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探究

2019-08-11 23:53倪秀会
神州·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小学信息技术

倪秀会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一个首要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上。这样就可以为接下来的高效教学奠定基础[1]。然而,一直以来,课堂导入的设计没有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导致整体教学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基于此,本文就如何通过优化课堂导入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导入

前言:

课堂导入主要是指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为了达到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整个教学活动能够顺利且高效开展这一目的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新形势下,教师要重视并做好课堂导入工作,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抓住学生眼球,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积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一、课堂导入原则

(一)简洁性原则

作为教学开展之前的一个前奏,课堂导入不能喧宾夺主,要精心设计。在设计课堂導入的时候,教师要遵循简洁性原则,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一般来说,课堂导入时间应当控制在3到5分钟,如果超过了5分钟,会让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开始分散,而且也会对各个教学环节时间分配造成影响,导致整体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二)趣味性原则

课堂导入旨在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快速进入状态,为接下来学生能够百分百吸收教师讲解的知识点打好基础[3]。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当遵循趣味性原则,让有趣的导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催化剂。如果课堂导入乏味、无趣,会让学生感觉到乏味、枯燥,其注意力也会逐渐分散,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性格特点,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设计趣味性导入,使课堂教学朝着规范、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三)目标明确原则

在设计课堂导入的时候,教师要坚持目标明确。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一点,经常为了追求课堂导入的趣味性而使导入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互脱离。这种情况下,虽然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起来,学生们欢声笑语,学习兴致很高,但是教师不能很好地将后面的教学内容衔接起来,导致课堂导入与教学内容之间出现断层。这样的课堂导入毫无价值,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摒弃,选择恰当的方法,让课堂导入的形式和内容等能够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有机统一起来,从而构建高效课堂[4]。

二、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策略

(一)运用游戏进行新课导入

小学生普遍喜爱游戏,这是他们天性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新课导入,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之上。例如,在讲解《找准基本键》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游戏导入的方式,给学生设计各种简单的小游戏,比如“摘苹果”“坦克大战”等趣味性的电脑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敲击电脑屏幕上出现的对应的字符,才能接住掉落下来的苹果,或者躲避地方坦克的炮轰,取得最终胜利。这样的趣味性游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集中到键盘上,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学习基本键指法,为构建高效课堂打好基础。

(二)联系生活进行新课导入

相对于陌生的知识,小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与自身生活相贴近的知识。所以,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新课导入,给学生创设熟悉的氛围、环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例如,在讲解《精美明信片》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两张精美的明信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现在你的家乡被开发成一个旅游景区,很多人来到这个地方旅游,为了留作纪念,游客想购买一些精美的明信片,你能设计出一些精美的明信片满足他们的需求吗?”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集中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展开页面设计、版面设置等内容的学习,使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

(三)设置悬念进行新课导入

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所以,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具有悬念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例如,在讲解《书签巧设计》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几张精美书签的图片,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制作出这样一个书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吗?”有的学生回答一天,有的学生回答两天、三天等。在学生回答结束之后,教师再告诉学生,制作这样的书签其实一个小时的时间都不用。这个时候,学生必然会感到吃惊、困惑,并且充满学习兴趣。教师再“趁热打铁”,将学生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新课导入的时候,信息技术教师应当遵循简洁性、趣味性和目标明确性原则。除了笔者在文章中提到的游戏导入、生活导入、悬念导入这三种导入方法,还有情境导入、实物导入等多种导入方式,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立足实际,结合教学需求进行深入探究,运用最佳的导入方法,使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就能够在知识结构、心理等各个方面做好准备,为课堂教学取得实效性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梅崇凤.小学低年级信息技术课堂导入方法初探[J].才智,2012 (32):120-121.

[2]刘颖.浅议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精彩导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7 (36):168.

[3]侯国才.课堂导入——学习信息技术的摆渡船[J].小学教学参考,2016 (36):78.

[4]陈三林.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的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 (06):89.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小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