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刘芃指出,“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题,……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本文结合2016—2018年考查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的高考试题,浅谈历史备考如何把握知识长度、教材宽度、认知深度和价值高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
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的“时段理论”指出,历史研究必须遵循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特征,对处在不同发展时段的历史现象做垂直比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近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遵循这一理论,逐渐从关注时间节点走向关注时间段与大时代。
例1.(2017·全国卷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玉器不再受政治制度的束缚,开始流入市场,供民众选购,反映了等级秩序的日益淡化,B项正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A项不符合史实;在明朝之前市民已经兴起,而且材料不足以说明传统伦理的瓦解,排除C项;玉器器具使用的变化不足以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排除D项。
试题从明朝饮食器具的使用规定在200多年中的发展演变切入,突出了明朝不同阶段的特征的变化,加深了对学生比较、归纳历史问题能力的考查。教师在备考复习时,应突破教材的历史叙述,通过史料对相关历史事物进行延展,形成更加完整、系统的历史线索,突出不同阶段历史特征的变化。
高考命题中,拓展教材的宽度已成不争的事实。教材知识的缺漏点或断裂处,常常成为全国卷命题专家青睐的考查视角。
例2.(2016·全国卷Ⅰ·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巡抚权力相对集中,可以防止三司鼎立造成互不相统、运转不灵的弊端,从而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项正确;三司并立到巡抚总揽,不是中央权力的下放,排除A项;六部与都察院是并列的中央机构,巡抚的派遣不会削弱六部的权限,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对立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教材中没有明中叶以后设立巡抚的历史史实,命题专家在知识宽度上做了补充,这有利于打破“明清中央集权一直不断加强”的思维定式。因此,历史备考复习时,教师应适当地拓展教材知识的宽度,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甄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对相关专家和学者的论著以及历年高考经典试题的研究,对复习内容进行优化与改造,为学生深入和系统的学习提供桥梁,从而实现历史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
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能记住并理解基础知识,但一旦应用到实际问题(做题)中,便容易出错。究其根本,是因为学生缺乏对基础知识的深度理解。
例3.(2018·全国卷Ⅰ·27)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解析:明朝君臣将外国使臣进贡的奇珍异兽解释为中国传说中的祥瑞之物“麒麟”,表明了朝廷用中国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B项正确;绘画不是材料关注的重点,且唐代已经出现文人画,排除A项;明成祖虽派郑和下西洋,但并未解除海禁政策,只开放朝贡贸易,排除C项;外国使臣进贡的奇珍异兽虽为外来物品,但却被明朝君臣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并没有形成新的观念,排除D项。
试题以明成祖及大臣认为长颈鹿是“麒麟”为观察点,解读历史上中外交流中的文化碰撞以及人们在世界发展大势中的行为,试题灵活、综合性强、思维含量高。该题启示教师在备考复习中,要以教材知识为中心,兼融古今中外相关历史知识,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只有打破专题、模块以及必修与选修间的割裂状态,加强教学内容的联系和整合,才能强化基础知识的理解;也只有把握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不同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才能掌握历史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
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高考命题要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查,推动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地、落实,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例4.(2016·全国卷Ⅱ·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基于上述三个层次分析,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关系与古希腊的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关系有着显著的不同,特别是在国家、个体层面,这也就意味着中美超越“修昔底德陷阱”存在极大的可能性,中美并非注定一战。沃尔兹指出,清晰的意图可增进各国国民之间的理解,也意味着增进和平。与之类似,通过减少失望和不安全感,进而改善对个人行为的社会调节,可以降低战争爆发的频率[10]。中美领导人之间的密切沟通和两国人文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减少两国之间的战略误判和误解具有积极意义,也有助于两国规避战争。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解析:宗法情结是中国人思想中的重要部分,只有稳定的时候台湾人才会回大陆请祖先牌位,故答案为B项;族谱的修订即使没有移民也会进行,A项本末倒置,应排除;从材料中不能看出内地宗族全都开始整体迁移台湾,C项表达过于绝对,应排除;回乡请祖先牌位,说明交流没有受阻,D项说法与材料表达含义相反,应排除。
试题从族谱入手,突出了民族融合和祖国统一,挑战了教材知识的价值高度。这启示教师在复习中,应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
高三一轮复习时间最长,也最为关键,它直接决定了二轮、三轮复习的效果,更影响了高考成绩。因此,历史一轮备考复习中,对教材知识的梳理、重组、挖掘要到位,把握备考“四度”。
1.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清朝沿袭明制,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以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这反映了明清 (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地方机构办事高效
2.清代福建农村家族在遗产继承中既有保障嫡长子特权的“抽长制”,又有照顾老年人、妇女的“膳田”“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种继承制度 ( )
A.旨在维护农村家族的和谐稳定
B.造成家族地权不断集中
C.说明清代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
D.导致宗法制愈来愈巩固
3.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大批读书人弃儒就贾,进入商业领域。但早年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儒学的影响,这就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儒贾”或“儒商”。由此可知( )
A.重商已成为明朝时期的社会共识
B.明朝时期商人的地位远高于儒士
C.儒家思想在当时失去其正统地位
D.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4.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 ( )
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
B.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D.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答案及解析:1.布政使从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变为由皇帝任命的巡抚的属官,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布政使职权的变化,未体现扩大地方行政权力,故排除A项;布政使职权的变化不能体现政治制度的成熟,故排除C项;布政使职权的变化不能体现地方机构办事高效,故排除D项。
2.材料中对嫡长子和老年人、妇女给予一定的土地分配制度的照顾,这些制度有利于维护家族的稳定,故答案为A项;材料中仅体现对极少数人给予一定的照顾,不会导致地权的集中,故排除B项;材料中仅仅反映了农村的土地继承制度,不能体现出社会保障机制的发展,故排除C项;宗法制度在春秋时期走向瓦解,故排除D项。
3.材料中“大批读书人弃儒就贾,进入商业领域”,形成了“儒贾”或“儒商”,说明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故答案为B项;明朝时期仍是重农抑商思想,故排除A项;儒家思想仍是社会的正统思想,故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对商人地位的评价,故排除D项。
4.向台湾移民有利于台湾的开发和先进文化的传播,推动台湾地区对中央政府、国家的认同,故答案为C项;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一度不受中央政府控制,故排除A项;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对台湾移民不是对外政策,故排除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利于驱逐西方殖民残余势力,故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