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理想
摘要:口译教学是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高校的外语教师们锲而不舍地在探索着一条能够高效进行口译教学的新模式。借助于语块理论从而提升口译词汇教学质量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关键词:语块 口译词汇教学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H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2-0006-02
语块是指在语言中出现频次较高、结构固定、语义相对比较确定的一种语言结构,它有效地将语义、语法和语境结合在了一起。利用语块理论开展口译教学,符合口译教学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译的质量和交际能力,也使得语言应用的正确性和得体性得以保证。从现阶段港台口译市场的需求与口译训练的实际内容来看,口译课程可以分为三类,依照专业程度可排序如下:以“会议口译”为教学目标的硕士班口译专业课程,如北外、上外与广外“高级翻译学院”以及台湾辅仁大学与台湾师范大学的“翻译学研究所”。以“企业内口译”为教学目标的大学部翻译系主修课程,如香港中文大学、台湾长荣大学的“翻译学系”。以“外语为主,口译为辅”的大学外语系选修课程,如中港台各大学外语系所开设的“口译选修课程”。我国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有西班牙语教学的,起步相对较晚,时至今日,拥有西班牙语专业的高校在全国也不过几十所,而口译教学在西班牙语教学中所占的地位不容小觑。
一、口译的词汇教学
词汇无论是在语言的沟通上还是在学习过程中都是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当口译者要理解他人的意思时,哪些词汇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这些词汇如何通过良好的教案设计,让学生有效地吸收学习,以提升口译课的成效?具体而言,在耳听口说的语言传输中,即口译的过程中,哪些词汇是特别难懂或难译的困难词?本文拟首先从信息接收的效率与口译的难易度来具体阐述关键词与困难词在口译过程中所形成的障碍与困难。其次,依据这些词汇的频用程度来分析如何经由词汇选编与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达到实务上所要求的正确而迅速的口译水平。
在进行口译的现场中,口译者与一般听众收取信息的目的与方法不尽相同。一般听众听取信息的态度完全是被动的,而口译者则要设法从各种角度去剖析讲者的信息,包括事先阅读资料,了解讲者的目的语听众的需求,分析讲者的语言与非语言信息(例如:肢体语言与文化差异)等。
1.句间连词
口译过程中言谈信息的特点是:大量、有连贯性、单向传输、结构复杂。因而,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词句之间的逻辑性特别重要,经常会使用富于逻辑功能的句间连词承载大量、连贯而单向传输的信息(单向传输,表示所传输的信息少有机会反复确认)。因而语意必须相当明确。而广义的“句间连接”则包括副词、连词、指示词等表示因果、对比、回顾、顺序、增补、反向等逻辑关系的关键词或词组。这类词汇的数量尽管有限,但出现的频度却是相当高,担负前后句子之间信息与逻辑的转折功能。因此,句间连词无论是从传输功能考量抑或成频用程度来考量,都值得在口译课程中特别加以重视。
2.专有名词与专门名词
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商标名、奖项名称等,是几乎无词义可言的专定名称;而专门名词则是具有特定词义的学术名词。二者在翻译、口译上的共同特点,就是译名往往是固定的,没有太大的自由与弹性,必须依从约定俗成的译词。就语言认知与运用能力的角度来看,了解这些专有名词与否与语言程度如何没有多大关联。然而,当口译者无法适时找出专有名词的对应译词,就一定会形成沟通上的中断或不完整。所以,会议、演讲中常见的专有名词,有必要在口译课堂上加以指导翻译,并要求学生充分练习。
3.文化词
文化词反映了一个国家发展的历程、社会风习的传承、语言与文化的经验。如:典故、诗歌、谚语、成语、口号、流行词、俚语、经典、电影片名等,都是具有文化特色且习见的词汇或词组。确切地说,文化词堪称为某一社会生活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其中有许多是另一文化与思维模式下所没有的,也几乎是不可译的。即使是可译的文化词,译者也常常必须依循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译出(如:引用经典的名句、著名诗歌、习用的成语等)。所以,在口译课堂上,对使用频率较高的文化词宜多加练习,避免口译临场上发生无法应对的窘境。
4.外来词
外来词是指在外来文物与外国语言影响下创造出来的新词。在形态上有“转借”(如“MTV”“物语”)、“译音”(如“袈裟”“维他命”)、“译义”(如“超级市场”“代沟”)、“音译兼用”(如“迷你裙”“爵士乐”)、“形声词”(如化学元素的名称)。外来词多半出自新事物或新观念,如科技、流行、时事等领域居多。由于外来词大都还是新的概念,因此语意并不很明确,理解上就会产生困难,也增加了口译的难度和译者的负担。
从口译教学的角度分析上述四类词汇(或词组),可以推断“句间连词”属于频用词与关键词,“专有名词”“外来词”“文化词”则都属于“困难词”。从教学的效果来考量,最好是将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列出频用词表,编入课程。
二、词汇的编选与教学
口译教学的效果,是需要通过实务上的考验的。因此,教材的编选要想达到配合实务的目的,就得从口译现场寻找材料。而教学的进程与方法,也必须考量符合实务需求与否。
1.常用词(词组、句)的编选应配合言谈类型、主题、口译形态的教学进程
如果以“对口译是否有用”为目标,选词上所谓“常用”基准,就可以依据口译现场常见的言谈类型(如:典礼致词)、主题(社会活动、国家政策、国际关系、经济贸易)、口译形态(视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譯)来定编选原则。因此,通过视译方式(边读稿边口译)以社会活动为主题的典礼致词(如:欢迎词、谢词、贺词、开幕词等),就可以列为较优先选择的教材。另外,可以安排各类典礼致词的话,上述四类词汇中的“句间连词”“专有名词”“文化词”就可以配合教学进程编入教材;在安排经济贸易主题时,“外来词”和“句间连词”“专有名词”就都可以收入教材了。
2.常套句应与译入语配套,并发展为有声教材
除了常用词等词汇之外,典礼致词中还有很多常用的常套句。其中最常见的有:表示欢迎、感谢、期许、祝贺、感想、敬意等社交辞令。这类常套句在表达的思维方式与语用原则上,常因语言、文化而异,应当在教材中与译入语配套,并将这两种常套句以录音带等有声教材的方式让学生模仿、跟述,以便口译时朗朗上口。
3.由核心词延伸至其同义词、反义词之搭配用法
除了频用词之外,“文化词”“外来词”都可以挑出最常用的词汇当作核心词。从核心词延伸至该词汇的同义词、反义词的搭配用法。用以确保学生对这批常用词的口译,的确可以达到正确、熟练的程度。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在讲评口译表现的时候,指出最适合口译的译法。例如,避免同音异义词,避开语意模糊的多义词,选择容易发音的词汇等。
4.专有名词与专门名词应配合教材主题循序渐进
在词汇的挑选上,首先,可配合口译常见的主题,选择与时事、社会、经贸有关的词为重点。其次,对于专门名词应附加原文、背景说明,并对近似词的语意加以对照辨异,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义。
5.注意词汇的缩写、简称、混成、切除与原音
西班牙语中常以缩略词表示专有名词或专门名词,汉语中經常使用简称。在口译的时候,由于译者必须顾及听众有可能不具备该领域的知识背景,因而,体贴听众的口译者,都有将简缩词及其全称一并说明的习惯。而当以原音来表现简称或专有名词时,一定要说出正确的源语发音,才不至于造成沟通不畅的情况。
三、训练方法
任何技巧的讲授,最终的目标都是熟能生巧。在教学上,能够配合技巧的难易程度,安排一套循序渐进的程序,让学生反复演练,就能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教学目标。就词汇教学而言,可以总结为以下几项原则。
1.编选常用词汇
将前述常用词、关键词、困难词依据口译常见的言谈类型、主题及口译技巧的难易程度,依序编入教材。
2.固定译法
通过预习、译前讨论、译后讲评的方式,指导学生逐渐掌握先前所学词汇的固定译法。而此一译法应当足以适用于大多数的上下文,以扩大学习的效果。
3.循眼见、耳听、口说的顺序讲授
首先,讲授词汇应以使用书面文稿为第一阶段;其次,才上升为无稿的影音教材;最后,则以译者最孤立(译者与讲者、听众之间无法立即而直接地沟通)的同声传译形态来进行训练。
4.反复熟习
除了在教材里让同一词汇或相同的概念重复出现之外,让学生以出声跟述、朗诵、复诵的方式做课后练习,直到能脱口而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仿真口译实务
从听众听取口译的目的、口译的可靠程度等因素,找出最适当的口译译法与译词。此外,如果能安排实际演练或观摩口译的机会,就可以验证口译教学是否有效,也有增强学生学习热情的效果,有助于降低反复操练的枯燥无味。对于口译教学而言,词汇的学习意义,代表了对思维的表达、知识的传播、文化符码的解读与重塑、新事物与新观念的移植及对多重语义的剖析。换言之,口译的词汇教学内涵中,包括了逻辑思考、知识吸收、文化传承、新知引进、语义剖析。所以,口译的词汇教学不但是语文教学,也包含了语言与知识的融合,甚至在口译实务导向之下,最终教学目标是以口译的方式,将两种语言的词汇正确而立即译出,同时结合了口译的技巧与操练。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口译理论研究和教学产生兴趣。如何在前人开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如何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口译和教学研究?语块理论为口译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指导,翻译学作为一门内涵深广的人文学科,在最近二十几年的新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学翻译、教翻译、研究翻译、评论翻译和从事翻译职业的实践,已经成为与对外开放同步前行的社会文化热点之一。西班牙语口译教学在我国起步尚晚,与之相关的教学原则、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等都有待有识之士出谋划策,著书立说,使西班牙语口译教学条理化、系统化,为后来人指点门径,也为我们的译学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常世儒.西汉口译实用理论与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张文,韩常慧.口译理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