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翠媛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653200
在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在治疗多种疾病上,均有重要作用。同时,因抗菌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较为常见,部分地区还会出现滥用抗菌药物等情况,长期发展下去,会进一步增加感染疾病治疗的难度[1]。
在我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期间的药房抗菌药物处方中选择62例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处方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20-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83±7.31)岁。观察组处方中,男性14例,女性17例;年龄在21-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79±7.29)岁。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对比和研究。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处方管理方法,对观察组实施在对照组管理基础之上的药师干预,以《处方管理办法》为参考依据,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并贯彻落实到实地,具体的干预方法为:(1)药师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到药师开具的处方后,应仔细衡量药物使用的名称、剂量以及用药反应和合理性。以相关制度的管理内容为依据,经过严格审查后,将处方分发给患者。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提醒患者进行合理用药,防止出现少服、多服和误服等不良情况,进一增加患者的疾病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对药房的各项内容进行对比和检查,包括药物使用的方法、配药人员等。一旦发现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的药物配用,要及时对照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临床症状进行处方的核实,与相关医师进行合理协商,最终实施正确的处方。(3)针对处方调剂中出现的系列情况,制定奖惩措施。面对严重不合理的处方配置,若与医师协商不到位,相关工作人员要以自身的专业知识拒绝处方调配,并请求院方公示,定期对不合理的处方配置进行记录,以此来提高处方开具和调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处方调配的合理性。
对两组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进行比较,对比两组处方的使用总合理性。其中,合理性包括合理、基本合理和不合理三个等级。观察并对比两组处方患者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观察组中,仅有4例患者出现不合理情况,总发生率为6.46%,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用药情况,对照组的药物单用率为29.0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64.52%;二联用药和三联及以上用药率分别为48.39%和22.58%,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2.26%和3.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现象及联合用药情况比较[n(%)]
对照组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患者共有13例,总合理率为58.06%;在观察组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患者仅有2例,总合理率为93.5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对比[n(%)]
处方直接关系着患者疾病的治疗结果和生命安全,而抗菌药物作为临床上使用数量较多的药物类型之一,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开具更为重要。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滥用抗菌药物危害较大的原因,轻者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重者危害整个社会的安全[2]。因此,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研究中,经过药师干预的观察组,在给药时间过长、用量用法不合理和药物选择不当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联合用药情况和使用合理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药师作为处方调配中的重要角色之一,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药师应该不断的汲取专业知识,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处方的合理调配,最大程度的降低药物使用的不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