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鱼虾育苗中丰年虫孵化的标准化操作章程

2019-08-13 05:57:14作者彭张明陈妃业黄明蒲桂川
广东饲料 2019年3期
关键词:幼体鱼虾纳米管

◆作者:彭张明 陈妃业 黄明* 蒲桂川

◆单位: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1126

丰年虫的研究自1775年开始,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作为水产动物饵料应用,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1933年Seale和Rollefsen先后把丰年虫初孵的无节幼体作为鲽类仔鱼和鱼苗的活饵料获得成功。目前商品化的丰年虫卵已经成为海水鱼虾育苗场必备的幼体活饵来源。一般而言,对于鱼苗早期投喂要选择个体小、营养含量高的、食性转换阶段要使用能够适合营养强化的丰年虫卵,对虾苗主要考虑选择孵化同步性好的丰年虫卵。丰年虫卵的孵化率,是丰年虫整体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鱼虾育苗场中,虫卵的费用占到了育苗饵料成本的50%~70%,因此提高丰年虫卵的孵化率,稳定丰年虫的产量和质量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影响企业丰年虫孵化率的因素众多,包括采购虫卵自身质量、贮藏保存、孵化环境因子(盐度、温度、pH值和光照强度等关键因子)及操作方法(孵化与收集等)等方面,我们通常采购的丰年虫卵俗称“冬卵”,即其休眠卵,在孵化前需要经过外界刺激后才能孵化成无节幼体。丰年虫的营养价值直接影响苗种生产的成败与苗种质量的优劣,稳定丰年虫孵化过程中的虫体产量和质量可以有效保障鱼虾幼体生长过程中对优质活饵的需求,因此丰年虫的孵化是鱼虾育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国内外关于丰年虫孵化的学术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主要集中探究了孵化过程中的生态因子(包括温度、盐度、光照、密度、溶氧量和pH等)、不同品系和产地的丰年虫卵孵化、丰年虫去壳和虫体分离方法以及营养强化等方面,使人们全方位认识了丰年虫孵化的系统知识,但在实际操作方面仍缺乏适合鱼虾育苗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系统化、流程化的标准化章程。该研究通过丰年虫孵化生产实践中的不断探究,利用现有的丰年虫孵化研究成果及众多技术人员的试验总结,对孵化过程中的关键性指标及核心操作进行提炼和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合鱼虾育苗生产过程的丰年虫孵化标准化操作章程,以期为丰年虫的孵化生产提供潜在参考资料,尤其在促进从业人员提高对丰年虫孵化的重视程度、推动丰年虫孵化的技术升级等方面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参考意见。

1 丰年虫卵选择

1.1 不同丰年虫卵特性

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批次、不同品系及不同时间的丰年虫卵,在含水量、含卵率、大小、孵化适宜条件、营养价值、生长状况等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使用之前有必要对其进行前期研究和了解,故需要向丰年虫卵生产厂家及供应商充分了解虫卵的详细信息,掌握其孵化的特点。

1.2 不同丰年虫卵试孵化生产

试孵化生产可采用供应商提供虫卵样品到场或对已采购的虫卵抽样的方式进行,按厂家指导条件进行孵化,测定孵化率及产量,与厂家的指导孵化率和产量进行对比,如果二者数值很接近则继续抽样试验两次,待孵化率和产量稳定后进行下一步采购或正式生产使用。

1.3 丰年虫卵采购及贮藏保存

如果试验孵化率与厂家的指导孵化率相差5%以上,则通过与厂家的技术人员进行信息沟通,在厂家的指导孵化条件基础上进行小范围的改动,或者要求厂家派遣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直到产量和孵化率都很接近指导数值且稳定后再进行集中采购。所采购回的丰年虫卵要第一时间放到低温冷藏库或冰柜内进行密封贮藏保存,保存温度最好可以在-5℃以下,可有效保持虫卵稳定的孵化速率、孵化率和孵化产量,一般可保存2~3年以上。空调房间温度16℃保存的虫卵则要在15天内用完,温度超过28℃保存的卵则应当在3天内使用完毕。

2 丰年虫孵化前准备工作

2.1 每日孵化计划

根据育苗生产过程中的丰年虫需求量,依据每个批次丰年虫卵的孵化周期制定每日的孵化计划,合理利用孵化场地,最大程度保障育苗生产所需的活饵供应。如果计划过剩,推荐使用冰格对丰年虫无节幼体进行冰冻保存,或进行营养强化培养,以适用育苗不同阶段对生物饵料形式的需求。

2.2 孵化车间与孵化桶(池)清洗消毒

孵化车地面、排水道用有效浓度为0.3mL·L-1的漂白水溶液全面泼洒消毒,再用淡水冲洗干净;用高压水枪全面冲洗干净孵化桶(池),然后用10L淡水+有效浓度10%的碘液50mL+洗洁精2~5mL制成的混合溶液彻底刷洗消毒孵化桶(池),用淡水冲洗干净。环形纳米管或纳米盘浸泡4g·L-1草酸溶液中1h以上,然后用淡水冲洗干净。

2.3 充气装置设计

环形纳米管或纳米盘充气装置包括PVC管、异径三通、纳米管、圆柱沙头、软管,其中异径三通上口连接在PVC管上,异径三通左口与右口与纳米管连接,圆柱沙头的进气口与软管连接,环形纳米管或纳米盘距离孵化桶底部约15cm,圆柱沙头置于桶底中心;若是孵化池,则可以在池底每0.5m间隔距离布一根纳米管,或者每一平方均匀放置1个纳米盘。利用环形纳米管或纳米盘可有效形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水体溶氧量充分且均匀,可保持 5mg·L-1,同时使丰年虫卵能随着水流运动到水面接受光照,提高孵化率。

2.4 孵化用水准备

2.4.1 水质指标调节

孵化用水需经氯处理消毒、沉淀净化流程,最好与育苗生产用水处理方法一致,盐度保持25‰~35‰,一般根据厂家指导盐度来确定海水的具体盐度,总碱 度 保 持 120~180,pH 保 持8.3~8.8,检测水中余氯含量为0,若存在余氯用硫代硫酸钠进行中和。水质指标调节时首先确定盐度,若pH偏低,则加生石灰提高pH,加入生石灰需用250目网过滤溶解,最后加小苏打(碳酸氢钠)调节总碱,充气充分混合均匀后,停气沉淀备用。

2.4.2 进水调温

孵化用水需要提前加入孵化桶准备,加水时所有桶都保持相同的水位,并将温度调节至孵化适合范围,如低温卵孵化温度为27~28.5℃,则将温度加温到28.5℃,高温季节孵化水温度会自然上升的话,则将温度加到下限27.5℃;如高温卵孵化温度28~30℃,则将温度加到 28℃。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要保持对温度的观察与控制,期间加温则使用锅炉加温或自动控温仪,降温则有恒温机的使用,从而保证孵化过程的温度范围。

3 丰年虫卵孵化前预处理

3.1 虫卵常温解冻

在孵化前至少4~24h就应将低温贮藏保存的丰年虫卵移置通风、避光及室温保持在25℃以内的地方解冻,使虫卵温度缓慢升高,可以获得理想的孵化效果。

3.2 虫卵淡水浸泡

将丰年虫卵放入26~28℃淡水中浸泡1.5~2h,浸泡过程保持充气搅动。淡水与虫卵质量的比例约为 4~5L·kg-1,使虫卵充分吸水,刺激休眠卵的胚胎萌发,缩短孵化时间,加快孵化速度。

3.3 虫卵消毒杀菌

将浸泡淡水后的虫卵加入有效浓度0.3g·L-1漂粉精药液中浸洗虫卵10~15min,保持充气搅动,杀灭病原,消毒杀菌。用150目捞网收集虫卵,收集好用淡水冲洗后,再放入100L浓度20g·L-1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充气或轻微搅拌中和1min,然后冲水3~5min,将残留的硫代硫酸钠冲洗干净。

4 孵化及孵化管理

4.1 匹配孵化剂

开启充气开关,首先将PVC管插住孵化桶收集管(防止卵沉积在底部死亡),通常遵循先放孵化剂,后放虫卵的顺序,根据厂家提供孵化剂的指导用量,先计算该批次孵化用水的总量,再计算并准确称取孵化剂的用量,过250目网袋溶解过滤,然后均分到每个孵化桶内。推荐通过孵化试验,得出最适的孵化剂添加浓度,以达成最优孵化效果。

4.2 放卵

打开孵化桶上方的灯光,放卵时将丰年虫卵的孵化密度控制在 1.0~1.6g·L-1,根据孵化桶的水体,将处理好的丰年虫卵通过56目网过滤后放入孵化桶内(防止虫卵结块造成死卵)。

4.3 光照与温度管理

光照强度 1500~2000lux,光照周期为丰年虫在桶内的孵化时间,光照有利于丰年虫的胚胎发育和破膜孵出,光照时间越长,孵化率越高。孵化期间保持孵化水温在适宜范围内,最好使用自动控温仪控制桶内温度,高温天气使用恒温机降温。

4.4 孵化时间

丰年虫卵孵化时间一般控制在24h,其中包含淡水浸泡时间,例如对虾育苗场孵化时间:小虫卵孵化24h,大虫卵孵化22h,对虾标粗场孵化时间:小虫卵孵化26h,大虫卵孵化24h,不同的虫卵可以根据测定实际挂伞率来做孵化时间的调整。

4.5 孵化率与产量跟踪

孵化率测定是在丰年虫卵孵化结束后在孵化桶中抽样镜检,用虹吸管在每个桶内吸取3个样品,每个样品中大约为100个无节幼体、挂伞个体和未孵化的虫卵,将样品过滤移置滤纸上,在体式显微镜下分别计数无节幼体数,计算出平均值N,挂伞个体和未孵化虫卵总数,计算平均值C。计算公式如下:

产量测定是在丰年虫收集消毒后,置于200目捞网中,滤干多余的水后静置到底部流出的水滴水不成线,然后准确称量虫体,根据孵化的虫卵重量,计算平均产量。记录每一批次生产的出虫量,并及时汇总。

5 丰年虫收集及营养强化

5.1 收集步骤

5.1.1 封盖遮光

孵化结束后,将孵化桶内的纳米管或纳米盘、自动控温仪或加温管冲洗后取出,关闭上方的灯光,然后遮光封盖,再开启车间四周的灯光。

5.1.2 第一次收虫

遮光30min后进行第一次收虫,收虫时用80目网收集丰年虫壳,200目网收集丰年虫无节幼体,双网重叠放置,200目网在80目网外部,收虫时孵化桶的排水开关开20~30°角,防止水流太大,当水流清澈的时候停止收虫,将两个捞网和虫一起使用淡水冲洗干净,并确认80目网中的虫壳中没有无节幼体,将无节幼体统一集中在一个桶内。

5.1.3 重复收虫

每间隔20min后分别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收虫,操作重复如第一次。

5.2 虫壳、死卵分离

收好虫之后倒入分离桶中,加淡水,控制虫与水的比例约1∶4,使用每升淡水加入18mL30%浓度双氧水,并搅拌均匀,遮光静置5min后,将浮在水面上层的虫壳、死卵去除,一般重复分离2~3次可分离干净,之后用淡水冲洗完双氧水。

5.3 消毒投喂及保存

进行活虫投喂鱼虾幼体时,推荐使用有效浓度为0.05g/·L-1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消毒,消毒时间10min,然后用淡水冲洗干净即可进行投喂,若有投喂剩余的活虫,或需要对虫体保存备用,推荐使用冰格进行速冻,然后贮藏在-5~0℃环境中。

5.4 营养强化方法

由于丰年虫的营养组成存在地域性差异,尤其在脂肪酸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丰年虫是优质的蛋白源,但作为鱼虾等水产动物的饵料,其营养还不够全面,因此可以通过营养强化的手段,让饵料中的脂肪酸来影响丰年虫体内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目前较为常用的营养强化方法包括:其一,利用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如 EPA、DHA)的海洋微藻投喂丰年虫,丰年虫无节幼体开口后强化12h,其中金藻、裂壶藻]强化效果显著;其二,利用商用强化剂,如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鱼油和乳化油、DC DHA SELCO丰年虫强化剂以及微藻干粉等,在丰年虫孵化24h,无节幼体开口后强化12h。

6 总结与展望

丰年虫作为鱼虾育苗必不可少的生物饵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对虾育苗企业孵化丰年虫的基本操作方法出发,以实际生产为根本,初步探究了丰年虫孵化的标准化操作章程,以期为鱼虾育苗企业丰年虫的孵化生产提供参考资料。丰年虫的人工孵化,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环境体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中的操作章程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例如章程中的许多数据都是以生产实践经验、保证安全生产为基准,或许稍欠学术严谨性,另外本章程针对的丰年虫卵是没有经过脱壳的,收集分离的操作相对偏繁琐,但操作流程简单、安全,相比丰年虫卵脱壳,则要在操作技巧上、脱壳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丰年虫卵脱壳、营养强化及消毒投喂已然被行业广为熟知,但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和优化的方面,如丰年虫的病原携带及传播,尤其是对虾育苗企业关注的肝肠孢虫(EHP),近来一些以丰年虫为原料的部分虾苗饵料可以检测出EHP阳性,对培育无携带特定病原(SPF)虾苗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对此需要引起行业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幼体鱼虾纳米管
常见水草在鱼虾蟹养殖中的作用小结
当代水产(2022年7期)2022-09-20 06:22:30
黄海近岸潮汐锋海域蟹类幼体日间垂直迁移特征❋
最近邻弱交换相互作用对spin-1纳米管磁化强度的影响
探究“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实验创新
生物学通报(2021年5期)2021-03-16 06:42:26
奇异海蟑螂Ligia exotica幼体的生长特征研究
海洋通报(2020年3期)2020-10-20 09:26:40
小河抓鱼虾
健康饮食,从鱼虾蟹“称霸”团圆饭餐桌开始!
当代水产(2019年2期)2019-05-16 02:45:48
墨西哥湾鱼虾死亡案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应用化工(2014年11期)2014-08-16 15:59:13
TiO2纳米管负载Pd-Ag催化1,2-二氯乙烷的选择性加氢脱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