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江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政治生活主题之一,改革是决定中国未来前途的关键一步,一定意义上,改革决定党和国家的命运,决定人民的幸福生活,决定中华民族能否真正实现伟大复兴。改革是个难题,“怎么改”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旋律,追忆古今,成功的改革都遵循着客观的科学逻辑,有其内在的规律,遵循改革的科学逻辑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深化改革;顶层设计;障碍性制度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7-0024-03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以问题为导向,以政治改革家的气魄与胆量,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制定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战略,全方位改革全面展开。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深化改革与四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相比,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巨大和深刻的变化,改革动力、改革目标、改革的深度与广度也与四十多年前存在较大差距。改革因时而动、因时而变,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条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沿着科学的改革逻辑进行。
一、形成一个有核心领导力的改革领导集体
改革是对事物的改造和革新,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处于被动,现有的政治领导层始终是改革的主体,一般来说,改革的内容与方式、深度与广度、进程与步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领导层对改革的认识、对改革的意向及推动改革的能力,所以强有力的改革领导集体在改革的进程中扮演最关键的角色。
改革的历史启示后人,具有创新精神、深刻的洞察力、高超的政治智慧、坚强的意志的领导力量对改革极为重要。时势造英雄,英雄创造历史是一个辩证的逻辑,领导者在特定时期的决定性作用往往使改革的进度存在变数,一定程度上决定改革的成败。中外历史上成功的改革,都有積极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特别是一个国家转型期或者重要机遇期的改革,往往面临利益多元和分化的复杂格局,改革动力不足和改革阻力巨大并存,更需要有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魄力、有智慧、权力集中统一的领导集体进行主导。这样的领导集体主观能动性强、思想开明,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秉持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态度,高瞻远瞩,对历史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有深刻的理解,对国内外整个形势有科学的分析,对自身的政治体系及其弊端有清醒的认识。如近代历史上成功的改革,都有一个目标远大、意志坚定,具备战略眼光、有胆有识的领导集体主导。坚强的领导集体能够凝聚改革共识,调动全体国民的改革积极性;能够提高改革的组织力和控制力,掌控改革的有序进程;能够制定改革的长远战略并进行高效决策,保持改革的有效推进;能够维护发展、改革、稳定三者之间的平衡,在和平安静的环境中实现改革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改革翻开新的一页,处于新的历史节点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体现出强力推进改革的担当和魄力,从纠正党风入手,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领域制定了全方位的改革计划,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并且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一个坚强有力的改革领导集体已经确立,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改革规律、改革逻辑的选择。
二、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统一
1978年以来的改革是从摸着石头过河,从不完善到自我完善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从上到下的顶层设计,又有从下至上的基层创新,双方的良性互动是过去四十多年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
一般来说,顶层设计是由中央领导层自上而下地有意识地推进的变革活动,整个变革的进程一般都被置于较为严密的计划之下。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政治权力运行机制是垂直管理,在此模式下,地方开展改革,总要寻找中央的法规、政策依据,追求改革的合法性。如果中央的法规、政策支持,地方改革就有底气,就可以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一旦中央政府没有改革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地方改革者就会顾虑改革的合法性,在改革过程中就会犹豫不决,所以顶层设计能够为深化改革提供政策依据。
改革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其未来预期充满不确定性,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实践和社会系统工程,是没有现成模式可用,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展开的。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啃得都是硬骨头,改革预期更加不确定,改革的风险逐步加大,基层的试点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试点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局部试点能够将改革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缓和现有制度和新制度的先天性冲突,避免改革对国家现有制度造成冲击;保证执政党对改革的驾驭和控制,保证政局稳定,防止改革失序,酿成政治危机。二是能够降低改革失败的经济成本。任何改革都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这就是改革的经济成本,即使试点失败,所损失的经济成本也不会太大。三是能够通过几个方面的试点,鼓励差异化探索和创新,进而选择最佳方案。
过去四十多年改革的成功,基层创新功不可没。正是基层人民群众的创新撬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在农村,农民创造的包产到户作为冲破旧体制、抛弃传统观念的改革潮流,迅速席卷全国;而在对外开放上,邓小平同志指出:“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1]所谓杀出一条血路来,从宏观上讲就是要通过办特区,杀出一条冲破闭关锁国和打破僵化体制的血路来,杀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道路来。未来的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互动。
三、坚持“破”与“立”的统一
改革不是对旧有制度的修修补补,而是补齐制度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制度短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度短缺。制度短板一方面表现为制度短缺,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表现为制度和法规的滞后于现实,即在某些领域和某些方面实践走在制度前面。二是制度不完善。在党内制度体系不健全、结构不合理、缺乏实操性。三是旧制度更新缓慢,跟不上时代节奏。造成新制度没有,老制度无法执行。改革本身蕴含着“破”与“立”的对立统一,在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破除障碍性制度面对的困难要远远大于建立新制度,所以破除障碍性制度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难题。
障碍性制度主要是指过去某一时期制定的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固化,成为现阶段的障碍,掣肘现阶段生产力或生产关系的发展,不能满足现代化下一阶段发展要求。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政治学中俗称的“制度惰性”。制度惰性是一种惯性,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等制度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既定的对象和现实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由于制度的稳定性特质,政党和政府的治理手段往往会出现制度依赖特征,总是习惯用固有的旧制度和方法来维持社会基本秩序,造成制度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形成“制度锁定效应”,阻隔新制度从外部引入,进而形成“制度排斥效应”,久而久之,就成为惰性制度。随着实践的不断进步,有些制度就成为社会继续进步的阻碍因素。人和组织对新生的事物都有一种排斥,特别是新生事物与现行制度和政策不相容时,体现得尤其明显。深化改革是一个从价值到制度、从思想到行为都要经历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直线式“好得来、旧得走”,而是传统与现实、落后与先进、拒绝和吸纳互相博弈的过程。同时越来越僵化和落后的障碍性制度,也不断抑制人们创新和改革的动力,产生“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惰性力”。制度惰性的多重合力使改革举步维艰,这就是为什么在改革中经常强调先破后立的原因所在,破除旧有的障碍性制度比创立新制度难度更大,只要现存障碍性制度有能力维持基本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和行动上的一套规则,这种思想和规则变革起来极其艰难,所以要深化改革,破除障碍性制度首当其冲。
在今天的改革中,不“破”不“立”,有破有立,既是辩证法的科学方法,又是改革内在的本质特征;实现破与立的有效结合,实现破与立的和谐统一,是改革所要秉持的科学的方法之一。
四、坚持质变与量变的统一
改革有种类之分,有局部改革和全方位改革,有渐进性改革和突变性改革,有成功的改革和不成功的改革等各种分法,都是改革,但改革中“度”的把握难度最大,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中所要求的“度”,它要求人类在一切实践活动中都掌握适度的原则。“过”与“不及”都是错误的,对改革而言,决定改革成败的就是对改革“度”的把控。改革一般沿着简单到复杂的、从边缘向核心的轨道进行,在这种“外围→中心”具有明显层次的空间改革路径中,当改革前进到某一个点时,就可能出现徘徊不前,从量变和质变的角度讲,只有量的积累,没有质的突破。也许有人认为事物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进行自我质变,如果从这个逻辑进行推理就可以得出结论,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就会自我进入更高级的层次,但是过去的改革告诉我们,改革受到改革者的主观意志和制度惰性影响,如果改革能够自动升级,历史上就不会出现如此多的失败的改革。“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总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纯粹的连续性和纯粹的间断性都不可能发展自身,在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问题上,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歪曲和否定质量互变规律,则是各种机会主义者的理论依据之一。”[2]在社会改革中人们常犯的错误就是强调渐进性,忽视突破性。在改革的“度”上栽跟头,“度”的本质在于,当改革到达某一个节点时,改革者要有勇气和智慧超越,否则就会坐失良机、导致改革前功尽弃。
“在脑子里反复回味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我国发生的一系列富有戏剧性的事件,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几乎我们所有的挫折、错误和损失恰恰都和我们偏离了合理分寸相联系。有时候是在实行业已成熟的步骤时过分急躁;而有时候又相反——拖拖拉拉,慢慢腾腾。”[3]可见,改革“度”的把握何等重要,它决定着改革的成败,也决定着执政党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
认识改革中的量变和质变,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适时进行质的突破和飞跃、达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坚定不移改,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4]实现改革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辩证统一,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政治担当。
五、坚持单一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过去四十多年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核心,改革侧重于经济方面,其他领域的改革相对于经济领域来说,是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有专家称之为改革的原子化或单边化,以此来说明改革缺乏整体性和协同性。随着改革的扩散、衍生和深化推进,经济改革“单兵突进”已进入极限,很多改革项目陷于原地踏步,来回折腾的境地。按照政治生态学理论,政治活动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其基本要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5]。政治生态学从系统论角度,认为政治生态系统内部不同领域要素之间构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任何改革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生态系统内进行,改革目标的实现和改革效能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改革的自身领域,还取决于它所依存的其他环境领域。在供给侧、市场秩序等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是当务之急,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但是如果没有政治、文化、社会等改革的互相协同,单一的经济领域的改革必然是举步维艰。邓小平同志说过:“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應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在改革中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全方位协同改革、协同推进。”[7]说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把改革的单一性与系统性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昭示着新的历史节点的改革更加复杂、更加困难,更需要勇气和智慧,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强调的政治体制领域的改革,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这个问题太困难,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很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行事。”[6]政治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理出头绪”[6]。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不言而喻。
六、坚持特色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实践探索,其特色性主要体现在独特的社会主义理论,独特的社会主义道路,独特的社会主义制度,独特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改革中,坚持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特色性告诉人们:任何国家在改革的过程中都受到本国的历史传统、精神文化、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基础等本土化因素的制约。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4]
但特色不是封闭,今天的世界是开放的、信息化的世界,全球化是历史大方向,任何改革都处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封闭只能导致落后,改革也不可能在封闭条件下进行。任何政党与国家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成就与失误。过去四十多年中国取得的成就正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实施有效的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交流互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彼此交往中,以我为主,汲取世界各政党和国家好的治理经验,博采众长,扬长避短。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中国日益走向强大,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要掌握世界话语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属于后发国家之一,在很多方面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差距,未来要实现“弯道超车”,避免某些“黑暗中的长期摸索”,只能以更加開放的视野,制定更加科学开放的战略改革方案,仍然要汲取适合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他国方案。列宁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实现的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8]邓小平同志希望通过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制度“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各种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10]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特色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展示,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客观需要。
全面深化改革既是新时代洪流所趋,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应然使命。未来的改革时时都在“深水区”,处处都是“硬骨头”,其改革成效取决于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担当、魄力和智慧,也取决于是否遵循改革的内在运行逻辑。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7.
[2]李秀林,王于,李准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76.
[3][俄]米·谢·戈尔巴乔夫.真相与自白[M].述,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54.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7,273.
[5]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168.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4,179.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8.
[8]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7.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7.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44.
(责任编辑:许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