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卿
摘 要:学生学习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多方面入手搭建学生主动探究的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数学核心素养。要引导学生亲历数学建模过程,提高学习兴趣;要活用信息技术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要关注课堂生成资源,营造课堂氛围;要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数学活动;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6-0025-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要引导学生亲历数学建模过程,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关注课堂生成资源,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数学经验,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下面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对注重过程探究,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也就是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引导学生亲历数学建模的过程,使新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初步的表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一分”这节课时,笔者设计了三次分物活动。先开展“分桃子”活动,让学生感受分法的多样性,如有的学生分成1个和3个,有的学生分成3个和1个,有的学生分成2个和2个。学生在分桃子的过程中,感受到分得“一样多”最公平。然后开展“分萝卜”活动,让学生借助学具来分一分,感知“平均分”的意义。最后开展“分骨头”活动,迁移前面两个活动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并学会通过画图解决“平均分骨头”的问题,感受其简洁性。三次分物活动层次分明,步步递进,由分实物到分学具,再到画图,学生经历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亲历了“分一分”的数学建模过程。这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主动探究的欲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采用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媒体来呈现教学内容。这既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活跃课堂气氛,又给课堂教学增添生机与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这节课时,笔者利用课件演示从座位图到纵横线再到交叉点的抽象过程,同时将人虚化,把每一组变成一条一条的竖线,把每一排变成一排一排的横线。这时,密密麻麻的座位图就变成一张简单而清晰的网状方格图。然后故作疑问:“咦,每个人的座位到哪去了?在方格图中还能找到班长的位置吗?怎么找?”学生借助课件进行观察,发现班长的位置就在竖线为2和横线为4的交叉点上。笔者及时点击课件,显示班长的位置竖线横线动态交叉成点,然后微笑地说道:“班长的位置我们可以简洁地记录为数对(2,4)。谁来说一说数对(2,4)表示什么意思?”学生们思考之后,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方格图上的2表示从左往右数的第2组,4表示从下往上数的第4排;有的说,2和4形成的交叉点就是班长的位置;有的说,中间用逗号隔开,表示这是一对确定位置的数,所以在外面加个小括号。可见,以多媒体演示从实物座位图到平面网格图的抽象过程,让学生借助多媒体感受数对的生成,在脑海里建立数对的表象,可以给予学生多种感官刺激,为课堂增加生机与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是智慧与智慧的传递,数学课程教学更是如此。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变化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及时进行调控,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点,因势利导,适时调整教学预案,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昔日课堂的情节,在笔者脑海里记忆犹新。那天笔者讲评一道习题:在一个边长是 1米的正方形里(100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格子),有一个边长是0.8米、宽是0.3米的小长方形(习题中没有出现数据),求小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上课之前,笔者的教学设想是让学生先获得长方形的长与宽,然后利用公式“长×宽”求得面积。但学生却是通过数格子获得面积的答案:一个格子是0.01平方米,有24格,面积是0.24平方米。在汇报过程中,部分学生以为一个格子的面积是0.1平方米,将边长与面积混淆起来。笔者趁机介入,抓住课堂生成资源追问:“每个格子面积如果是0.1平方米,边长应该是多少?”学生立马发现,0.1×0.1不可能等于0.1。然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学生立马悟出边长0.1米与面积0.01平方米的联系及区别。从图形中数有24个0.01,因此面积是0.24平方米。本是简单的按公式计算面积,但笔者及时捕捉到学生的一个错误生成,实现了从图形到算式的转换,有效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实现智慧与智慧的有效传递。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力求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倾听、归纳,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这样,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不断积淀,有利于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动手操作,探索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接着,笔者利用课件再次展示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充分感知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此时,教师不能急于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而要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和课件演示,稍加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新知:圆和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相等,但周长不一样,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两条半径。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积累推导面积公式的活动经验,感受到如何充分利用数学资源,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思考,发现更多的知识,为后续学习提供相应的知识储备,实现知识探究的正迁移。
综上所述,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统一。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要引导学生亲历数学建模过程,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关注课堂生成资源,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数学经验,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强.通过数学活动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8(23).
[2]黄惠娇.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9).
[3]吴卫东.基于活动教学的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J].教学与管理,2018(25).
[4]周蓉.數学活动:核心素养培养的催化剂[J].数学教学通讯,2017(29).
[5]俞淑英.开展数学活动培养核心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