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淼
摘 要 当前,高考改革对高中生物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教学的内容应该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以及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有更明确的指向性,这样才能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養,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生物这门课程中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教师每堂课教学的内容是怎么来确定的,教学活动设计的针对性应该用什么样的指标来作为参考依据,学生掌握这些教学内容要达到什么样的认知程度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参考教学目标来制定完成的。因此,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教学目标;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104-01
生物教学目标是生物教学的向导,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然而根据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新课改后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困惑。譬如说:有的人认为不应该预设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自动生成;有的人认为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以高考为依据,考什么知识,就设计什么教学目标;也有人认为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是将教材的内容与三维目标一一匹配,然而更多的老师则是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无所适从。于是在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目标意识淡薄,目标缺乏层次性和差异性,目标表述不清等问题。由此可见,生物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落实是否到位,不仅关乎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阻碍了课程改革走向深水区,甚至影响着基础改革的成败。因此,针对生物教学的实际,如何合理地设计生物课堂教学目标,在课堂中怎样实践好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高中生物教学目标设计原则
(一)整体性
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性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由多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教学目标的设计也是一个系统,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纵向上,应从生物课程标准—单元目标—课堂目标进行分析。横向上,应把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关系,形成一个上下贯通,前后协调的教学目标系统。
(二)差异性
面向全体学生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那么首先就应制定一个全体学生都基本能达到的,以生物课标为依据的基础目标。同时我们知道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认知水平、已有基础、个体需求、学习习惯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要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发展,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基础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更好层次的目标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差异性的目标,进行分层教学,不仅能使全体学生达到基本要求,而且能使全体学生接近最近发展区,有兴趣、有深度、有宽度的学,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灵活性
教学目标的实践是一个动静结合的过程,教学目标是预设的学习结果,本身是静态的。但是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中学生的思维、环境、教师、资源等都是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进程又具有流动性,教学中不免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因此教师要根据情境的变动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生物教师要全面考虑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合作与竞争,充分估计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同时根据课堂的反馈信息,及时灵活的调整教学目标,注重目标的预设和生成。
二、如何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一)将教学目标贯穿整个教学实践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以分析的方式进行的,而教学目标的实施必须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来实现。教师想要落实好设计的教学目标,必须设定好相对应的教学环节。分析学生从现有水平到要达到的水平可以通过的途径和方法,明确该课的类型。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和学习的内容,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流程,确定所学的教学步骤,以及教学目标怎样贯彻其中,预期到达什么样的结果,并设计好每一步骤大致所需的时间。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因此,优化教学过程,设计好目标落实的着力点,是教学目标落实的关键一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改进课堂的教学结构,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高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改善教学方式,倡导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
(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真正落实教学目标
现代的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可以实现抽象问题形象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可以化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高中生物必修二中有很多内容都很抽象,要求具有很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很难理解,如果用动画演示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促进人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基本价值所在,无论是哪个学科,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全面的发展。因此,是否引起学生身心的变化,是否达成相应的核心素养的目标就成为高中生物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评价的依据。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与落实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对实际的生物教学提供一些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