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燕
玉山县中医院 (江西上饶 334700)
肝内胆结石是常见的胆管结石,多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各分支胆管内,发病率及复发率均较高,且并发症多。复杂性肝内胆结石则因发病部位较特殊,多伴有胆道狭窄、肝硬化、局部肝脏萎缩等,临床上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1]。合理有效的引流管护理能降低胆管病变术后T管及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阻塞发生率[2]。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引流管管道护理及追踪在复杂性肝内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复杂性肝内胆结石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25~57岁,平均(45.34±4.29)岁;病程0.5~8.0年,平均(5.33±2.14)年;尾状叶结石14例,左肝内胆管结石19例,右肝内胆管结石15例,左右肝结石9例;合并症,局部肝硬化伴随肝纤维化3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17例,肝内多发脓肿8例。观察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25~60岁,平均(44.95±5.14)岁;病程0.5~8.0年,平均(6.04±2.55)年;尾状叶结石15例,左肝内胆管结石20例,右肝内胆管结石12例,左右肝结石10例;合并症,局部肝硬化伴随肝纤维化3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15例,肝内多发脓肿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入组后均实施胆囊切除术,术前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留置T型引流管(南通安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型号16)。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操作,术前常规观察患者发热、腹痛、寒颤、黄疸、血压下降等发生情况,并实施常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术后常规护理引流管,并对并发症进行预防。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引流管管道护理及追踪,具体如下。
1.2.1 优质引流管管道护理
(1)入院时详细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及并发症等,告知手术方式、流程及术后引流管留置情况,详细讲解引流管留置必要性,结合既往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2)术后常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防止胆道出血及术后大出血,并叮嘱患者术后2 d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防止术后创面出血;密切注意引流管情况,若引流管中液体由暗红变为鲜红,且引流量>100 ml/h或伴有脉搏细速出血、面色苍白时,应立即报告主治医师。(3)术后告知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进食过程需细嚼慢咽,保持充足的饮水,减少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4)术后在患者床边放置引流管指示牌,并对每例患者管道进行分类,详细记录管道名称、置入时间及长度;观察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引流袋高度,避免过高导致反流等诱发术后感染;若引流管发生轻微堵塞,可根据情况挤压管道,并保证管道无菌;在更换过程中动作尽量轻柔,减少管道对伤口的刺激。(5)出院前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并叮嘱患者定期回医院复查及更换引流袋。
1.2.2 引流管追踪护理
(1)成立引流管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引流操作、注意事项、并发症护理等专业培训,由护士长安排轮班并配合责任护士完成护理工作,护理频次为2 h/次,对患者引流管扭曲、固定及堵塞等情况进行巡查,做好相应记录,责任护士则负责常规引流管更换及记录工作。(2)护士交接班及巡视过程中需随时观察患者引流管位置、畅通情况及引流液颜色,若颜色过浓则可能出现感染,较淡则为肝胆功能不全,应及时通知管床医师;若需移动引流管高度及位置或患者需要进行活动时,应密切关注引流管受压、扭曲、滑脱等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镇痛药物,保证24 h严密监护患者管道滑脱现象。(3)管道拔出1周内,拔管后需保障患者伤口清洁,密切观察患者胆汁是否外漏,若出现侧漏应立即保护患者皮肤,如涂抹氧化锌油膏、更换敷料等,同时观察是否发生腹膜炎、腹痛、黄疸等。
(1)观察两组术后引流管异常及管道滑脱情况,引流管异常包括扭曲、受压、堵塞。(2)比较两组术后1年的疗效,参照相关影像学标准判定,痊愈:影像学检查肝内胆结石完全消失;显效:影像学检查肝内胆结石缩小范围为直径>0.5 cm,或肝内胆结石数量减少≥1/3;有效:影像学检查肝内胆结石缩小范围为0.5 cm>直径>0.2 cm,或肝内胆结石数量减少<1/3;无效:影像学检查肝内胆结石无变化,或肝内胆结石范围变大、数量增加。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记录两组术后1年胆结石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胆囊息肉、继发胆囊炎。
观察组术后引流管异常率、管道滑脱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引流管异常及管道滑脱率比较[例(%)]
观察组术后1年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8,aP=0.395>0.05)。见表2。
表1 两组术后引流管异常及管道滑脱率比较[例(%)]
表2 两组术后1年疗效比较
观察组术后1年后胆结石复发率及胆囊息肉、继发胆囊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术后1年胆结石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复杂性肝内胆结石是一种复杂的肝胆道急症,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因手术部位特殊治疗难度及创伤均相对较大,还可诱发一系列并发症[3]。引流作为复杂性肝内胆结石术后必要操作,其通畅与否与患者预后存在一定关系,且在其日常生活中易导致引流管堵塞、受压及滑脱等,在影响引流效果的同时影响手术效果。优质护理是一项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不仅对基础护理有一定的强化,同时能将护理责任落实到个人,进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引流管异常率、管道滑脱率均较对照组低,与陆晓琼[4]研究结果类似。优质引流管管道护理能对患者引流管情况进行标记并分类,追踪护理则在24 h内严密监测管道滑脱情况,及时发现引流管异常。胆结石复发多为引流管内胆汁沉积造成的,继发胆囊炎则是因管道未处于无菌环境或因操作不当刺激胆囊所致,且对胆囊息肉有一定的诱发作用。实施优质引流管管道护理及追踪后,发现复杂性肝内胆结石患者术后1年有效率及胆结石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优质引流管管道护理及追踪,能促进患者体内胆结石顺利排出,追踪护理能尽可能保证管道处于无菌状态,及时纠正不当的护理行为,进而保障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复杂性肝内胆结石患者实施优质引流管管道护理及追踪能降低术后引流管异常率及管道滑脱率,降低术后1年胆结石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