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途径,培育学生思维能力

2019-08-07 08:07卞爱存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途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卞爱存

[摘 要]思维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重要。基于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共鸣,使之主动参与学习。设计问题时,应注重解题方法多样化,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爱动、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开展操作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途径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它是以表象和概念为基础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程的要求,是学习的基本要素。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未来更高阶段学习的基础,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为要求,努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学习。作为小学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生活情境创设,培育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教学中,教师在遇到较难的数学知识时,应从学生出发,把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融入感性的生活实例和生活经验中,加强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时,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人民币之后,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一家小型文具店,一部分学生充当收银员,其他学生来买文具。分属两个阵营的学生为以防被对方抓住“小辫子”,都不甘示弱,认真开动脑筋思考、计算,亲身体验了付钱和找钱的过程,对人民币的认识更为深刻。这一生活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到玩耍和学习两不误的快感。再如,教学苏教版教材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可以把它引入生活,用课件创设生活情境:长方形地里种着蔬菜,公鸡想偷吃蔬菜,你能找到一种让公鸡吃不到蔬菜的方法吗?有学生马上回答:“用围栏把长方形菜地围起来。”“需要多长的围栏?”教师问。由此,就可顺势引出周长的概念,并启发学生研究周长和菜地的关系,做好探索周长计算方法的准备。

这种情境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降低了思维难度,反映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适用于生活。

二、设计算法多样化问题,培育学生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抽象、想象和创造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急于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该用心设置悬念,让学生自己提问。学生经过几年的数学学习,头脑中已经积累了很多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抓住数学内部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探索,让学生思考,获得探究性思维的知识。在学习指导中,学生能够积极地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整数除以分数”中的16÷[ 410]时,一些学生应用商不变定律,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转换成160÷4,结果为40。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结果,问一问其他学生是否还有别的算法。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很活跃,有可能探索出更多的解决方法。一些学生提出把分数改写成小数来计算,还有一些学生利用整数应用题的思想推导出除以一个分数就等于乘上它的倒数。教师适时提问:“在这些算法中,你喜欢哪一种?”有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算法,内化最优、最适合自己的算法。

这样教学,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达到了减轻负担、提高效率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三、运用数形结合构建,培育学生思维能力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变换,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思维方法,它能够简化复杂的问题,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提高运算效率。具体来说,就是把抽象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对应起来,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数形的对应变换来解决数学问题。数学的本质特征是抽象,形象化是理解抽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有效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形象化特征明显,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使教学收到实效。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可以先设计一个情境:学校暑假期间要粉刷一些教室(显示粉刷的墙面画面),装修工人1小时可以涂一面墙的[15],[14]小时可以涂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在学生列出算式[15]×[14]后,教师采取三步策略完成后续教学。第一步,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图表示算式[15]×[14]。第二步,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优生可以展示自己画的图,分享自己的想法,引导学困生。学困生受到启发后立刻修改自己的图形,由此也渐渐理解了算式[15]×[14]的意义。第三步,全班评论,邀请一些画得好的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同时了解一些画得不好的学生的具体思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体验到数字与图形结合的过程,看到算式与图形关联、图形与算式关联,从而更深刻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由此可见,数形结合能降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是激发学生积极、准确思维的重要途径。

四、抓好动手实践操作,培育学生思维能力

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抽象与学生认知特征之间矛盾的关键手段,其主要依据是具体的形象思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学习。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尽量运用操作演示,提供感性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引导和发展学生思维,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制作一些大小不同的圆柱,然后在上课时自己操作,随意剪切自己的圆柱,看看其侧面展开图会是什么样的图形。这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地进行操作。大多数学生根据操作结果总结了三种情况:①当圆柱底面周长等于圆柱的高时,沿圆柱的高剪开,得到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②当圆柱底面周长不等于圆柱的高时,沿圆柱的高剪开,得到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③沿圆柱上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与圆柱下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连线剪开,得到的侧面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再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剪切和拼接活动来体验学习过程,理解以前学过的矩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从而触类旁通,获得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这种教学设计层次分明,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

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圆柱侧面展开图形状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而且发展了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小学生年纪小,思维能力薄弱,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轻松、民主、多彩的学习氛围,积极培育学生思考、探索、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创造性学习,为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責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途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