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锟,王文忠,王洪臣,刘 旦,郑晓培
(长春工程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长春 130012)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高职教育阶段性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并具有一定知识、能力、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训是提高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且由于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部分专科院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很大一部分技校和中专转变为高等职业院校,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工程实训教学方面,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见图1)。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工程教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长期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严重滞后有直接关系,并在市场经济和教育产业化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高职院校侧重理论教学,忽视工程实训能力培养,部分高职学生对工程技能和职业素质教育主观重视程度不够,成为制约了我国高等职业技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美国工程认证委员会发布的《工程类本科专业年度认证标准》对一个合格的现代工程师应该具备明确标准的素质和能力,在具有一定的数学和科学基础上,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辅相成。
2018年我国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工程教育应当树立“大工程”工程实训教学理念,整合特色专业及优势学科,合理配置资源的专业化实训,以教学内容紧扣专业课程,以提升综合职业素养和培养专业技能等为主要目的,即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工程实训培养目标(见图2)。
图1高职学生工程实训能力培养现状
图2 高等职业教育工程实训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对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的工程适应能力,增强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高职院校建立不同程度的工程训练中心或工程实训基地,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工程实训教学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工程实践的需求;高职院校与企业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但院校专业的特殊性和工程实训安全保障需要,工程训练中心有计划地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的优势更为明显,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高度重视并逐步加强工程训练中心建设。高等职业院校组建由讲师、技师、工程师为体系的“三师”型教学团队;创建由基础制造技术训练、先进制造技术训练、创新创业技术训练、生产组织运行训练“四个模块”和技术基础训练、工程综合训练、工程创新实践“三个平台”,构建新型工程实训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应逐步重视工程实训教学改革和教育管理,在资金、技术以及实训教师工作量分配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化”。
科学合理的工程实训考评体系具有指导、规范、完善和激励教学实施的作用,充分得到社会、行业、学校和学生认可,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不以一次考核、一张试卷和一次答辩评价学生的好坏,看重结果,更注重过程考核。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型、开放型的工程训练教学管理系统、学生实训过程考核卡片,分工种逐级考核模式和阶段性考评测试等。构建制度化、多元化和个性化全过程的工程实训考评体系,有助于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有助于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学生的选聘。
整合工程实训教学资源,深入一线企业调研,改革传统工程实训课程项目,贴近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实行“校企合作”和坚持“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达到工程实训项目与企业基础工程项目、工程实训产品与企业典型产品、工程实训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车间多层次对接,根据工程技术能力要求改革工程实训教学内容、实践工程实训教学方法,融合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训项目等,达到训练学生工程能力的教学目标,不断扩大社会实践开放覆盖面,支持学生参与课外实践和科技活动,组织学生各类学科竞赛、职业技能培训及认证,加强学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重点突出职业性,强调应用性,注重参与性的理念。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与社会、企业、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融合校内工程实训基地与校外企业,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引入企业优秀的工程文化,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工程实训体系。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科研、技术、人力资源,不仅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提供“订单式”人力保障,还可以面向社会承担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社会发展,促进学校、企业、社会的协同育人;企业拥有现代化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先进工艺装备和技术方法,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实践,达到技术、技能、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训,并且企业可以参与本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的修订,优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相互促进、校企“双赢”的目标。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仅应具有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工程意识、职业素质和工程能力。高等职业工程教育需要探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基本技能培训为载体、以职业素质提升为重点、以创新能力培育为核心的工程实训新模式。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职能要求,参照相关的企业、行业和职业资格标准,结合新兴专业和传统专业职业要求改革工程实训内容,规划工程实训规程,构建与时俱进的高职院校学生工程实训能力培养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