉搏动和颈后动脉搏动呈减弱或消失的情况。
应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质量的主观评价。调查表设计的满分值为100分,75分以上者判定为满意,75分以下者判定为不满意。
术后下肢浮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n(%)](发生率,满意度)表示,应用χ2检验;应用(±s)表示患者住院时间,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中,12例患者出现下肢浮肿 (发生率26.67%),8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生率17.78%),护理满意度为 82.22%(37/45);研究组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下肢浮肿(发生率6.67%),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生率0.00%),护理满意度为97.78%(44/4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分类变量资料的比较(%)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术后下肢浮肿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89±1.34)d,研究组为(5.27±1.23)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P<0.05),对照组时间较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非正常凝结,大都发生在制动状态[3],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异常改变。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单一因素尚不能独立致病,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两个主要原因,2~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体检时可见患肢肿胀、静脉血栓部位压痛常有压痛、Homans征和浅静脉曲张等改变。
手术对于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手术创伤通常较大,术中可促使患者释放内源性活性物质,造成患者代谢、免疫和血流动力学等生理功能紊乱;同时术后在麻醉药物作用下,肌肉丧失自然收缩能力,加之长期卧床,均会降低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量,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25%腹部手术患者出院后6周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围手术期制动、大量使用止血药物、围术期体内凝血、抗凝及溶栓系统异常和静脉血管损伤等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应给予祛聚、抗凝溶栓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的预防性护理,避免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在普外科护理实践过程中,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物理方法简单易行,卧床病人的按时翻身、按摩或挤捏肢体、抬高肢体等从被动运动尽早过渡到主动运动,以便促进静脉回流。(1)接受小手术、年龄低于40岁和无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除早期和坚持活动外,一般不需采取特殊的预防性护理措施。(2)对于年龄在40~60岁且接受非大型手术或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以及年龄在40岁以下、接受大手术且无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给予患者低剂量普通肝素5 000 U,每天2次;或低分子量肝素≤3 400 U,每天1次。(3)对接受非大型手术且年龄在60岁以上或有其他危险因素及接受大型手术且年龄在40岁以上或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给予低剂量普通肝素5 000 U,每日3次;或低分子量肝素≥3 400 U,1次/d。(4)对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手术患者应联合应用药物 (如低剂量普通肝素5 000 U,3次/d;或低分子量肝素≥3 400 U/d)和弹力袜或间歇气囊压迫装置。(5)对有出血高危的患者,一开始即应使用机械预防法,至少直至出血危险降低。(6)对某些高危的(包括接受较大肿瘤手术)患者,出院后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预防治疗。
为预防普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该研究随机选择该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综合性预防性护理,结果表明对照组12例患者出现下肢浮肿(发生率26.67%),8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7.78%),护理满意度为 82.22%(37/45),住院时间为(7.89±1.34)d;研究组 3例患者出现下肢浮肿(发生率6.67%),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0.00%),护理满意度为 97.78%(44/45),住院时间为(5.27±1.23)d,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浮肿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性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浆高凝状态,可显著降低下肢浮肿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