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

2019-08-04 07:36王伟君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21期
关键词:管理水平岗位单位

王伟君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试行)》已于2014年1月1日执行,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有效,防范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文章对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约、授权审批控制等手段,达到控制财务风险、防范贪污腐败等目的。近年来,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内部控制政策措施,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系统工程,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事业单位的相关问题也日益暴露和显现出来。

一、事业单位加强内控控制的重要意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因此事业单位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一)防范贪污腐败,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

事业单位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贪污腐败现象非常严重。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可以建立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减少违规违纪问题。

(二)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单位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可以保证各项财产和记录的安全完整,为管理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能让各种经济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三)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助于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制度,增强预算刚性约束,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实现从“人治”管理到“法治”管理的转变。确保单位能规范高效地履职尽责,降低了内部风险隐患,提高了单位管理水平。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薄弱,自我要求的动力不足

部分单位管理层不清楚内部控制的内容,对内部控制认识比较片面,认为单位已经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财政等部门也推出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政府采购等一系列相关的规定,所以不需要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建设虽然能提升单位管理水平,提高预算绩效,但不能体现管理层工作业绩。此外,内部控制建设需要进行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要处理好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分配,在重新分配过程中会改变原有的利益格局,当管理层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往往会对其进行抵制,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内生动力不足,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是流于形式。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落后

内部控制制度是内控管理的基本保障,需要涉及到单位的各个方面。目前许多单位的财务部门是实现单位内部控制的核心部门,但因为管理架构不完善,岗位职责不清晰,仅从财务管理角度无法形成有效完整的内控制度。

部分单位在制定制度时,没有深入研究,仅仅简单抄袭政策法规,没有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导致其制定出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另外有些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已不适应现有的实际情况,造成制度和实际脱节。

(三)专业人员缺乏,岗位配置不合理

顺利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离不开专业人员支撑。然而,目前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中,许多财务人员依然属于传统的核算会计,缺乏对管理会计的充分认识,无法有效参与到内部控制建设中。

在内部岗位设置上,部分事业单位由于人员编制、职数等原因,存在职责交叉、一人多岗、职责不清等问题,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很难落实到位,导致产生问题相互推诿,工作效率低下,严重的还会导致内控无效及舞弊现象的产生。

(四)信息和沟通不畅,信息化水平落后

信息和沟通是建立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部分单位领导忽视了与基础员工的沟通,各部门在信息生成与沟通中存在着不透明现象,信息传递的手续繁琐、方法单一,使得相关信息没有及时、准确和完整的得到传递。信息不对称又为各部门间的合作带来隔阻,影响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最终给单位带来损失。

此外,目前许多单位信息化水平不高,虽然有信息系统,但各系统间数据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工作效率低下,也为监督带来了困难。

(五)执行力度不够,缺少有效监督

尽管目前单位都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在事业单位内控监督方面,虽然有内部独立的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受到业务能力及单位领导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内部审计中一般也仅针对财务控制核算方面进行审查,没有对内控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价。

财政、审计部门、会计事务所等第三方外部监督机构,在审计过程中因为时间、精力的限制及审计内容的要求,也很难对内控管理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

三、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内部控制建设能否有效开展,首先,取决于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规范》中明确要求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责任。所以要强调单位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求领导必须参加,起到引领作用。

其次,在争取到單位领导支持同时还要调动全体员工对内控建设的积极性,可以通过课堂讲课、单位网站、讨论会等各种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深入地宣传,形成防范风险的良好舆论氛围,让所有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内控意识。

(二)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要形成有效的组织机构及高效的议事决策机制,并建立健全关键岗位责任制,使关键岗位人员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并将内部控制流程嵌套入单位的信息系统中。

应梳理现有的管理制度,结合内控管理的要求进行查漏补缺,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涵盖本单位的所有业务工作及环节。在制定完善制度过程中听取各方意见,让相关工作人员也积极参与,发挥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形成定期更新的机制。政策在不断变化,单位的管理制度也应依据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要求。

(三)强化培训学习,合理配置人员

内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人员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要素,内控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单位内控质量的高低。事业单位要加强内控人员的培训,通过定期的内部培训和外部学习提高内控的管理水平,有条件的还可以和其他单位进行相关业务交流,使其在理论和实务上都能得到提高。同时还要注重对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内控人员的责任感。

在人员配置上,要合理安排好不同的岗位,通过三定方案确定每个岗位的职责,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做到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另外可以通过合理的授权及归口管理等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四)拓宽沟通渠道,提高信息化水平

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首先,要建立一套高效的文件收发机制,使内外部的文件能够及时准确的传递到相关人员手中,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其次,实行信息公开机制,让更多的人及时了解单位的经济业务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让员工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反馈,并提出建议。对一些重要的事情或非经常性的业务要及时向领导报告,使领导决策时可以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安排集体决策或会议讨论,最终得出有效的意见。

信息化是一个信息高效传递的方式,与内控结合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在信息化建设中要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要统筹考虑,使各部门的数据能够共享,减少重复工作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五)建立监督和评价体系,纳入绩效考核

监督是内控得到有效执行的保证。监督要确保其独立性,首先,要设立单独的内部监督部门。其次,要完善监督制度,通过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来提高内控控制措施的落实效果。另外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内部控制是否存在设计缺陷和执行缺陷,通过分析判定是重大缺陷、重要缺陷还是一般缺陷,并根据缺陷的重要程度、表现形式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完善单位的内控制度。内控管理还要和绩效考核相结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推动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建设对于事业单位至关重要,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舉措,内部控制建设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单位结合实际,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内控管理水平,以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唐奇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8(14).

[2]牟俊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财经界,2018(13).

[3]方周文,张庆龙,聂兴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指南[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7.

[4]刘永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操作指南[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陈云纪念馆)

猜你喜欢
管理水平岗位单位
电力企业营销电能计量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浅谈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住房公积金贷款与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