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19-07-30 01:27金燕红李奇辰
关键词:民间文化徽州艺术设计

金燕红,班 石,李奇辰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芜湖 241000)

一、引言

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高等教育需要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育人的根本问题来抓,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联系最为紧密,应加强教学、科研与服务的职能融通,把办学特色与地方社会需求相结合,一方面,发挥自身优势,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适应和满足地方人才需求;另一方面,与本地区特色资源和产业深度融合,开发新产品、新理念,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1]。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是传承和发扬民间艺术的重要方式,民间文化艺术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深度融合,既能改变民间艺术的生存状态,又可以丰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促进教育的特色发展。徽州文化艺术极具地域特色,且内涵丰富,体系庞大,如何与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融合发展,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课题,以期能够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我国民间文化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深受国外理念的影响,各大高校无论地域差异如何,其办学理念、教育模式几乎统一标准,导致西方艺术在高校中占据主流地位,学生对民间文化艺术认知甚微,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专业技能,使得学生知识单一,设计视野狭窄,无法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2]。进入新世纪,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国于2002年明确提出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引入到艺术设计教育中,翻开了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新篇章,也引发了民间艺术研究的热潮。与此同时,中央美术学院率先创办了民间工艺美术学科,开创了国内民间艺术研究与教育的先例;山东大学创办了《民俗研究》杂志,为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民俗的研究提供了交流平台。随后,国内其他院校也逐渐开展了民间文化艺术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与尝试,具有代表性的有,西部地区高校将少数民族特色服饰文化和特色旅游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根据地方市场需求,开展校企合作研发设计新产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苏州大学艺术设计教育注重融入本地区特有的园林艺术、木作工艺、雕刻技艺、刺绣和绘画等传统工艺美术,在国内办学中特色显著,并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3]。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不断探索与尝试,对民间文化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其再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大多数民间艺术创作不仅耗时长,而且需要经验积累,学生通过有限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大部分设计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只是浮于表面,对于相关项目课题不能深入理解,设计出的作品缺乏实质性的内涵。因此,民间文化艺术作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应该得到更高的重视,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需要与当地民间文化艺术更深层次地融合,协同发展。

三、新时期徽州文化艺术融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必要性

(一)文化振兴的需要

文化是民族振兴的灵魂,文化振兴,首要任务是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弘扬千百年来的优秀文化艺术。进入新时期,党和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推进文化振兴。实施“非遗+”工程,建设“民族文化基因库”,保护和展示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和记忆;采取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多种方式,积极鼓励高校、企业和工匠多方合作,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积极搭建文化产业博览会平台,扩大民间文化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加强民间文化艺术与创意产业、旅游业的融合,助力文化振兴[4]。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当地民间文化艺术的关系日益密切,地域特色逐渐成为创意领域新的市场竞争点。为了更好地适应设计市场需求,设计师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对民间文化艺术具有深度的理解,使设计作品更加具有艺术内涵,这不仅可以提高地方创意设计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能促进设计行业的发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艺术,助力地方文化振兴。徽州文化艺术囊括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极具地方特色。因此,安徽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当与徽州文化艺术充分融合,突出地域特色,不断创新,这不仅对徽文化传承与发扬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还能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助力安徽文化产业振兴。

(二)教育振兴的需要

2018年8月27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对“加快振兴本科教育,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相关专家学者提出,地方本科高校应当增强开发融合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深化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改革,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安徽地方高校应该抓住机遇,明确办学定位,找准专业特色,打造自身品牌[5]。徽州文化艺术以最朴素和最原始的方式产生,贴近民众生活并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因此,安徽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当与徽州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安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特色发展,推进安徽高等教育振兴。

(三)人才振兴的需要

安徽的地方产业都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但由于设计师对本土文化艺术内涵的理解不够,很难将其抽象的特色内涵应用到具体的设计创作中,产品的附加值无法最大化体现,延误了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发展。据了解,受地域环境、教育环境、就业环境和思想观念等影响,我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比较缺乏,高校毕业生工作适应能力差,用人单位缺口大却又招不到能够胜任岗位的人才[5]。优秀人才是产业兴旺的需要,安徽文化创意产业、设计产业、制造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艺术设计人才。因此,安徽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应当充分融入徽州文化艺术资源,使毕业生了解安徽,理解徽州文化艺术,并能将徽州文化艺术元素灵活运用到设计创作中,适应安徽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

四、徽州文化艺术融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实践

(一)挖掘整理艺术素材,丰富教学资源

艺术设计涵盖的专业方向较多,而徽州文化艺术中的不同艺术形式都能给设计师带来灵感。因此,艺术设计教育可以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需求,挖掘整合徽州文化艺术素材,分门别类,构建不同专业的教学资源库,最大程度地发挥徽州文化艺术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启发作用,如表1所示。

表1 艺术设计各专业与徽州文化艺术的资源耦合对照表

(二)探索多种融合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国内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入民间艺术的形式相对单一。高校采取的形式主要有:结合相关民间文化艺术,开设专业公选课程;邀请相关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举办学术讲座;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非遗传承馆参观学习。这些方法对学生了解民间艺术具有重要意义,但却不能对其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无法将其有效地运用到专业学习和创作实践中。本研究结合我校专业教学实际,探索尝试徽州文化艺术融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色课程教学体系。

徽州文化艺术融入艺术设计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开设几门课程,而是需要通过对相关艺术素材的深入挖掘分析,结合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特点与需求,根据专业学习的阶段性,形成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体系。首先,针对刚刚接触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年级学生,开设《徽州文化艺术鉴赏》选修课,举办相关学术讲座,使学生初步了解徽州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习兴趣,随后依托《艺术写生》基础课,学生可以前往徽州地区亲身体验,搜集相关素材,对其进一步地理解认知;其次,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各专业基础课程陆续开设,授课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与需求,融入徽州文化艺术的简单创作,例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二维构成设计》教学可以融入民间剪纸艺术的相关元素,环境设计专业的《三维构成设计》教学则可融入徽州古民居和徽派建筑的相关元素,等等,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兴趣,参加学术讲座、校内徽州文化艺术学术沙龙、申报徽州文化艺术相关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研究;再次,进入三年级,学生对于徽州文化艺术已然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依托教师教科研项目、学科竞赛,进行徽州文化艺术再创作相关的项目化教学,学生根据具体的项目要求,选取适当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徽州文化艺术的综合设计训练,设计成果可以依托平台进行展示、申报知识产权、参赛和落地转化;最后,四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习单位,自主选择毕业设计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徽州文化艺术创作相关的毕业设计选题。

(三)构建多元展示平台,促进成果转化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需求和智慧校园建设要求,我校通过多方渠道构建了各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平台。艺术设计学院教学成果实体展厅和网络展示平台,可以将教学成果和学生创作成果对外展示和交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学科竞赛管理系统和专利管理系统,是创作成果输出的绿色通道,为教学成果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基础保障;产学研合作系统,是教学成果、学生创作成果对外交流合作的直接平台,是成果落地转化的有力支撑。此外,企业进校举办的设计大赛、委托开发的横向课题都是徽文化艺术融入艺术设计教学成果形成和转化的有效补充。

五、结语

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艺术最有效的方式是使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产生新的价值,正如德国历史学家伯伦哈姆所说:“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融于古物之中,而是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理念,即创造。”徽州地区灿烂的民间文化艺术为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特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地方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立足办学定位,结合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的教学特点,探索尝试多样化融合形式,将徽州文化艺术深度融入艺术设计教育,进而促进安徽地区文化振兴、艺术人才振兴和文化创意产业振兴。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徽州艺术设计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星.云.海》
《花月夜》
徽州绿荫
民间文化元素在现代舞台美术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