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航空救护》课程中的应用和探讨*

2019-08-05 08:56:58申芙蓉张九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空乘基础理论航空

申芙蓉 杨 柯 邓 玮 张九龙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川省广汉市 618307

随着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航空救护也凸显出了它的重要性,航空器上的现场急救起到了“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关键作用,中国民用航空局《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民航局令第195号,1999年5月5日公布,2010年1月4日第4次修订,CCAR-121-R4)规定,合格证持有人应对处置飞行中紧急医学事件进行训练。因此,要求空勤人员掌握一定的救护常识及实践操作技能,其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公众的急救水平。我校自2006年开始使用《航空救护》教材,对在校空勤学生进行教学,并设为必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空中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1]。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操作当中。本研究旨在通过情境模拟教学法与传统示教室教学法的对比,寻找适合非医学专业(空中乘务员)的授课模式,让学生融入到特定的环境下掌握航空急救技能,更好的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样法选取中国民航飞行学院2017级空中乘务专业学生94名2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最大20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18.21±0.72)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本调查,不得有私自旷课、迟到早退等现象。

1.2 方法 94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航空救护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情境模拟实践教学法;对照组应用航空救护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常规示教室实践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学期末对两组空乘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考核结论公平、公正,成绩录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教学管理系统。

1.3 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实施

1.3.1 案例教学法:采用既往航空器上发生的一些急救案例,对当时客舱急救环境进行仿真训练,为空乘学生营造特定的急救环境,空中乘务员作为非医学专业的服务人员,在航空器上遇到紧急救护事件难免紧张、应对能力较差,而这种案例教学法可以弥补这种不足,例如,2009年东方航空有一女性乘客临产,机上乘务员用毛毯搭建起“临时产房”,采用人工助产方式,最后该乘客在万米高空顺利分娩,该航班备降天河机场,机场医护人员登机对母子进行紧急处置,并立即送往武汉同济医院。通过这些急救案例,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客观冷静地评价病情,让学生提前感受这种紧张的急救氛围,经过反复训练而获得急救的实战经验,并做出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锻炼空乘学生处理航空器上医学急症的能力以及紧急事件中团队协作能力。

1.3.2 场景模拟教学法:借助一些逼真的图片、医学视频等对空乘学生进行授课,或者提出一些急救的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诊断,如何治疗,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例如,在课堂上给出学生这样一个场景:机上突发1例老年乘客因飞机颠簸而摔倒,导致头部受伤出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怎么救治乘客?具体怎样实施救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救治过程。这样的场景模拟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通过模拟具体急救事件对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角色互换,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争分夺秒的急救环境,将所学到的经验和技巧迁移到类似的情况中,提高学生应对客舱急救事件的综合能力。

1.4 考核内容及方法 基础理论知识考核:采用常规空乘学生考试方法:试卷法,闭卷,60min,题型分为判断题(30题,每题1分)、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和不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情境模拟教学法:在航空医学示教室进行,把CPR理论和双人操作流程、外伤急救的操作技能以及客舱分娩和助产等操作融入到特定场景,营造特定的急救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争分夺秒参与急救。常规示教室实践教学法:在航空医学示教室进行,把以上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或者给模拟人进行CPR、外伤止血等操作,学生们逐一进行急救或练习。考核时间均为10min。满分100分。要求空乘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病例的医学处置,能力标准为动作迅速、反应敏捷、救护过程流畅、有效以及队员协作能力强等。考核员由任课老师担任。

2 结果

94名(2个班)空乘学生全部参加了“航空救护”课程的考核,两组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实践技能的考核中,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空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分)

3 讨论

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带教模式,是建立在大卫·库伯“体验式学习圈”的基础上,创造具体场景,注重被培训者的亲身感受与体验,以帮助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2]。由于航空事件的特殊性和难预测性,非医学专业的空乘学生面临复杂多变、各种不同急症病人难免会手忙脚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场景,通过不断变化的场景,让学生融入到特定的情境环境中,锻炼学生在高仿真的急救环境中做出判断并采取急救措施的能力,学会把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于实践。此模式注重亲身实践和反思,通过再现情境,被培训者能够进行救护体验,身临其境,将理论知识在体验中得到应用[3]。本次调查研究两组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外学者Casida等研究相一致[4],而实践操作能力测试中,采用情景教学法的学生比传统示教室教学法的学生成绩更优异,这与国外学者Bland等[5]研究相一致。既往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相关研究也采用过情境体验方法对学生急救培训相关研究[6-7],并且表明有着良好的培训效果和更真实的体验,与本次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情境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急救实践操作能力。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当遇到类似情景时可自行将所学知识进行转移[8],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急救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医患沟通能力。情境模拟教学还能使学生掌握与病患沟通的技巧,同时他们经历了典型的病情观察,见识了工作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法,也锻炼了心理素质[9]。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应急环境下的分析判断、果断决策能力。提高了空中服务员的综合素质[10]。新的教育理念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适合在空乘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空乘基础理论航空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空乘专业的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2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影响
卷宗(2021年12期)2021-04-14 20:51:31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趣味(语文)(2021年11期)2021-03-09 03:11:36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具体影响
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 07:35:00
1067名民航空乘人员健康体检情况分析
西南军医(2016年4期)2016-01-23 02:19:24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IT时代周刊(2015年7期)2015-11-11 05:49:55
中医基础理论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理、情、技”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