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景物更深处漫溯

2019-08-07 08:54徐立群
语文教学之友 2019年7期
关键词:空明月色主观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大多喜欢悠游于山水之间,在形态各异的景物中放飞心灵,并从中观照自我,寄托丰富的情思。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会发现众多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读者阅读这样的文字,大多会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鉴赏。更为奇妙的是,在鉴赏的过程中,读者的心绪渐渐发生了变化。

笔者拟以《短文二篇》中的《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两篇文章为例,谈谈怎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向景物更深处漫溯。

一、基于客观属性,明确景物“是什么”

谈及认知景物,学生认为不是难点,在他们的心目中,景物是一种熟得不能再熟的事物。因为很多景物是学生生活中的客观观照对象,乃至就是他们的“亲密伴侣”。但是不少学生对于这些景物的认知还是不全面不深刻,特别是对被作者文章中所选景物。为此,在课文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精准把握景物的客观属性。

以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为例,文中写到了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对于这些景物的客观属性,学生需要准确把握。例如,高峰的特点是高峻,耸入云霄;清流的特点是清澈,澄明;青林翠竹的特点是青翠欲滴,清新怡人……教学中,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将这些景物置于一个更为阔大的背景下,形成系统整体的认知,了解作家为什么将一些毫无关联的景物联系在一起。为此,阅读文本,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这些景物的共同属性进行探究,继而为进一步的鉴赏奠定基础。阅读中,只要学生对这些景物进行共性的分析,以及紧扣文本结句中的概括“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就能迅速把握住它们的共同属性——奇丽。再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作者分别描写了月色、竹柏影等景物,月光如积水般空明,竹柏影似水草在摇曳。整体看来,作者刻画了一个由月色带来的奇妙境界——这里犹如冰清玉洁般美丽,魅力非凡。鉴赏中,也只有将对个别景物的鉴赏上升到整体贯通的高度,文本所写景物的基本属性才会得以显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要重点提醒学生既要入于个别景物中,又要超出其外,跃升到一个更为宏观的景物描写环境之中。

二、基于主观意念,明确景物“寓什么”

景物描写几乎是所有文人创作文学作品的共爱,这里面的原因较为复杂。有上文所述的客观属性的揭示,也有人物活动背景的铺陈,更有作者创作意旨的寄寓。

阅读过程中,在把握景物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教师要引领学生着重揣摩一个基本事实:客观景物有很多,为什么作者仅仅选用了所写景物呈现给读者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打通学生客观思维和主观思维的通道,引导学生搞清楚作品中的景物都是经过作家精心挑选的,都具有强烈的主观意味。作家已经将自己的情感映射到自然景物之中,这些景物继而具有了审美意义上的主观属性。因而这些景物就超越了自然存在的意义,它们承载了作家的主观思想,景物就成为了一个巧妙的载体,让作家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让读者从中透析作家的心灵世界。 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空明的月色已经超越了它的本分,承载着作家此时复杂的思想。作者苏轼因为被贬黄州,一个经纶满腹而又有着志向的文人就这样被空置着,无法排解的怨愤之情可想而知。但是,向来达观的苏轼又非一般贬谪之士所能相比。月色的空明恰恰传达的是他那非凡的心境,如积水般清澈透明,没有任何俗世的杂念。于是,空明之月色与光明磊落的苏轼在此文中两相映照,物我合一,两者已然相融。鉴赏时学生需要透过这月色把握苏轼的内在心境,继而领悟并赞叹他高洁的品质。教学中经由这样的解析,学生对景物的主观之寓才会有所认识,由此也才能領略经典文学之高妙、文学大家之独特风范。

三、基于文化指向,理解景物“明什么”

自古以来,作家以自己的智慧创造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并以各自的创作引领着那个时代的文化风尚,乃至影响着各自所处的以及之后的社会。

中学生赏读古人的文章,除了要了解其字面含义,还要领悟其审美意蕴,更要掌握其中所隐藏的文化现象。据此,对古代作品的赏鉴就会由浅表层面的意义解释,上升到深层次的意蕴研讨。只有深入研读,文本解析才能深入、全面。于是,对文本背后作者意欲“明什么”的解读就显得尤为必要了。以《答谢中书书》为例,作者眼中的景物奇特瑰丽,正如文章开头所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原来,作者描写这样的山川景物旨在谈文人雅士的价值取向。这里的景物犹如仙境,在作者眼里这样的景物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不再存现了。至此,作者要表达的文化价值取向渐渐明确——与谢灵运一样寄情山水。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对山水的迷恋,对自然的皈依,是陶弘景在本文中表达的志趣,也是他清静无为文化价值观的体现。深入阅读,学生对文中景物的选择及其客观、主观属性的认知会上升到更加全面的高度。再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对空明月色的欣赏,本身就表明了苏轼与众不同的价值取向,他不同流合污,不愿意与政治观念不同的人共事,即使被贬抑,但志向依然不改——这是文人雅士的价值追求。但是,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也透露出了作者不甘寂寞、不愿做闲人的复杂心态。夜里有月,月光下有竹柏,这是天下人可共同欣赏到的美景,但是为何只有苏轼与其友人张怀民赏鉴到了?这样的对比透露出了作者真实的心声。做闲人实属无奈,但既然做了闲人就好好放松自己,旷达乐观的心态和价值观一显无遗。原来作者眼中的这些景物都承载着他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并非纯粹客观的存在,也不是单纯的审美意象。

在古人的文学作品中,景物存在有其客观属性的支撑,但其中还寄寓着作者的审美取向,更蕴含了作者在特殊情境下的文化价值观。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向景物更深处漫溯。

参考文献:

[1]葛洪波.谈立足于文本的古代山水文学作品阅读教学[J].语文知识,2016,(17).

[2]甘南彬.对话,向语文阅读深处漫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6).

[3]何海华.一样的山水,别样的情怀——《短文两篇》比较赏析[J].初中生辅导,2013,(35).

作者简介:徐立群(1982—),女,江苏省海门市开发区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古诗文教学。

猜你喜欢
空明月色主观
江岚诗词二首
月夜里的“遇见”
月色
后印象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养一帘月色,等你缓缓归
澄澈与空明的玄想
黑暗
对立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