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题

2019-08-06 17:37叶水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刘和珍追星白居易

叶水涛

唐代有个故事,说是元稹有次外出,到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去。一天,他在旅舍的墙上看到一首诗,仔细看原来是白居易的。这首诗并非白居易所题,而是别人抄写的。元稹就写信给白居易,告诉他这件事情,并为此发了一番感慨。抄诗的人与白居易并无私交,大概也不是想以此结识白居易,更不会想到白居易有个朋友会在这里读到它。此人把白居易的诗抄下来,仅仅因为是喜欢。这首诗唤起了他的共鸣。同样道理,语文教学首在引发情感的共鸣,而非达成某种认知的共识,更不是导向预设的标准答案。

怎样围绕文本展开对话,让文本于学生产生意义,这种意义可以见仁见智、各不相同。这里不需要教师做任何假设,然后把学生引入到这种先入为主的假设中,统一到这种先入为主的结论中。教师只需与学生一起阅读文本,透过文字看看作者说了什么,他是怎么说的,我们从中领悟到什么,文本中哪些是有意义的东西,这些东西和我们有什么相关。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喜欢这篇课文或这本书吗,我喜欢什么,受到了什么样的感染,并非要让学生条分缕析地归纳出几条几款,也不是让学生抽象出几个概括性的名词概念,而是让每一个同学都把他愉悦的情感和获得的认识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和分享。

就像在旅舍墻壁上抄白居易诗歌的那位旅客,他只是有一种倾诉的愿望,他的抄写当然也希望有路过者能够看到,希望看到有人能够像他一样激起某种共鸣,于是这个潜在的读者就是他的知音,他在期望里得到满足。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带领学生读书,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怎样读书。整个阅读的过程,不一定要有什么既定的目标,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愉悦,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就是最大的乐趣。

群文阅读是现在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例如,讨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把它和徐凝的同题诗进行比较教学,可以引进苏东坡对这两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后人对苏评的不同见解。这样就能建立起一个对话的语境,展开深入的阅读,在比较中会有不同的感悟,在争辩中会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又如,对苏东坡诗文的教学,可以设置一个更大的语境,试着把他和陶渊明或者李白摆在一起谈,在他们的相近与相异之处见文风,见胸襟,见文学个性与审美意境。这样就会谈得比较深入,也比较活泼,但怎样寻找到适当的途径来切入,这需要斟酌。

课堂教学在形式上也可以比较轻松与随意,尽量采用对话方式来进行,但这种对话不像柏拉图的对话那样有对错之分,而是让不同的观点充分展示出来,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大加赞赏,也可以予以嘲笑,在对话中可以充满个性化。教师也可以跳出自己的角色期待,把自己完全对象化,这样便于展开一个更有张力的言谈空间,显得开放、灵活和有趣。

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一篇传统的课文,有位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展开讨论,抛出一个问题:刘和珍是个什么样的人?这答案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居然有名女生站起来说,这是一个傻瓜!教师大感意外,很生气,于是恨恨抨种种击漠视英雄、贬损崇高的不良倾向,数落各种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网红追星等等,接着便是对刘和珍的英勇壮烈予以歌颂。老师的立场当然是对的,在大是大非的原则上确要旗帜鲜明。

但能否让学生谈谈她的看法呢?你怎么知道学生就一定是追星网红而漠视英雄呢?鲁迅先生反对徒手的请愿,对刘和珍她们英勇行为的赞颂,包含着对执政府血腥屠杀学生的强烈的愤慨,而不是对徒手请愿这种行为的肯定和赞扬。学生的回答倘从这个角度展开,是否有值得肯定之处?即使学生的认知完全错误,但也得让学生把话说完,然后再作针对性的批评和引导。如此,是否更为适宜呢?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以连贯的权威的声音作主导,还是作为诸多角色中的一个,通过平等的对话以理服人呢?

猜你喜欢
刘和珍追星白居易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早春(节选)
我们班的追星风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即事
《记念刘和珍君》反讽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