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灵
(公安县斗湖堤镇张素灵诊所,湖北 荆州 434399)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是内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患者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患者胃粘膜不同程度的活动性炎、糜烂、萎缩、肠上皮化生甚至胃癌等不良症状,并且幽门螺杆菌难以自行清除[1]。因此对此种疾病患者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当前该疾病临床上采用单一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联合等西医方法进行治疗,但临床实践表明单纯西医治疗存在治疗效果不佳、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不足。本院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笔者以我院诊治的72名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治疗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得患者同意后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6例。其中,A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30~69岁,平均(51.8±4.5)岁,病程0.3~9.4年,平均(3.6±0.5)年,包含22例胃溃疡患者,11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3例复合性溃疡患者;B组男16例,女20例,年龄31~70岁,平均(52.3±9.1)岁,病程0.2~9.2年,平均(3.4±0.4)年,包含21例胃溃疡患者,1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3例复合性溃疡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入选标准:入选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入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嗳气、反酸等不良反应,入选患者的尿素酶检查结果均呈现阳性;入选患者在实验前4各月未服用抗菌素、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入选患者均同意接受实验,并签订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排除存在严重的精神病症状患者;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排除存在肝肾功能异常症状患者;排除对实验药物过敏患者;排除不愿意接受实验患者。
A组采用临床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其中使用的药物包含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31020363,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左氧氟沙星片(国药准字H20040091,第一三共制药(北京)有限公司生产)、兰索拉唑(国药准字H20067606,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克拉霉素缓释胶囊(国药准字H20051661,广州柏赛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和胶体酒石酸铋胶囊(国药准字H20059772,山西新宝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等药物。其中含阿莫西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剂量为每次0.5 g,每天用药2次。左氧氟沙星片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剂量为每次0.2 g,每天用药2次,均在饭后服用。兰索拉唑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剂量为每次15.0 mg,每天用药2次,均在饭前30 min服用。克拉霉素缓释胶囊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剂量为每次0.5 g,每天用药1次。胶体酒石酸铋胶囊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剂量为每次55 mg,每天用药3次,均在饭后服用。持续服用药物1个月。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中药汤剂(一副)包含:15 g柴胡、10 g木香、3 g甘草、15 g延胡索、15 g茯苓、10 g法半夏、3 g砂仁、15 g白芍、10 g白芨、3 g黄连。将中药用水煎煮后取汁服用,每天用药1副,连续用药1各月。
本实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达标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三个评价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依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幽门螺杆菌消除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显著达标、达标和不达标三级。显著达标是指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好转,溃疡面愈合达到100%,幽门螺杆菌检查呈现阴性;达标是指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一定程度好转,溃疡面愈合介于50%~100%;不达标是指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好转,溃疡面愈合低于50%。其中治疗达标率=显著达标率+达标率。
在服用药物治疗2周后,对患者济宁胃镜和14C呼气试验等检查,如检查结果呈现阴性,说明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得到清除,如检查结果呈现阳性,说明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未有效清除。其中幽门螺杆菌清除患者/小组总研究患者×100%=幽门螺杆菌清除率。
另外统计治疗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和患者数量,并计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不良反应患者数量/小组总研究患者×100%=不良反应发生率[2]。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B组治疗达标率为94.44%,显著高于A组的7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达标率对比分析结果(n,%)
B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4.44%,显著低于A组的80.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对比分析(n,%)
实验结果显示: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A组的16.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临床上采用单一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联合等西医方法进行治疗,但抗生素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难以有效治愈疾病,存在治标不治本的不足。而中医指出溃疡属于“胃脘痛”范畴,由胃酸、幽门螺杆菌等因素导致,主要累及患者脾、胃、肝等脏器,需要从健脾、理气、止痛、清除幽门螺杆菌和活血化瘀等多个方面进行治疗[4]。
本次实验过程中所采用的中药汤剂中半夏具有祛湿和理气等药效,柴胡和白芍具有疏肝和养血等药效,砂仁、延胡索和木香具有止痛和活血等药效,茯苓具有健脾等药效[5]。另外经过中药相关研究显示,黄连能够一定程度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和繁殖,延胡索能够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促进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患者溃疡面的愈合,多种中药联合作用,能够起到健脾、理气、止痛,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和活血化瘀等作用,与西药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6]。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治疗达标率为94.44%,显著高于单独西药治疗患者的77.78%,说明中西医结合方法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治疗疗效较好。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4.44%,显著高于单独西药治疗患者的80.56%,说明中西医结合方法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幽门螺杆菌的清除。另外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单独西药治疗患者的16.67%,说明中西医结合方法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治疗安全性较好。因此中西医结合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治疗的应用效果较好,非常值得进行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