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欣
(太原学院 外语系,太原 030012)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实力的提升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只局限于语言能力层面,而是更多注重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使用外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000年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1]2004年下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2]由此可见,社会对外语专业大学生所提出的要求从过去的强调输入转向输出能力的培养。在英语的四大基本能力中,听、读能力为输入,而说、写能力为输出。而大多数高校对写作能力培养的关注度要远大于口语能力。另外,学生对口语课程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偏见”,认为其重要程度远小于通过各类等级考试。因此,大多数英语专业大学生拥有扎实的英语基础,但是口语能力却相对不足,这与社会需求显然有些脱节。
教育者已经认识到以上问题并开始对此现象进行改进,近年来针对如何提升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但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教学法,如词块法、交际法、产出导向法等,另一方面主要关注辅助工具,如计算机、手机软件等。其中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口语能力本身,对于学习者语言能力相关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信息调取整合能力关注不够。因此本研究将公共演讲知识引入口语教学,通过教学实验来研究其对口语能力及与口语能力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知识储备和信息组织能力的影响,以期全面有效提升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在未来就业与发展中助其一臂之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语习得领域开始对语言输出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其中Swain的可理解输出假设(Comprehensible Output Hypothesis)阐明了尽管可理解性输入能对语言理解内化起到重要作用,但并不是充要条件。相对的,可理解性输出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输出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对输出的语言进行理解,关注其准确性和流利性,迫使学习者对输出语言不断进行思考和修正,逐渐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可理解输出有三个功能,即1.注意/触发功能:这是指二语习得者在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中会注意到自己不清楚或部分清楚的语言知识,从而对其进行有意识输入和巩固,完善语言体系的认知过程。2.假设验证功能:二语习得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目的语进行假设并验证修改假设的过程。语言输出给学习者提供了验证自己在学习中对目的语的语言结构和语言形式进行假设的机会,使得学习者通过输出了解自己学到的二语知识是否正确,从而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3.元语言功能:元语言指学习者有关语言知识的总合。是二语学习者在语言交际中对语言形式进行协商。[3]当学习者进行目的语的语言输出时,输出即起着元语言的作用,由以上三个功能可以看出,语言输出可以促进学习者发现并注意到其在目的语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正改进,然后再进行修正后的输出。这样会使得学习者的二语能力不断进步。
建构主义(Constructive Theory )强调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事物的理解却取决于个人。不同的人由于自身经历不同,对待同一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学习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该是主动地对知识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学习者依托于自己的原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筛选、加工、重组、处理,然后生成具有鲜明个性的知识体系。因此,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不能忽视学习者的原有知识,从外部简单强硬地进行“灌输”式教学,而是应该将学习者的原有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给学生提供足量信息,引导学习者对知识进行自我选择和重组,在交流、质疑、答疑、修正的过程中完成知识体系的完善。
公共演讲指名人或者有特殊经历的人,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说,将目的语与演讲结合,即形成目的语演讲。多数高校学生相对来说更加关注英语演讲。英语演讲虽然也是通过声音传播的一种口头交流的语言形式,但是本身具有一定的特质,与英语口语还是有一定差异。具体见下表:
表1 演讲的特点
表2 英语口语与英语演讲的对比[4]
由上表可以看出,尽管英语口语和英语演讲都以口头表达为基础,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英语口语教学更加偏重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一般为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如家庭、旅行等。这类话题生活气息浓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学生在课上可以针对这些相对熟悉的话题进行练习和表达。但是相对生活化的特点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不强求话题深度和复杂程度,目的性和引导性也相对较弱,学生在进行口语练习时往往为了追求流利度和准确性而采用相对简单的语法和句型结构,甚至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口语课中仍然使用初中水平的句型,表达的逻辑性较差,出现“重量轻质”的情况。然而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会从事倚重于口语交际的交流型职业,如销售、教师、记者、管理等。这些职业都需要学生拥有针对公众进行有深度、有逻辑、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的交流能力。而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英语演讲来进行针对性地培养。因此,将英语演讲的内容有意识地渗透到英语口语课程中,将会对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有较大帮助。
第一,英语演讲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正如表2所示,英语口语课程偏向生活化场景,目的性、引导性不强,对内容深度和复杂程度没有严格要求。因此,此类话题更容易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将实际生活与英语口语相结合,逐渐形成实用性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在口语课中渗透一些英语演讲方面的训练,要求学生在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字斟句酌,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反复思考、推敲、组织、改进演讲内容,使其更加逻辑清晰、系统条理、目的明确、准确适切、朗朗上口。然后在进行演讲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其尽量避免普通口语表达时的杂乱性和随意性,做到以听众为导向,有针对性和感染性地完成演讲者期望达到的目的。另外,学习者在听完演讲者的表演之后可以交换意见,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快速提升口语能力的目的。因此,如果能将普通口语课程与英语演讲相结合,使学生既能在生活化场景中进行随性交流,又能在公共场合进行严谨表达,将会大大提升口语课程的实际效能。
第二,英语演讲对思维能力的影响
英语口语的相对随意性决定了口语交流中的大多数语言只要表达清楚意思就好。因此许多学生在口语练习中习惯性地运用最熟悉的思维模式,甚至用到的对话形式仍停留在初中水平,这对其思维能力有很大限制,也会导致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而在口语课程中渗透英语演讲内容,通过每节课树立不同主题,引导学生对话题进行独立思考,对各种信息进行独立判断,从中找出有新意的观点并融合自己的意见,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逻辑性强的演讲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将重点从完成老师作业、获取较高分数转移至寻求事实真相、发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上,培养了独立思考、辩证思维的能力。
第三,英语演讲对知识储备的影响
教育部公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是站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对当代大学生提出要求。以往的应试的、脱离实际的教育已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教育。为应付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需要从大学一年级起就开始探求可能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各种知识技能。而大多数学生有可能从事的职业或多或少都会需要良好的沟通技能。因此,当英语不作为学习目的,而成为一种表达的载体或工具时,学生对相关话题背景知识的掌握和存储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学生可以在英语演讲学习中接触多样化的话题,了解最新的资讯,通过查找信息、公开演讲、讨论辩论等方式将逻辑化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为今后就业做好准备。
公众演讲课在国外很多大学已经成为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公开讲话的能力。而在我国,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一部分大学将其设为选修课,另外有很多学校没有专门安排公众演讲课,只设置了口语课程。考虑到不同学校的差异性,笔者认为在英语口语课程中渗透英语演讲的相关内容既可以兼顾口语课程的生活化、灵活性的特点,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严谨表达能力。为验证以上假设,笔者自2018年9月起,针对太原学院英语专业两个班级(一个定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教学实践。在此次研究中,口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应用能力(TEP Oral)口语教程》。本教材题材新颖、内容充实,学生可以同时使用纸质教材和手机平台进行学习。实验班和对照班都由同一名教师进行相同内容、相同课时的口语课程教学。而实验班在口语课程之外由教师额外渗透英语演讲内容。英语演讲内容来自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修订版):口语教程(3)》的前九个单元。其内容既有演讲知识技巧介绍,又有演讲各个环节的实践。
就实践过程而言,教师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的形式,在课前利用手机教学平台,上传学习内容及相关视频及课件。教学内容以口语课程为主,另外针对实验班提出一到两个与英语演讲内容相关的话题或名人演讲视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整理、消化和质疑,对于不熟悉内容可以反复观看学习并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进行话题准备。在课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口语问题进行集中解决,让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口语练习,给予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对于实验班,教师在完成口语教学内容后还会进行英语演讲内容的讲解和讨论,如演讲内容的准备过程,思维导图的准备方法,演讲的肢体语言运用,名人演讲中的优缺点等。然后要求学生就课前所给出的演讲话题进行整理,然后进行演讲内容的展示并给予评价反馈。课后要求每一个学生准备一篇演讲,内容自定,在下一节课前进行全面展示,然后全班进行讨论。
就教学效果而言,本实验采取了调查问卷、访谈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结果分析。现将分析结果呈现如下:
1.定性分析
在学期初和期末时,笔者分别给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学生发放了英语口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从学期初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两班均有将近有70%的学生对口语课程兴趣不高,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口语的学习。在学习策略方面尤其欠佳。只有将近13%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口语的学习制定过计划,并能够提出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而在进行过混合式口语学习后,两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对照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近36%。而实验班学生除进行口语课程学习之外,还进行了英语演讲内容的渗透。通过对比,实验班课堂参与度比学期初提高了53%,比学期末的对照班高出近17%。学生口语表达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提高了41%,有了较大的改善。
2.定量分析
本研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了口语能力的前测和后测。就评分标准而言,本课题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一些改进,制定了如下评分标准:
表3 前后测评分标准[6]
以上三组评分标准均按1、2、3、4、5五个分值进行测评。为保证学生成绩的公平性,主考教师由任课教师以外的三名教师担任,将其所给分数相加然后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口语成绩的最后得分。
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笔者从对照班和实验班分别随机抽取30名学生进行对比。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之后,将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后测成绩进行分项和总成绩比对,结果如下:
表4 对照班、实验班前后测成绩对比(1表示对照班,2表示实验班)组统计量
从p值来看,两班在前测中无论是分项成绩还是总成绩都没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888,0.478,0.536,0.781,均大于0.05)。而在后测中可以看出两班学生在分项成绩1,2和总成绩中都没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130,0.217,0.285,均大于0.05),可是在分项成绩3,即灵活性和适切性中有显著差异(p=0.035<0.05)。
从组统计量来看,在第一项分项成绩(语言准确性和语言范围)对比中,实验班前测成绩比对比班高出0.03分,而后测成绩则高出0.27分。虽然没有显著差异,但可以看出仍有部分差异。这也证明演讲技巧的渗透和公开演讲训练有利于学生注意到自身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句型结构方面的准确程度和复杂程度。结合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公开演讲中更容易注意到自己与他人在语言方面的差距,所以更加注意自己在语言能力本身的提高。在第二项分项成绩(话语长度和连贯性)对比中,实验班前测成绩比对照班低0.14,而在后测中低0.23,说明实验班在口语交际中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连贯的发言能力较弱,访谈中发现问题在于实验班学生经过演讲训练后习惯于复杂性、逻辑性地思考问题,但语言能力不太能跟得上思维的步伐,出现语言停顿和词不达意的次数明显较多。而对照班倾向于使用较简单的句式表达较熟悉的内容,因此语言长度和连贯性较好。在第三项分项成绩(灵活性和适切性方面)对比中,实验班的前测成绩比对照班高0.10,在后测中却高出0.37分,体现出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学生在经过演讲训练后,体验过更多的话题,进行过系统的思维训练,适应过在众人面前的演讲,经历过半即兴和即兴演讲,这些都使得学生在拿到话题后更容易应付不同情境,根据不同场合选用适当语言。在总成绩对比中,实验班在前测中比对照班低0.14,而到后测时却高出0.37,虽然没有达到显著差异,但可以看出变化也比较明显。
由以上对前后测分项成绩和总成绩的分析可以看出,演讲技巧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化趋势的深入,英语口语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必备的知识技能之一。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国家振兴的角度出发,大学生都有责任提高自己的交际沟通能力。而在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的道路上,英语演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将口语质量和言语数量摆在同样的高度上,帮助其改进思维过程,丰富知识储备,从而促进个人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