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域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究

2019-08-12 01:00:18谭钦菁
英语教师 2019年13期

谭钦菁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愈发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性工具。一系列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促使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发生巨大变化。信息化技术辅助下的英语词汇教学更加凸显个性化与自主化,这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坚持以学生为本和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是高度契合的。在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快英语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并注重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2016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中,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提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环境”。

要达到以上要求,关键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引入多模态教学模式,通过音频、文本、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全面促进英语教学的优化与创新,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多模态教学(Multimodal Teaching)提倡将图片、音乐、视频等非文字符号手段与文字符号手段相结合,营造多元学习环境。将多模态教学理论引入英语词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模态教学具有直观性特点,能够促使词汇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基于此,本文探究多模态视域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旨在对以后的词汇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多模态教学的相关研究

由11 名来自各个国家的语言学家组成的“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1996)提出多元识读(Multiliteracy)的概念,随后中国学者顾曰国(2007)对多媒体、多模态学习进行了剖析;胡壮麟(2007)研究了社会符号学中的多模态化;朱永生(2008)研究了多元读写能力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张德禄、李玉香(2012)研究了多模态课堂话语的模态配合。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教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理论。

多模态教学的理论基础是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利用其符号理论来分析话语。“模态”指的是人的感官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顾曰国 2007),单个感官接受信息为单模态,多个感官接受信息为多模态。在教学中,单一的文字符号只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而引入图片、音频、视频等非文字符号能够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多模态教学,使学习者的听、读、触、嗅等多种感官交互作用,提高多元识读能力,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朱永生2008)。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2009)。

二、多模态视域下如何进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一)注重英语原声电影及短视频的应用

在新媒体时代,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可谓是多种多样。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如果教学仅限于课堂或仍旧单纯地按照词汇表进行机械化教学,那么势必会削弱学生的词汇学习兴趣。在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中,基本上是由教师结合词汇表举例,随后解读词汇的具体用法,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将一些英文原声电影或精彩短视频(如微课和高质量的抖音短视频)引入课堂,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借助视频,学生能够接触到发音更加纯正的英语,能更深刻地感悟和体会英、美文化,了解词汇的应用语境,从而提升词汇学习效率。借助短视频或电影开展词汇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从而更好地保证其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在利用英语原声电影或短视频进行词汇教学时,不能因为追求课堂的愉悦性而不加节制地播放原声电影或短视频,这样不仅不会发挥出多模态教学方式的实际效果,而且往往适得其反,使学生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从而无法保证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原声电影,且遵循适度性原则,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注重多模态PPT 演示的应用

多模态PPT 演示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隶属于多模态话语范畴,是通过多种符号资源内部的互动来实现意义的复合话语。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多模态PPT 演示教学法,需要教师综合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符号资源制作PPT 教学课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利用多模态PPT 演示法,教师可以引入图片、视频、动画等,丰富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教材文本相比,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更能对学生视觉感官产生刺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率。

对于一些具体词汇,如monster,教师可以在PPT 教学课件中插入与词汇内容相关的图片并配上音效,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促使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更加深刻。又如,在进行barbecue 这一单词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在PPT 教学课件中配上一张“烧烤活动”的情景照片。这样,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单词,而且能了解一些与烧烤相关的词汇,如食品或烧烤器件等,使词汇学习得到有效延伸与拓展。

对于一些抽象词汇,教师在利用多模态PPT演示教学法时就需要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创新。如在讲解oath 和vow 的区别时,可以链接美国总统宣誓就职时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take the oath 的含义,而讲解vow 时可以链接结婚典礼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take the vow 的含义,通过比较得出oath一般是对国家、政党作的正式宣誓,而vow 多是对朋友、伴侣作的宣誓。

对于一些派生词,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其演化过程,并搭配动画效果。例如,在讲解indisputable 时,教师可以拆分这个词(见图1),通过直观分析得出其含义为“无可争辩的”。又如,在教学persistence 这个词时,教师可以根据词根、词缀(见图2)进行分析,得出其含义为“坚持,固执”。

图2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融入多模态PPT 演示教学法,能为课堂教学提供诸多便利,大幅度提升词汇教学效率。但是,需要教师有效整合和合理运用模态内部的多种资源,发挥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学价值。

(三)注重语料库的应用

所谓语料库,其实是指一个由大量的实际使用的语言信息组成的,专供语言研究、分析和描述的语言资料库。大学英语词汇表中有很多意义相近的词汇,如果按照传统的机械化讲读方式进行教学,很容易造成学生因理解不清而混淆词义,从而降低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语料库的引入便于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用情景,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各类词汇的用法,从而有效保证词汇教学效率。

例如,学生在利用NBC 语料库查找absolutely与形容词的相关搭配时,就可以找到以下搭配,如表示“确定”的certain,sure 等,表示“正确”的correct和right 等,表示“美”的wonderful,brilliant,fine,fantastic 等,表示“必要”的crucial,necessary 等。这样,学生自主学习词汇,不仅增加了词汇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词汇学习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应用的信息检索渠道得以大幅度拓展。同时,依托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丰富性,也使多模态教学模式引入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成为必然趋势。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音频、视频、文本等,使枯燥的词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