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2019-08-06 17:37朱文霞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孔乙己阅读教学语文

朱文霞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历来受到普遍的重视,许多教师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从历年的中考情况来看,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质的飞跃,阅读部分的得分经常是最低的。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两条。

一是学生的阅读量少面窄,除少数爱好文学的学生外,其他学生大多不看或根本没有时间看课外书籍。二是教学方法存在弊端——肢解文章的分析、纯知识的训练、纯技巧技能的强化,教师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模式代替了学生的感受。长期如此,既剥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由,又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没有思维训练,没有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对于“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学生在阅读方面也就没有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要使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提倡兴趣教学。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兴趣教学?

一、做好课前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语文课内容丰富有趣,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应该是“得天独厚”的,因为语文教科书不像数理化课本那样,按知识序列编排,而是以篇为单位相对独立。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名作,如《桂林山水甲天下》《鼎湖山听泉》《梅雨潭》《孔乙己》《济南的冬天》等,通过教学学生把外在的景物和内在的情感结合,阅读情趣、审美情趣明显有所提高。

二、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多数中学生对语文课特别是阅读课不感兴趣,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许多学校由于教学设备的陈旧、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理念的落后,这种情况尤其严重。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添置,许多教师正在逐步运用多媒体教学,但我认为更急迫的是改变长期存在的单一讲读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以上精神,我谈谈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1.合理的分组。合作是人类相互学习的基本形式之一。人不但要有竞争的意识,更要具备合作精神、合作生存、合作发展的意识。我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4—5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有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有的同学擅长口头表达,有的擅长书面表达,通过小组的互相帮助,成员能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上课时,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小组共识,由小组推选成员来回答。在分组合作阅读教学中,创造了机会让不同学习能力或不同看法的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分组讨论,激励了学生独立、自由、大胆地思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创造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2.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能力的获得,绝不是靠老师单纯地灌输和讲解。老师喋喋不休地解说课文,简单地抛“结论”,学生不用动口、动手,更不用动脑,有“乐趣”可谈吗?根本没有。在实际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采用嘴、手、脑齐动的方式来体会文章内涵。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皇帝的新装》后,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则童话夸张、讽刺的手法,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排练小品《皇帝的新装》,并进行表演,其他学生作评委,给两组打分,并说出优点在哪儿,缺点在哪儿。这样的活动既达到了学习目的,又寓教于乐。学生的认识不是老师硬塞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通过消化理解课文内容后得到的。

三、加强语言和思维训练,创设学生说话的机会

上《孔乙己》时,我对课文教学作出了这样的处理:第一课时重点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第二课时请同学针对孔乙己的性格,展开想象,设想“孔乙己重新出现”的情景。这激发了学生交谈的愿望,创设了他们发表见解的机会。同学们根据课文知识,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思维,大胆想象,再用自己的语言,清晰而又生动地表达出来:有孔乙己中举后荣归故里的,有孔乙己悲惨死亡的——酒店里的人面对不同处境的孔乙己,嬉笑冷嘲,洋相百出,痛快淋漓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我尝试让他们进行小型辩论赛、互相提问、看图说话等活动。此外提出了难易适度的目标,随时注意肯定学生,表扬他们微小的进步和积极因素,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将阅读教学和身边素材相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刚进初一,我对学生说:“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你们的故事和人物都是独特的,要仔细观察。”在写作时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如《安恩和奶牛》中的外貌描写和侧面描写,于漪老师《往事依依》中不同人、不同事组织材料的方法,朱自清《春》中的景物描写,高尔基《童年的朋友》中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结合学生观察到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的几件事情,从不同角度来描写人物。

慢慢地,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大大增强,能够主动去欣赏阅读中的精彩片段,作文水平大为提高。一名同学在一篇回忆童年趣事的作文中写她的外婆:“外婆背着筐也进了瓜田,她望着这些瓜,笑得是多么甜。她拿着剪刀收获起她孕育已久的孩儿们。只见她一手牵着一把瓜藤,一手持着剪刀,小心并麻利地剪断瓜与藤之间的纽带。我在旁边嬉闹着捉蝴蝶,白粉的、黄粉的、蓝紫粉的,它们吮吸着甜甜的瓜蜜,和我一样别提有多乐呵了……”

到了初二、初三,随着学生写作技巧的提高和认识的深入,相同的素材也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同样以父爱为素材,一名学生在他的作文中呈现出更加感人的情愫:“如今我的身高已轻而易举地坐上秋千,再也无需借助父亲一臂之力。我紧拽着绳子,双脚点地微微一蹬,悠悠地荡着。仰望苍穹云雾缱绻,放眼远处,瀑布似的紫藤萝不见尽头。我不禁微叹,长大的我,老却的秋千,亦老的父亲。念他如今两鬓生了些许银色,亦不复曾经年少輕狂的红尘旧梦。如今想来,父亲确也是老了。仿佛流光中花好月圆的岁月,逝去年华的无声叹息。”

我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兴趣,善于把握他们好的思维方向和角度,启发诱导,使教学得到了一定成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用多种方法给学生创设乐学、好学的环境,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就能得到逐步提高。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孔乙己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