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8-09 05:30窦俊峰
甘肃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窦俊峰

【關键词】 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2—0059—01

逻辑思维能力是按照逻辑规律、运用逻辑方法,对相关事务进行比较、观察、分析、概括、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数学中的运算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等都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逻辑思维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方法,重视和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兴趣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

初中数学本来知识点繁杂,难点多,需要灵活掌握、记忆的公式定理多,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填鸭式”灌输,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没有兴趣,就不会积极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谈。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数学课的特征,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要注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积极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发言。实践证明,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效提高了学习数学的效率,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方法是打开逻辑思维大门的钥匙

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 紧抓基础知识,环环相扣。初中数学知识大多是抽象的,含有大量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关系着学生后期的学习效果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所以,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应当采取一定的手段,根据教学的要求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安排好每一个步骤,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 ,帮助学生轻松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的含义,并在知识环环相扣的情况下,构建有效的知识网络。

2. 积极引导和启发,循序渐进。如果教师只注重结论的灌输,忽略过程的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只会思想僵化,解题机械模仿,缺少变通和灵活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无从谈起。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的特点,有意识、有目地进行逻辑思维的渗透。课前,创设好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踊跃发言,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比如,教学“用列举法求概率”一课中,教师可以打破常规,设置如下问题:“假设一个布袋里有两个白球,取出一个球,会有几种结果?如果一次取出两个球,会有几种结果?”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回答。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自主思考,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除此之外,对同一个问题,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利用多种方法去解答。比如,教材中例题和练习题要求学生一题多解,并对比哪一种最优,有没有不足之处,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类比,拓宽思路,选择最佳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了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初中生好奇心强,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让数学知识趣味化、游戏化、生活化,在愉快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可以设置简单的思维游戏引导学生思考:“煎鸡蛋时,煎一面需要2分钟,煎第二面需要1分钟就够了。也就是说,煎一个鸡蛋需要3分钟。小明家用的平底锅,一次只能煎两个鸡蛋,问他们一家三口需要三个煎鸡蛋,要用多长时间?”这个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学生们都很感兴趣,七嘴八舌地讨论,最终轻松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也可以把课堂延伸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实践活动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设立分组合作的模式,促进同学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沟通,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思考的能力。此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对于学生的书写,哪怕一个数字也要格式正确,解题思路严谨,答题判断准确周密。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必定能培养出学生缜密、细致的逻辑思维习惯和能力。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