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三说”在中职数学习题课中的实践研究

2019-08-12 05:47刘延雅
成功 2019年7期
关键词:说题习题课习题

刘延雅

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 浙江温州 325000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弱,特别是数学课堂,许多学生每次上数学课便诚惶诚恐。在习题课或试卷分析课上,经常是老师讲得激情澎湃,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结果呢,常常是学生似懂非懂,实际是懂而不会。一看好像会,一写又全不会。对此,笔者也曾深感困惑,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在新课程的“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1]理念的支持下,笔者也做了很多的策略研究,找到了一种让中职习题讲评课更加精彩的方法——学生“三说”。

笔者曾通过二维码做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作业,对习题讲解的内心看法!通过调查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当遇到数学作业不会做时,67.88%的学生会向其他同学求助;遇到数学习题做错时,大部分同学喜欢请教优秀学生,而不是老师,更不是家长。这就说明鉴于同龄人好沟通、角色平等的原因,学生更喜欢让会的学生给自己讲解习题。而大约90%的同学还是乐意分享自己的方法给其他同学听。鉴于以上的调查分析,再从学校实际出发,笔者尝试在习题讲评课上让学生来“说题”,让做错的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思维过程,给学生一个“说”的机会,给老师一个“听”的机会,这样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讲评课的参与度,努力改变学校数学讲评课教学现状,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学生“说题”课堂的展示与研讨,笔者发现学生说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但受益面较窄,仅局限于优秀学生。常常是老师要求学生说,学生自发的“说题”欲望不大,比较被动,主要是说题缺乏导向性,学困生解题过程比较迷茫,主动参与不多。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说题中,笔者与其他数学老师经过一系列改进与尝试,在说题内容上更加深入化和具体化,习题讲评课中引导学生针对每道习题进行“三说”:

一说“知道什么?”,根据已知的题目,说出此题的已知与未知,已知条件中链接可能相关的知识点或公式;

二说“怎么解?”,就是让学生谈谈根据已有的公式和相关知识点如何去解决问题。

三说“怎么想到如此解?”,解题完,让学生总结回顾自己怎么想到如此解,即自己是通过什么方法,比如画图数形结合、方程、代公式、类比归纳、等等去解决问题。

为了使学生“线下”说题更具有导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笔者采取了“说题卡”的形式,例如下表1。针对数学的不同课型研究出不同的说题卡以便课堂上每位学生都有“说”的资格。

笔者研究的说题卡所采用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玻利亚的《怎样解题》[2]书本中归纳总结的解题四步曲,例如下表2。根据此说题卡,很好的给学生提供了解题的模板,学生说题也具有导向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顺利操作,在“三说”过程中也说的顺畅,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点,提高了习题课堂说题的有效性,并且让更多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说题。

表1 正、余弦定理与解三角形说题卡1

表2 空白说题卡

学生说题的形式,一般分成“一对多”和“一对一”的形式。“一对多”是由老师事先准备好说题卡,选出一位学生提前指导,然后让这位学生在习题课上对着全班或部分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分析。而针对个别基础很弱的学生,主要是采用“一对一”辅导制或合作制。

课堂属于学生,课堂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老师讲的再辛苦也是徒劳无功。被动听课远不如主动参与,因此中职习题课上我们应该尝试“学生的地盘学生做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三说”,努力改变中职数学习题课的教学现状,提升数学习题讲评课的有效性,并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同时,笔者认为学生说题的研究内容还应更深入,目前对说题卡研究的还不够透彻,后续将会选择某一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索,拓展习题讲评课中学生“三说”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猜你喜欢
说题习题课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说题:有声的数学作业
——作业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实现课堂高效的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之高中数学习题课初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一题多变之有效说题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说题能力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