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渊
我退休以后的生活概括起来大致是10个字,即:喝茶、听书、读书、写字、散步。以前每年还随单位出去旅游,后来走的地方多了,发觉都大同小异。“明清一条街”比比皆是,有些地方还人满为患,原汁原味已成奢望,于是也就兴趣索然。我平时不喜欢凑热闹,因此这几年几乎不出门,静下心来读书,倒也自得其乐。现在回过头来说说前面提到的那10个字。
一、喝茶。我喝茶不讲究,什么茶都喝,但最爱的还是绿茶和花茶。有人说真正喝茶的人不喝花茶,但我不管,我就喜欢它的清香、淡雅和质朴。有些茶虽名贵,但我喝过以后却也未感觉到有什么特别的好。尤其与它昂贵的价格一联系,就觉得似乎不值。朋友们笑我,说人家就是冲着这茶的身价去的,那是喝茶人身份的象征。但我却很不以为然,喝茶就是喝茶,论什么身价。显然我对此道还未入门。有一次游杭州九溪十八涧,在一位茶农家里喝到的茶,却印象深刻。他是自己加工的,不讲究叶片的形状和大小,也不添加任何香料。回来的时候我买了一些送给朋友,他连说好喝,还一个劲地追问:你是从哪里弄来的?我笑而不语。倘若对他说穿是从当地农民手里买的土茶,他可能会嫌出身低卑吧。其实世上有许多好东西往往就因为原汁原味,未经任何加工修饰,因而也是最纯真的。
二、听书。就是听评弹。听书其实是一件很雅致的事,也是十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书中有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包括仁义礼智信,天地君师亲,说书中都有。这是传统文化,国之维系。评弹中有许多传统书目,譬如像《西厢记》《玉蜻蜓》《珍珠塔》《大红袍》《十五贯》《岳飞传》等等,其实都渗透着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读书。读书无疑是件雅事。孙犁说:“闲来窗下读书,有阳光好书相伴,清茶一杯,忘却世间一切烦恼,人生足矣。”我退休以后返聘当杂志编辑,闲暇时间读书看报刊成为必须。我平时爱看《杂文月刊》《随笔》《作家文摘》《档案春秋》《名人传记》《炎黄春秋》等书刊。好在图书馆离家也不远,因此我可以经常到那里去放松漫游。讀书,使我意识到对同一件事的记叙和回忆,须看不同人写的不同版本。正史要读,野史也要看。野史是对正史的补充。有时候甚至比正史更接近真相。但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不能只唯书。有条件的最好能找不同时期、不同的版本对照着看,看了以后还要自己动脑子去想,这样或许会更接近事实。
四、写字。这里所说的写字不是指书法,那是高深学问,我连学龄前都不是。我这里指的是投稿。书看得多了自然手心发痒,因此也尝试着投稿,几年下来倒也小有收获,这也是我退休后自己找到的一大乐事。写稿还使我结识了一大批文友,君子之交,惺惺相惜。现在一天不写似乎已不习惯,日积月累竟有了八九十万字的文稿。有时候翻开看看,自觉还有点意思,于是就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作些修改补充发了出去,倒也歪打正着给刊登了。因此我的部分文章,撰写日期与发表日期不尽一致,那是利用旧稿翻新所致。几年前写的稿件现在还能用,说明我的观察分析并没有过时。当然不发表也无所谓,我本来就是业余的,好玩才写,顺便健脑呗。
五、散步。我平时上班,坐得多,动得少,长此以往对健康很不利,于是就逼着自己走出去活动。大运动不适合我,就选择散步。离家不远处有一小公园,晚上十点钟还不闭门,于是我晚饭后就天天去那儿散步。那公园虽小,却小巧玲珑,小桥流水、亭台楼榭一应俱全,还有一座高约十几米的假山和一条长约千米的环形步行便道,许多人就在那便道上绕着圈子走,这样走上10圈就是10公里,也是不算小的活动量了。开始的时候我也跟着他们兜圈子,后来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点挤道,于是便选择爬山。好在晚上选择登山的人极少,我便在那山坡上不停地上下走动,随心所欲,自得其乐。山上树木葱茏,清风拂面,心旷神怡。几年走下来,虽未感觉有多大的效果,感冒却比以前明显少了。
以上说了我的退休生活,自觉没有虚度,至少精神不空虚。因此写出来,愿与朋友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