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龙珠,刘斯琴,张淑南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可称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基本之一,即为静脉血液于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凝结的疾病,易于遗留下肢水肿、皮炎、色素沉着等情况[1]。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化学性损伤、感染性损伤、机械性损伤),以及血液高凝状态,均会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表现:局部疼痛、一侧肢体突然肿胀、压痛、浅静脉曲张等。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易于并发脑出血、其他内脏气管出血的状况,这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较大[2]。针对于此,该次研究撷取该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析实行D-二聚体水平监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根据病例入院编号分组,将该院所撷取的1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人数各55例。 研究组男性为32例,女性23为例;年龄在35~70岁的范围,平均年龄为(52.5±5.6)岁;病程在 1~8 d 的范围,平均病程为(4.5±2.2)d。 参照组男性为33例,女性为22例;年龄在36~70岁的范围,平均年龄为(53.4±5.8)岁;病程在 1~7 d的范围,平均病程为(4.4±2.1)d。研究组病例、参照组病例临床数据信息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接受超声检查、深静脉造影检查确诊[3]者、临床资料完整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并发全身感染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恶性肿瘤者、结缔组织疾病者、心脑血管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疾病者。
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前,均接受血小板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给予尿激酶(国药准字:H51021215)溶栓治疗。取患者平卧位,将患肢抬高30°,比左侧心室水平稍高为标准。然后,在患肢足背静脉注射50万的尿激酶,1次/d,治疗时间为7 d。每次治疗后,对病例的膝关节上访浅静脉进行压迫处理,采用4000 IU的低分子肝素(国药准字:H20060190)皮下注射,1次/d。 然后,通过华法林(国药准字:H20133301)口服,每次5 mg,每晚临睡前服用即可。
研究组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动态方式,对D-二聚体水平进行监测,取患者静脉血3 mL,对血清予以分离处理,然后对标准品实行复溶静置、搅拌均匀处理。将不同浓度标准皮置于板条孔中密封,利用硫化铅液体洗涤,次数为3次。检测液室温孵育60 min后,通过硫化铅液体洗涤,放置在底物避光孵育30 min,加入终止液。5 min后,测定450 nm位置的吸光度,确保D-二聚体的水平在0.5~1 mg的范围。参照组通过INR监测,将INR控制在2~2.5的范围,按照这个标准调整溶栓药物的剂量。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INR监测情况,以及闭塞静脉直径狭窄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予以观察和比较。
该次研究的全部数据,均输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n(%)]、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均予以 χ2统计检验;计量资料(±s)、两组 D-二聚体、INR监测情况、闭塞静脉直径狭窄程度的对比,均予以t实行统计学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D-二聚体、INR监测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1。
表1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在D-二聚体、INR监测方面的对比(±s)
表1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在D-二聚体、INR监测方面的对比(±s)
组别D-二聚体(mg/L)治疗前 治疗后INR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55)参照组(n=55)t值P值1.85±0.62 1.89±0.63 0.335 6>0.05 0.82±0.19 1.07±0.24 6.056 9<0.05 2.36±0.19 2.52±0.23 3.977 4>0.05 2.44±0.35 2.65±0.38 3.014 5<0.05
治疗后,两组闭塞静脉直径狭窄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2。
表2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在闭塞静脉直径狭窄程度方面的对比(±s)
表2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在闭塞静脉直径狭窄程度方面的对比(±s)
组别 闭塞静脉直径狭窄程度研究组(n=55)参照组(n=55)t值P值49.91±0.54 57.12±1.21 40.354 4<0.05
研究组中,牙龈出血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2/55);参照组中,牙龈出血者、消化道出血者、皮肤瘀斑者各5例、3例、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11/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5 8,P<0.05)。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临床方面发生率较高的疾病,临床症状:疼痛、软组织张力增加、患肢肿胀等,部分患者活动后症状加重,抬高患肢可以改善症状[4]。一般情况下,按压静脉血栓位置时,易于产生压痛的感觉。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相关人员认为该病的发生和静脉壁受损、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等因素,均有着紧密的关联性[5]。一般在肢体制动、创伤、长时间卧床、晚期肿瘤的患者中比较常见。当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多通过溶栓方式治疗,实际治疗中应用溶栓药物剂量较大、用药频率较高,故此易于引发多脏器出血、脑出血等现象,严重情况下还会危及患者的生活质量[6]。为此,临床方面需严格控制溶栓期间用药频率、用药剂量,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提高血管再通率。INR、D-二聚体,均为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前者属于心房纤维性颤动所致肺栓塞指标、脑栓塞指标,溶栓时临床医师能将NIR控制在2~3的范围,结合该指标能有效控制华法林剂量,避免发生脑出血情况[7]。D-二聚体指标,可将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为片状分子肽,实际溶栓期间若是D-二聚体水平增高,能结合具体状况,调整实际用药的频次。需要一提的是,溶栓药物剂量、用药频率,直接关系到溶栓的效果。如果溶栓药物剂量不足,无法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反之则容易引发脑出血并发症。INR、D-二聚体的应用,可作为凝血功能监测的重要指标,后者可明确患者纤溶系统亢进程度,该指标水平更高,则为纤溶系统亢进程度更高,可见进行D-二聚体监测利于评判患者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状态,严格控制溶栓药物剂量、频率,确保临床效果和安全[8]。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D-二聚体、INR监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参照组的上述指标、闭塞静脉直径狭窄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能够看出,D-二聚体水平监测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D-二聚体监测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能够明确患者闭塞静脉直径狭窄程度,严格控制溶栓药物剂量和频率,保证治疗的效果,并且不易于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