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为什么要研究高考题?刘芃在《考试文集》中讲到“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由此可见,高考真题是一线教师复习备考的风向标和导航仪,具有指导教学的意义。另外,目前高考模拟题种类繁多,但质量良莠不齐。对高考真题认真研读和分析,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命题水平,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试题鉴别水平,更好地为学生选择好题,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笔者从宏观到微观,对近年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进行分析,浅谈其对命制模拟题的指导意义。
1.通史体例下,力求时空维度的完整性
高考题的命制,首先是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要求下,力争做到知识点的全覆盖。但限于篇幅和考试时间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纵观近几年高考选择题,知识点分布十分规整,见表1。其总体特点是重中国史、轻世界史;中国史中重古代史和近代史,轻现代史;世界史中古代、近代和现代都有涉及,近现代稍有侧重。
表1 2015—2018年全国卷高考选择题题量分布一览表
高考题在内容上推陈出新,不断反映时代变化,但在体例上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这使得选择题的题干情境创设“千姿百态”,但不会脱离主体框架,体现了高考命题人对高中阶段历史学习的总体性要求,同时是教师复习备考、把握重难点的抓手,也是模拟题命制的依据。
2.专题选择的随机性和均衡性
高考选择题从专题史角度看,其考查具有随机性,体现对所学知识的抽样考查;结合非选择题看,又体现出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大模块的均衡性考虑。
表2 2016—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客观题分布表
教师在命题时,应注意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模块的分布情况,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和世界史三个模块应都有涉及。在具体知识点的选择方面,考虑到重难点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随机性,防止学生猜题。同时,教师不可进行选择性教学或选择性学习,以免造成无法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情况。
高考历史能力的考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高考选择题通过设置全新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和提取有效信息,巧妙设问和精心布局的选项又要求有一定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除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主要在主观题中体现外,其他能力基本覆盖各种题型。
关于高考选择题的结构,笔者认为可分为三大部分,即题干材料情境、设问和选项。
高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是材料题,或者说是情境题。在情境创设中,影响情境创设的因素,一种是指导思想因素,它决定了命题的方向和趋势;另一种是技巧性因素,它决定了题目呈现给教师的具体形态。在题干情境的设置方面,刘芃认为,高考试题在命制时采用的是大量新颖、陌生的全新材料,这与教材呈现的材料有很大区别。教师仅利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等传统的教学资源,远远不能适应目前高考的命题要求。
高三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学习、研读一些前沿史学专著,多留意历史专著。对与高中历史教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摘录,穿插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也可依据这些材料设计问题,锻炼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设问处于题干情境和选项之间,是连接题干和选项的桥梁和中介。设问总是以材料创设的情境为依托,利用设问指向选项,体现了命题人对答题人的做题要求。审清设问,才能清楚它对选项所做的具体指向要求,目标选项才会明确。近年高考的设问具有一定开放性,不像以往的设问那样指向明确,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尤其是对材料的阅读与理解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材料情境与选项间逻辑关系的判断能力等。
学生选错选项多是因为审题环节有问题,不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可要求学生用红笔圈出设问的关键词,通过关键词判断设问的类型。如分析原因类、特点概括类、揭示本质类等,明确了设问指向,才能更准确地找出答案。
选项的设置其实就是命题人为学生布置的陷阱。因其具有角度多、跨度大、迷惑性强等优点,因而能有效地考查学生识记、理解、比较、辨析等方面的能力。纵观近几年历史学科高考,学生在选择题部分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试题所采用的干扰方式缺乏了解。
归纳近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选项的设置后可发现,其干扰项虽设置巧妙、千变万化,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①移花接木类,选项与材料脱节或无关;②以偏概全类,将材料某一方面的现象说成总体;③似是而非类,看似与材料关联,实则与主旨观点相背离;④添枝加叶类,用一些形容词夸大说法,或使其说法过于绝对化,如用“必然”“一定”“全部”等限定词修饰选项。解题时教师应使学生熟知错误的选项类型,从而能使学生快速排除错误选项,提高答题速度和效率。
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高考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一堂课”、服务选才“一把尺”、引导教学“一面旗”。依据高考核心功能和主要任务,笔者将其对历史选择题情境创设的影响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任子朝先生认为,素养导向是在能力立意强调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上,更强调知识的迁移和后天的习得。目的在于更清晰、准确地考査学生的智力水平、思考深度、思维习惯和科学态度。下面笔者以高考真题为例来说明近几年高考的素养导向。
例1.(2015·全国卷Ⅰ·27)表3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
表3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素养解读】本题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古代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影响。具体解读如下:
表4
从三维目标到八大史观,再到现在的五大核心素养,中学历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发展。中学历史教师要关注教学动态,积极参加学科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更要将新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吴于廑先生认为,从事历史学科研究和著作的学者,总是离不开他们所处历史时代的影响。他们提出的研究问题,对问题的看法和着重点,都会和他们的时代有关,有的就是在回答时代的问题。历史高考题情境的创设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有些题目的情境创设和选项设置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例2.(2018·全国卷Ⅲ·31)
表5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表5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立意解读】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还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吸纳人口、就业方面立下汗马功劳。该题的立意在于引导教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
读史明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历史课堂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应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进行解读。这样不仅更贴近生活,一改历史课堂的枯燥,更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答当今社会问题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高考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坚持立德树人“一堂课”,这是影响题干情境设置的一个主要因素。
例3.(2018·全国卷Ⅰ·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 )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立意解读】通过考查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区别近代中国清政府和国民政府屈辱的外交政策。表明中国共产党明大德、识大局,始终以人民和国家利益为先,其执政的合法性不言而喻。通过做题,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培养同学们的政治觉悟,教育广大青年要以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为重。
历史高考题“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导向,指引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运用典型历史事件和历史英雄人物,如五四运动中“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反帝爱国精神、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家国情怀等,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其中的内涵。
从高考试题结构性特征切入,探寻命题规律,有助于教师在命制模拟题时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这些规律,从而提高模拟题的命制水平,同时也使高三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作为高三教师,也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与时俱进,将“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有机联系,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