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讲坛“321”模式构建

2019-08-13 04:56黄碧玉
时代人物 2019年22期
关键词:讲坛育人校园

□文|黄碧玉

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讲坛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讲坛是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高职院校教育中往往存在重视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而忽视大学生素质素养培育的问题,这导致高职生在走上社会以后核心竞争能力不足,发展后劲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高职生的发展。可以说,开展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高职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校园讲坛是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校园中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功能和育人功能。以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培育为目标,创新校园讲坛模式,加强校园讲坛建设,不仅可以推动校园讲坛的改革和发展,满足时代和学生对校园讲坛的需求,充分发挥讲坛的影响力和育人功能,同时还可以解决高职教育中存在重技能轻素养的问题,帮助高职大学生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校园讲坛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增加。笔者所在学校从2011年开始成立安徽医专素质教育讲坛,笔者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随机抽取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554名大学生就《高职院校讲坛需求现状调查》进行了一次网络调研,调研数据反应:

首先,校园讲坛的举办得到了高职大学生的充分肯定。调查显示,有93.32%的同学认为校园讲坛的开设非常有必要;有99.28%认为讲坛对个人素质提升有帮助;有78.88%的同学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校园讲坛活动。可见同学们充分肯定校园讲坛对个人素质能力提升有帮助,也有主动参与的意愿。

其次,学生对讲坛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态势,对讲坛的期望和要求不断提升。在讲坛主讲人需求上,,41.7%人选择知名学者、55.6%人选择各领域专家、25.6%人选择企业高管、40.3%人选择专业培训师、23.8%人选择校内名师、61.3%选择成功学长;在讲坛的内容需求上,47.2%人选择新生适应教育、36.6%人选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54.9%人选择形象塑造教育、62.3%人选择职业素养教育、61.7%人选择心理健康教育、78.7%人选择素质能力教育;在讲坛的形式需求上,61.4%人选择素质拓展活动、58.5%人选择去教育基地学习、43.9%人选择开展各类竞赛活动,60.3%人选择校园文化活动。

最后,校园讲坛的影响力有待提升。调查中,仍然有48.01%的人不知道医专讲坛。可见校园讲坛虽然如期开办,仍然有近半数同学不知道医专讲坛或者没有参与过讲坛活动,说明讲坛的影响力有待提升。

总之,目前校园讲坛的发展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校园讲坛模式,精准定位讲坛的功能,完善讲坛的管理,不断推动讲坛的深入发展,才能满足大学生对校园讲坛的需求,充分发挥出讲坛的育人实效。

当前高职院校校园讲坛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讲坛目标和内容设置缺乏系统性。很多高校在开办讲坛时,往往缺少对讲坛目标和内容的整体设计,导致了讲坛的主题缺乏关联性,内容缺乏连贯行,而每一场讲座的时间有限,势必对某个领域的知识讲解不够全面和透彻,影响了讲坛的效果。

高职院校讲坛主讲人结构单一、人力资源不足。传统的讲坛育人主体,多为知名专家学者或者学校老师,育人的角度过于单一。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讲坛的多元化需求和单一的主讲人结构无法满足多元化需求的矛盾。同时,讲坛需要长期举办,专家学者的资源和时间有限,常常导致主讲人资源不足的问题。

高职院校讲坛形式单一缺乏实践活动的问题。高校讲坛往往形式单一,大多数都是以讲座,报告会的形式开展,学生听完讲坛后学习活动随即中止,因此,对知识仅仅知识停留在认知层面,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大部分讲坛缺乏与主题相关的实践活动,不仅不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不能促进同学们从知到行的转换,严重影响了讲坛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讲坛时空受限。高职院校讲坛的举办往往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开展,因此,能够到场的学生有限,表现出每次讲坛的覆盖面窄,受众学生非常有限的问题,从而使讲坛的实效性受到了时空的局限。

高职院校校园讲坛缺乏品牌化运作。高职院校的讲坛往往缺少品牌化运营的理念,仅仅只是有讲坛任务和需要时开办一场,因缺乏主题性和品牌运营思维,因此造成了校园讲坛的特色不够鲜明,影响力度不够大,育人实效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高职院校校园讲坛缺乏管理的规范化。高职院校的讲坛,在管理上旺旺不够规范,表现为缺乏讲坛运营管理的团队,缺乏规章制度,缺乏整体设计,这些都导致了讲坛的管理不够规范,制约了讲坛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讲坛建设321模式

以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实现讲坛的“六化”。以围绕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实现高校讲坛的“六化”,即讲坛主题系列化、育人主体多元化、讲坛形式理实一体化、讲坛资源网络化、讲坛运作品牌化、讲坛管理规范化来解决当前高校讲坛存在的六大问题,以充分发挥高校校园讲坛在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丰富讲坛的内涵和外延,提升校园讲坛的品质和育人实效。

首先是校园讲坛主题系列化。讲坛应以全人发展为理念,紧紧围绕高职院校大学生特点,以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结合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对高职院校校园讲坛目标体系和内容模块开展研究,实现校园讲坛主题的系统性。

第二是讲坛育人主体多元化。通过整合社会、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的多方力量,使其协同配合,共同发挥育人合力,增强育人实效。尤其是重点发挥学生的榜样引领作用和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三是校园讲坛形式理实一体化。开展讲坛理论和实践活动形式的开发研究,并使理论和实践互相配合才能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

第四是校园讲坛资源网络化。校园讲坛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化将现场讲坛转化成网络形式;利用网络开展线上讲坛,搭建网络平台,实现讲坛资源的网络共享互通。同时可以不断优化网络讲坛的形式,丰富网络讲坛的内容。

第五是校园讲坛运作品牌化。校园讲坛运营的品牌化是把企业中的品牌战略引入到校园讲坛运之中,打造校园讲坛这一校园文化品牌,打造校园讲坛的品牌活动,提高品牌的辨识度、知名度,从而提升校园讲坛的影响力和育人实效。

第六是校园讲坛管理规范化。校园讲坛管理的规范化是组建一只讲坛的运作团队,规范管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章程流程等,为校园讲坛的长期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构建讲坛的321模式。以全人发展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培育和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着力构建校园讲坛“321”模式。首先,三是三位一体,即社会、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者,实现育人主体的多元化立体化;二为二种途径,即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开办讲坛,实现育人的全覆盖;一是指一体化,即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理实一体化的形式,实现育人的知行合一。

通过校园讲坛“321”模式的构建,不断推动校园讲坛优化发展,使校园讲坛通过营造氛围、引发思考、参与讲坛、实践体验这四个环节,不断提升学生文化基础、促进学生社会参与、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校园讲坛在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育人实效。

猜你喜欢
讲坛育人校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倾听·对话从室内乐开始
——天津音乐学院第四十期“天籁讲坛”
“父母讲坛”:为学校教育推开“另一扇窗”
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7期每月讲坛
《杂文选刊》2017年7月精彩推荐公民讲坛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