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关于高校保密工作的思考

2019-08-01 01:16郭琪
办公室业务 2019年6期
关键词:保密工作新时期高校

郭琪

【摘要】高校是新时期维护党和国家秘密安全防线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来自全球各方势力的阻挠和破坏不断增加,形势更为复杂。新时期下,关注高校保密工作的发展,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安全防护意识,提高保密工作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保密工作;新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随着高校科研能力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涉密项目进入高校,高校在迎接机遇和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新时期高校保密工作的内容及现状

新时期高校的保密工作一般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一)机要文件及其派生的国家秘密。国家各级党委、政府会根据业务要求发放大量涉密文件,学校在落实文件精神时,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派生出不同等级的涉密文件。

(二)各类招生考试中产生的秘密。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自主招生入学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国家级考试中均会产生大量国家秘密。

(三)单位内部业务部门产生的本单位秘密。在高校运转过程中,人事招聘、干部选拔、职称评定、组织机构调整、外事接待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保密要求。为了学校的平稳发展,在不宜公开前,这些事项均属于内部秘密。

高校的特殊性導致了高校保密工作的开展与其他企业或科研院所不同。高校业务职能多样,包含教育教学工作、党政管理工作及其他社会工作;高校人员环境复杂,通常为开放式校园,人员流动性极大,教师、学生、国际师生、各类工勤人员、社会人员来往交织纷繁复杂;高校涉密工作分散,各个涉密场所不能集中规划管理。

二、新时期高校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保密工作一般会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顶层设计”,缺乏对保密工作的宏观统筹。对保密工作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缺乏整体规划,不能够集中有效资源。二是忽略基础建设,随取随用现象明显。高校的保密工作通常只关注操作部分,实用主义倾向严重,缺乏制度建设,导致各部门之间保密工作缺乏依据、互相不协调,不能形成整体合力。三是涉密人员不特殊、不重要。高校工作中,往往忽略了涉密人员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涉密人员及涉密等级确定以后,没有持续动态化管理,导致关键环节疏漏,甚至酿成大祸。

三、新时期做好高校保密工作的建议

结合高校特点,做好保密工作全程化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入手:

(一)加强保密工作的顶层设计。从上到下牢固树立“保密工作无小事,细小之处见成败”的意识,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体系,统筹做好涉密人员、涉密载体、信息设备等管理工作,依靠制度来管人、根据制度来做事、依照制度评奖惩。

(二)全员提升保密意识。要引导全校师生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新时期保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学习《保密法》等相关保密规章制度,邀请上级部门、保密专家开展讲座、培训,观看保密警示片,参观保密实训平台,多渠道、多形式深入开展保密教育工作,行程保密教育大格局,要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发的不发,筑牢师生思想防线。

(三)强化责任落实。提高涉密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保密岗位职责,切实做好保密工作。学校领导和各涉密部门负责人严格按照保密工作相关条例的要求履行保密工作,承担相关责任。

(四)前移防范关口,做好高校涉密人员的管理工作。涉密人员是党和国家特殊的人力资源,直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要创新多种形式,深化保密宣传教育,规范管理流程,做好涉密人员从上岗至离岗的周期化管理,建立奖惩制度,落实责任、保障权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保密工作必须服务和服从于这个大局,切实增强新时期高校保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力加强党对保密工作的领导,着力加强保密干部队伍建设,打造新时期维护党和国家秘密安全的牢固防线。

【参考文献】

[1]周倜.信息时代高校保密工作的思考与创新[J].办公室业务,2018(22):108-109.

[2]石斌,赵英,马彬,石菊红.建强四个网络 全域做好新时期高校保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8(22):106-107.

[3]陈芳,罗来庚.新时期高校保密工作问题分析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18):13-15.

猜你喜欢
保密工作新时期高校
做好新时代下保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中轻联、总社召开保密委员会(扩大)会议
探索保密工作信息化路径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