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向阳
摘 要:按照我校党委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对我校基层系部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坚持问题导向,把调查研究和履职尽责、完成党中央部署和省市委、学校党委安排的任务及当前正在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实际,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法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基层系部 大学生 思想教育
一、基层系部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师生谈话交流、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问题,查找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活动数量较多
有些活动学生不感兴趣,存在硬性要求学生做观众的现象,没有达到活动育人的效果;有些活动教师的参与度比较低,没有通过活动了解学生、教育学生;还有的活动是为了应付检查评比、完成任务,造成学生负担较重,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学生比较抵触。
(二)缺乏学风建设
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树立目标,有学习规划和计划,克服懒散的风气。
(三)开展思想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新
实践活动开展的不够,理论的内容过多,深入社会较少。
(四)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培训力度不够
有些学生干部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缺乏服务意识,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好,存在一定的“官僚主义”作风;有些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欠佳,工作方法欠妥,能力水平不高。
(五)对学生日常管理的力度不够
尤其是文明礼仪教育、尊师重道教育、上课看手机现象等比较突出。
(六)深入学生的程度不够
对学生的思想状态没有完全掌握清楚,对学生的心理和需求了解得不够,在与学生沟通方面缺乏技巧和方法,没有完全融入学生之中。
(七)就业指导的力度和内容缺乏针对性
开展就业讲座、就业实训的次数不够多,有的专业学生缺乏深入社会、深入企业的机会。
二、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一)减少学生活动数量,提升活动质量
建议从学生主管部门开始减轻各系的负担,减少一些评比和材料报送的工作,开展活动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多以社团为单位组织活动,以学生自愿参加为主。坚决取消一些学生不感兴趣,教育意义不大的活动,学生活动多与专业相结合,减少形式主义。鼓励教师参加学生活动,通过活动来了解学生,融入学生。
(二)在学风教育方面应该是全员参与
首先,辅导员和班主任要经常性地开展这方面的教育,从入学教育开始做起,要经常利用班会、交流、谈话的方式加强教育。其次,要树立学习典型,通过评选学习标兵、三好学生等方式来激励学生转变学习风气。更为重要的是所有的任课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更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通过留作业、增加实训内容、锻炼技能等形式让学生深入到所学专业上来,提高学习的兴趣,从根本上来转变学风问题。
(三)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实地参观、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案例教学,多利用网络媒体等科技手段,让學生真正地参与进来,加强自我教育,提高修养,净化心灵,增强思想教育的时效性。
(四)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培训
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讲座和学习。首先,要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素质,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提高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其次,在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上要加强指导,指出他们的不足,教授他们正确的工作方法,不能放任不管、自由生长。最后,要严格要求他们,培养学生干部全面发展,无论在专业学习方面、为人修养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其他同学做好榜样,带领学生共同进步。
(五)加大学生日常管理的检查力度
首先,加强文化教育,用文化的力量来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通过阅读、开展课前十分钟演讲、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等形式影响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其次,要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每一个老师的职责,只有真正做到全员育人,我们的管理才会见到成效,学生的整体素质才会有根本性的提高,教育学生不是少数人的事。
(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融入学生
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比较繁忙,在和学生交流方面存在着不够深入、不够广泛的问题。想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增加了解问题的渠道,多与任课教师、班级干部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二是抓住各种机会与学生交流,深入学生教室、宿舍、食堂,多参与学生活动,融入学生之中。三是利用微信、QQ等网络手段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谈心谈话等方式。
(七)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
学生的就业指导要从新生入学抓起,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培训、实地考察参观、开展技能大赛、深入用人单位、增加实习实训课时量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职业技能。要形成全员抓就业的氛围,除了有专门人员负责就业工作以外,各专业老师也要围绕就业来开展工作,提高课程的实用价值,向应用型教学转变,确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系里也应围绕学生的就业来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
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树立问题意识,履职尽责,常抓不懈。同时要建立大思政的格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做到全员育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把我们的学生教育好、管理好,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韦英.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5,(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