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大 海 韩 立 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国口粮安全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作为人均耕地、水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我国粮食供给既面临人口增长、饮食结构升级、饲料粮需求增加带来的压力,又不得不面对日益加大的资源环境约束。有鉴于此,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遵循陆海统筹原则,从我国300 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中挖掘食物供给潜力,加强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建设,对于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缓解陆地资源环境压力、优化国土开发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1994 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L.Brown〕推算出,2030 年中国年均粮食消费量将达到6.4 亿吨 〔1〕,据此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命题。该问题不仅在我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此后,一些学者利用经验估算、计量模型、营养学模型等方法推算,2030年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在400—470 千克之间,结合人口变化情况预测,2030 年全国粮食消费量约为6.5 亿吨。〔2〕而如果考虑到饮食结构的“西方化”,按照西方当前的人均肉类消费水平计算,周道玮估算2030 年我国居民的年人均肉类消费量可达90 千克,人均粮食消耗量(包括生产所消费肉类的饲料粮和口粮〕将达到580—590 千克,则我国的粮食消费总量将达到8.8 亿吨/年。〔3〕
从粮食的实际生产情况来看,我国粮食产量在从2004 年到2015 年的12 年间保持了持续增长。2016 年以后,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产量有所下降,但仍维持高产水平,2018 年粮食总产量6.58 亿吨 〔4〕,连续四年保持粮食产量高于 6.5 亿吨。2018 年,我国进口谷物 2046 万吨,大豆8803 万吨,主要用于平衡市场。为了保障粮食安全,2016 年以前,我国连年大量收储粮食,使粮食储备突破5 亿吨。2018 年起,我国实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同时加大政策性粮食不合理库存消化力度,降低了库存增长速度。也要看到,虽然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由于饲料粮需求的增加,我国粮食自给率呈不断下降趋势,2005 年的自给率水平还高达100.9%,到2017 年已经下降到82.3%,低于世界公认的粮食安全水平。而谷物自给率虽有下降,但仍高达95%左右。从目前粮食供给情况来看,21 世纪30 年代我国人口达到峰值时,粮食消费量应当高于布朗和大部分专家预测的6.4—6.5 亿吨/年,但应低于周道玮估算的8.8 亿吨/年水平。如果要维持粮食自给率不下降,就必须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但是,作为有着悠久精耕细作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可用于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利用已经比较充分。我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遏制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耕地快速下降的趋势,但耕地面积增长的潜力亦比较小。我国耕地中还有相当比例的耕地位于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以及25 度以上的陡坡,耕地污染情况亦比较严重。2017 年,农业部将全国耕地按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其中,评价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积为4.9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3%,评价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积为5.10 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9%,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短时间内较难得到根本改善。〔5〕2018 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462.5 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1/4。农业用水 3693.1 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 61.4%。〔6〕地表水污染仍比较严重,地下水超采亦相当普遍,水资源利用已经接近极限。我国是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化肥的超量使用已经带来了水质污染、土壤板结等问题。因此,从粮食生产的要素层面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产量增长和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这种矛盾将越来越突出。
从长期来看,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粮食增产是不可持续的,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粮食安全是不可靠的。因此,将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扩展到包括海洋在内的全部国土,陆海统筹为粮食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环境支撑,应当成为我国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新方向。
海洋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在保障食物和营养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利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建立的AGLINK-COSIMO 模型,将渔业纳入粮食安全研究。在我国,一些学者基于海洋的食物供给潜力,提出了“蓝色农业”及产业推进措施。〔8〕唐启升院士提出了“蓝色粮仓”概念,倡导“中国蓝色海洋食物计划”。近年来,有研究者对“蓝色粮仓”的基本内涵、产业特征、发展潜力、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蓝色粮仓”的技术创新和空间布局提出了构想。〔9〕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其生物量占地球的80%左右(见图1)。海洋生态系统由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动物等组成,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与陆地不同,海洋中的初级生产力主要是浮游植物。这种单细胞水生生物的蛋白质和脂类含量都远高于陆地上的植物,且通过食物链,初级生产力固定的能量大部分可形成次级生产力,而陆地的初级生产力进入下一级能量循环的仅5%—15%。因此,虽然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低于陆地生态系统,但次级生产力却在同一量级上。〔10〕
图1 我国黄渤海简化食物网
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效率远远高于陆地生态系统。海洋浮游植物的生产量与生物量之比可达100—300,而陆地植物的生产量与生物量之比仅为0.2—2.0。加之海洋动物绝大部分属于变温动物,其能量消耗小于陆地动物,所以其生长率(积累生物量与消耗食物之比〕较同生态位陆地动物高一个数量级。由于上述特点,海洋生态系统中动物明显占优势地位,成为海洋中的优势类群,这与陆地生态系统刚好相反。海洋的动物生产量占地球的50%以上。人类主要通过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从海洋生态系统中获取藻类、贝类、甲壳类、鱼类和头足类等大型生物,其中动物性食物占收获量的90%以上。这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要收获物的陆地农业生态系统存在巨大的差异。
综上,基于生态学视角,海洋在生产动物性食物方面优势非常明显。第一,海洋未开发空间远远大于陆地。我国管辖海域有300 多万平方公里,但用于海水养殖的海域仅204 万公顷,利用面积不足1%。第二,目前海洋食物生产仍以捕捞为主,相当于陆地上的狩猎。这是一种效率很低的生产方式。随着海水增养殖技术的发展,海洋食物生产效率提高潜力很大。第三,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大威胁是由于动物性食物消费增长加快带来的饲料粮需求增加。海洋食物生产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可以直接满足居民动物性食物需求,并减少饲料粮进口。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加大海洋食物生产系统建设力度,是我国当前形势下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最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水产生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水产生产能力持续扩张,目前海水养殖产量约占全球的2/3,海洋捕捞产量约占全球的1/6,均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在经历了近20 年的高速增长后,自2000 年以来,我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增速逐步放缓,目前的年均增长率在2%左右。2018 年海洋水产品产量3301 万吨,居民人均海洋水产品占有量约26 千克。我国开发海洋食物的成功案例为欧盟等发达国家所关注。
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的食物供给能力计算模型分析,以海洋水产品实际产量计算,2018 年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共提供动物性蛋白质234 万吨,约占我国生产全部动物性蛋白质的12%。此外,2007—2018 年海洋生态系统动物性蛋白质供给数量年均增长2.94%,高于陆地生态系统年均2.52%的年均增速。这表明,海洋生态系统在动物性食物产能增长方面较陆地生态系统更有潜力。
由于水产品对禽畜肉类具有替代作用,海洋食物生产能力的提升可以降低对陆地动物性食物生产的需求,并通过减小饲料消耗间接节约了耕地和淡水资源。据估算,2018 年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共生产动物性食物2839 万吨,经对可食用部分折算,大约可替代猪肉2021 万吨。按照我国典型的“种植—养殖”肉类生产模式,生产该数量猪肉大约需要消耗原粮8085 万吨,种植该数量原粮需要耕地 2.23 亿亩、淡水 667 亿吨。此外,饲料种植的化肥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可以因海洋食物生产体系的建设而缓解。
总的来看,开发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对于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保护生态环境和缓解资源压力,都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陆海统筹保障粮食安全的方案能否行得通,要看我国海洋食物生产是否具有相应的增产潜力。一方面,要对我国现有海洋水产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另一方面,也要对新的海洋食物开发潜力进行评估,通过开发新资源、新空间提高海洋食物生产能力。
1.现有海洋食物生产体系的潜力评估
自古以来,海洋捕捞一直是重要的海洋食物生产模式。我国近海海洋捕捞产量自2000 年起出现小幅下降,2005—2016 年呈现缓慢增长,2017年以来又出现下降。从要素层面分析,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在短期内很难扭转,近海捕捞渔民劳动力、渔船功率等要素均保持下降趋势,且伏季休渔等渔业管理政策逐渐趋紧。出于资源保护、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渔民收入保障角度考虑,近海捕捞管理的最优选择是维持当前产量。综上,研究中将1998—2018 年水平波动期间近海捕捞生产的年均产量1185 万吨作为未来20 年所能达到的潜在产量。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受资源衰退影响,全球捕捞业一直处于波动中,到2014 年全球海洋捕捞产量为8135 万吨。在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较快,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按照FAO 对世界海洋捕捞渔场的划分,我们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和等维灰数递补技术,分15 个海区对世界各海区的潜在捕捞产量进行预测,预测目标期为2035 年。根据我国在各个海区的远洋捕捞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情况,通过组织专家讨论的方式,确定高、中、低三个产量占比目标,计算我国在各海区的产量预测值。最后,对各个海区的产量预测值进行汇总,得到我国远洋捕捞产量预测值。分析结果显示,到 2035 年,产量潜力范围在327.06 万吨到359.77万吨之间。相比于2018 年我国远洋渔业225.75 万吨的实际产量,未来最大约有100—130 万吨的提升空间。
与陆地种植业类似,海水养殖生产最重要的要素是水域空间。而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的贡献不可忽视。环境容量是显著的制约因素。本研究以2007—2018 年沿海各省(区、市〕近岸海水养殖业投入产出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海水养殖生产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构成我国近岸海水养殖业生产潜力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要素投入、养殖容量等因素,并综合分析结果,对未来5—15 年我国海水养殖生产潜力进行了估算。
表1 2025—2035 年近岸(动物性〕海水养殖产量 单位:万吨
综合以上分析,基于我国现有海洋水产业发展模式,到2035 年我国海洋捕捞生产能力可增加动物性产品约101—134 万吨,海水养殖生产能力可增加动物性产品约172—435 万吨,两项合计,可增产约273—569 万吨。取中值计,我国现有海洋食物生产体系潜在增产能力约为420 万吨。
2.海洋水产新资源、新空间开发潜力评估
陆海统筹建设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出了海洋水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海洋捕捞的主要方向是面向新海域、新资源开发,海水养殖的主要方向是加大离岸海域开发力度。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应通过推进“蓝色粮仓”建设,使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在技术、业态、商业模式上加大创新力度,培育新兴产业领域,推动海洋食物生产体系转型升级。
由于全球渔业资源已经处于充分开发和过度捕捞状态,因此现有渔业资源开发的潜力有限,必须找到新资源,才能形成新产能。在各类渔业资源中,南极磷虾的开发潜力最大,理论上可捕规模可达1 亿吨。目前,我国已经参与到南极磷虾开发中,生产能力正在较快增长,但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与挪威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磷虾捕捞技术的成熟,其经济可行性已得到检验,产业化前景比较明朗,其产量增长潜力比较大。根据中国工程院“海洋工程与技术”课题组估算,如果国家加大支持力度,2034 年我国南极磷虾产量有望达到100 万吨。〔11〕发展南极磷虾捕捞业需要解决好国际渔业资源管理规制约束、捕捞技术改进、经济可行性实现等问题。
近海海洋牧场是我国海洋食物生产的另一个新领域。我国传统的近海捕捞渔场大部分分布在河口、海湾区域,这些区域营养盐丰富、水文条件适宜,长期以来成为海洋经济生物密集分布的海域。由于近年来捕捞强度的增加,渔业资源衰退趋于严重,很多区域已经难以形成鱼汛。但其自然条件并无大的变化,通过建设海洋牧场,明确海域的产权属性,消除“公地悲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辅以投放人工鱼礁、人工营造海草床等手段,能够进一步改善渔业生物栖息生存环境,扩大海域的食物产出能力。据估算,我国-30 米等深线以内近海海域面积约20 亿亩,捕捞产量大约每年800 万吨。如果2035年我国海洋牧场建设面积能够达到-30 米等深线海域面积的50%(新建10 亿亩海洋牧场),单位面积增产可以达到现有水平的50%,即可增产动物性海洋食物200 万吨。建设海洋牧场,需要解决好空间规划的顶层设计、技术体系完善和海域产权制度安排等问题。
离岸海水养殖亦存在较大发展潜力。本文所指的离岸海域是指在传统近岸海水养殖区域以外的开放海域,水深大约在10—30 米范围。主要生产方式有离岸深水网箱养殖、工船养殖、海水底播等。我国管辖海域可用于离岸深水养殖的面积约40 万平方公里。经估算,如果大力发展以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离岸海水养殖,2035 年离岸深水底播面积达到400 万公顷、单位产出达到2 吨/公顷,离岸深水网箱养殖规模达到1 亿立方米、单位产出达到 20 千克/立方米,可增产动物性海洋水产品1000 万吨。发展离岸养殖,需要解决离岸深水条件下的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等问题。此外,深水养殖带来的饲料供给问题也需要考虑。按照上述养殖规模,需要多消耗鱼粉90—130 万吨。按照2035 年海洋水产品总产量4800 万吨、加工率翻一番达到70%、鱼粉生产比例不变计算,可多生产鱼粉175 万吨,能够满足离岸深水网箱养殖带来的鱼粉增量需求。这就需要出台政策提高水产品加工率,保障鱼粉供给。
综上,通过海洋水产新资源和新空间开发,推动捕捞远洋化、近海牧场化、养殖离岸化,到2035 年海洋水产业的增产潜力可达1300 万吨,加上现有海洋水产生产体系惯性增长部分,总的增产潜力可达1600—2000 万吨。
我国人口仍处于增长中,预计将于2030—2035 年达到峰值 14.5 亿人左右。在 21 世纪 20 年代早期,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即将突破1 万美元,并仍保持较快增长。因此,未来 10—20 年,我国仍将保持人口与人均粮食消费双增长态势,带动粮食需求总量的增加。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2030 年我国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峰值,约为 7.2 亿吨;〔12〕如果按照周道玮的估算,粮食总需求量为8.8 亿吨。在此,我们设定2035 年粮食需求量保持在2030 年的水平,来推算陆海统筹保障粮食安全的可行性。
2035 年,我国正处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从粮食安全角度来看,我们应当扭转目前粮食自给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并尽量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我们设定较低的粮食自给率为85%(大体维持在当前水平),较高的粮食自给率为95%(比较好保障粮食安全)。按照上文所引用的较低粮食需求量和较高粮食需求量。可以推算出需要增加的粮食产量,以及需要多消耗的资源和环境。经计算,除了在较低粮食需求量并维持较低自给率的情境下,均需要增加粮食产量(见表2),并加大耕地、淡水、化肥等投入(见表3)。这意味着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一定矛盾。
表2 2035 年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种情境 单位:亿吨
表3 2035 年我国粮食安全不同策略下对资源环境的消耗
如果将海洋考虑在内,则可以在较低的粮食安全保障或较多的资源环境代价的两难选择之外提供新的选项。从需求来看,我国居民的水产品消费量在逐年增加,海洋水产品在动物性食物中所占比重也在逐年加大。这意味着以海洋水产品替代陆地畜禽产品的方案符合我国居民饮食结构改变的规律,从消费行为和经济规律方面具有合理性。2018 年我国海洋水产品实际消费量约2900万吨。我们采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2035 年我国海洋水产品消费量为4684 万吨,较2018 年增长约1800 万吨。
从人类的营养需求视角来看,海洋水产品和畜禽肉类的功能都是为人类提供动物性蛋白质。由于水产品与畜禽肉类的营养构成并不相同,因此必须进行折算。选取我国居民消费最为普遍的猪肉作为代参照,我们计算得出海洋水产品对猪肉的替代率为1.8,即1.8 千克海洋水产品提供的蛋白质数量等同于1 千克猪肉。如果通过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建设使海洋水产品产量增长1800 万吨,则相当于替代消耗猪肉1000 万吨,折算少消耗饲料粮4000 万吨,从而缓解对陆地的资源环境消耗。
表4 考虑海洋食物贡献后的2035 年我国粮食安全不同策略下对资源环境的消耗
从表4 可以看出,如果加强海洋食物生产能力建设,提高海洋水产品产量,将对肉类消费起到十分明显的替代作用,从而减少饲料粮的需求。在较低的粮食需求水平下,仅仅维持当前的资源环境消耗,就可以使我国的粮食自给率达到95%的较高水平,基本达到粮食安全保障的要求。而在较高的粮食需求水平下,为了维持与当前接近的粮食自给率(85%),所需增加的耕地、水供给和化肥使用均大大降低,从而减轻对资源环境的破坏。这说明,在海洋国土建设“蓝色粮仓”,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缓解资源环境压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完全可行的。
建设“蓝色粮仓”,就是要针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形势和要求,以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为目标,以统筹利用海陆资源为原则,以海洋水产业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海洋新资源、新空间、新技术开发和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培育为路径,扩大海洋的食物生产能力。
把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作为“蓝色粮仓”建设的基础,逐步改善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改善海洋食物生产体系的自然条件;推动海洋捕捞业结构转换,进一步缩减近海捕捞强度,发展远洋渔业,特别是加大对非传统渔业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推动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逐步落实养殖容量管理制度,控制近岸养殖规模,推动离岸海水养殖开发,通过空间优化打破海水养殖的环境制约,释放其食物生产潜力;提高水产品加工率,延伸水产品加工链条,发展精深加工业,提高初级产品利用率,增加附加值,保障海水养殖饲料供应。通过建设高效、健康和可持续的海洋食物生产体系,增强我国国土空间的食物生产能力,优化对资源环境的利用,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以海洋渔业新资源开发、海水养殖向离岸海域拓展和海洋牧场建设为主要动力,推动海洋水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海洋食物供给能力。力争到2035 年,实现年均海洋水产品供给能力较2018 年净增长1800 万吨,使海洋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海水养殖产量达到3000 万吨,其中离岸养殖产量1000 万吨,肉食性品种产量控制在300 万吨。海洋牧场建成面积达到10 亿亩,产量200 万吨。海洋捕捞业产量1500万吨,其中近海捕捞产量保持在1100 万吨左右,远洋渔业(包括南极磷虾捕捞〕产量上升到400万吨。水产品加工率提高到70%,鱼粉产量达到340 万吨。水产品冷链物流和精深加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海水养殖
一是优化海水养殖的空间布局。结合养殖滩涂水域规划制度的落实,开展海水养殖区养殖容量评估工作。以养殖密集海湾、近海为重点,测量估算养殖容量,开展科学规划。逐步探索实施养殖许可证制度,对区域海水养殖实施总量控制,消除过度养殖带来的环境损害。积极发展深远海绿色养殖,加大对水深10 米以上海域的养殖开发力度,逐步使离岸海域成为海水养殖产能增长的主要空间。
二是转变海水养殖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海水健康养殖,在控制区域海洋养殖总量和养殖密度的基础上,推广疫苗、生态防控等措施,减小兽药使用数量。扩大配合饲料使用范围,逐步减少并最终禁止冰鲜幼杂鱼在海水养殖中的使用。鼓励实施养殖海域轮作或品种轮作,并逐步实现制度化。
三是加大海水养殖新技术开发。对近岸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推广生态养殖、立体养殖模式。促进工厂化养殖规范化管理操作,推广循环水养殖模式,减小环境影响。大力发展深远海集约化、智能化、工程化养殖,支持养殖工船、超大型深水网箱的建造,完善离岸深水养殖配套的种苗、饲料、冷链物流和智能化管理技术体系。
四是完善海水养殖经营体系。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经营,培育具有较大养殖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海水养殖企业,发展家庭渔场、专业合作社,鼓励养殖经营主体通过纵向一体化和横向联合组建经营联合体。健全海水养殖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现代渔业经营模式。
2.海洋捕捞
一是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继续推行减船转产政策,逐步降低近海捕捞能力。调整国家渔业补贴政策,一方面引导传统渔民退出捕捞生产,一方面鼓励渔业劳动力向离岸深水养殖、海洋牧场和远洋渔业转移。严格渔政管理执法,加强伏季休渔、禁渔区等管理制度,逐步推行捕捞配额制度。加强渔港建设,打造渔业物联网,实现对渔船、渔港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益和监管效率。
二是推动远洋渔业发展。加大对远洋渔业新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摸清重要渔业资源时空分布规律。支持远洋渔业新技术开发,对环境友好型捕捞、智能化资源勘探、远洋冷链物流加工和远洋渔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应用予以重点资助。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对沿线国家渔业政策的研究,制定针对性入渔策略,加大对过洋性渔业资源的开发。积极参与涉渔国际组织,在公海保护区建设、渔业资源开发保护等议题中发挥大国作用,提高我国在国际渔业资源开发中的话语权。培育远洋渔业企业,鼓励其扩大远洋渔业产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是重点加大磷虾渔业支持力度。将磷虾资源开发作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国家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磷虾资源调查船和现代化捕捞加工船建设,鼓励采用泵吸式新型捕捞技术,研发建造专业化船用冷藏加工设备,提高磷虾捕捞作业产能和产品深加工能力。积极参与南极周边海洋保护组织和国际谈判,争取在磷虾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并争取推动形成有利于我国的磷虾捕捞配额管理制度。
3.海洋牧场
一是推动海洋牧场加快发展。将海洋牧场作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蓝色粮仓”建设的重要内容。编制全国海洋牧场发展专项规划,加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力度。分类发展公益性和经营性海洋牧场,完善其主体功能,形成全国分布的海洋牧场体系。支持海洋牧场建设相关的人工鱼礁设计建造、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种苗繁育、生态增殖和采捕技术。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相关海洋监测和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对海洋牧场的动态监控和智能管理。
二是加大增殖放流力度。依托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采取企业投入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特点实施增殖放流,改善海洋牧场示范区及周边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加快渔业资源修复。国家应逐步加大增殖放流补贴力度,支持相关种苗繁育、放流和监测等工作。
三是依托海洋保护区建设海洋牧场。我国正在加大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力度。在突出海洋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主体功能基础上,在海洋公园、种质资源保护区等一些海洋特殊保护区,可以开展公益性海洋牧场建设,在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同时适度拓展海洋的食物生产功能,实现保障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统筹兼顾。
4.水产品加工流通
一是推进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以提高水产品价值为目标,结合水产品的自然属性与商品属性,发展相关冷链物流体系。以构建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为导向,支持各地冷库设施、批发市场及水产加工产业园建设。鼓励研发、销售和使用节能环保的高效冷藏运输车辆。推动冷链物流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构建车联网、箱联网、物联网系统,支持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信息中心,打造世界一流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二是促进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延伸水产品加工链条,由冻、盐、干等初级加工为主向海洋水产食品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拓展,在精深加工中增加水产品附加值。推动水产品加工业的园区化、规模化和自动化,打造集冷链物流和精深加工于一体的水产加工园区。依托物流与加工环节,推进海洋水产品可追溯信息系统建设,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提高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以规模化、链条化水产品加工模式为依托,提高水产品下脚料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开发鱼粉、鱼油、食品添加剂、原料药、风味食品和功能食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支持通过生物发酵等方式生产饲料用蛋白质的技术开发,降低海水养殖饲料对鱼粉的依赖。
“蓝色粮仓”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海洋水产品是保障国民营养和健康的重要食品,具有陆地粮食和动植物蛋白不可替代的独特营养价值。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海洋水产蛋白的需求不断增加,海洋水产品生产在国民食物供给体系中的重要性和粮食替代价值持续提升,将更加凸显“蓝色粮仓”建设的战略价值。
“蓝色粮仓”建设是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突破。近海、近岸海域水产品生产面临着资源、环境和市场等多重约束,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但深远海巨大的海洋水产品生产潜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蓝色粮仓”建设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出发,统筹考虑陆海食品的生产与供给,摆脱了“以渔论渔”的思维定势,把海洋渔业生产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不仅拓展了海洋渔业的发展空间,也为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蓝色粮仓”建设是陆海统筹理念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具体体现。只有从陆海统筹视角出发,充分发挥海洋水产品的粮食替代和独特营养健康功能,才能凸显海洋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战略中的比较优势,有效弥补陆地粮食生产的不足。因此,确立“蓝色粮仓”建设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的功能定位,统筹配置陆海食物生产与流通体系,最大限度地优化陆地和海洋两大食物生产系统的资源配置,才能有效地提升国家整体粮食安全保障。
经计算,通过大力开发南极磷虾资源、建设近海海洋牧场、开展离岸海水养殖,能够挖掘海洋食物增产潜力。通过加大“蓝色粮仓”建设力度,在兼顾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前提下,2035年有望实现海洋动物性食物供给净增加1800 万吨的总体目标,从而基本满足未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需要。
因此,应当加大“蓝色粮仓”建设力度,制定相应的促进和保障政策。一是参照陆地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针对养殖海域建立“蓝色基本农田”制度,像保护耕地一样加强对养殖海域的保护。二是围绕离岸海水养殖制定积极的财政扶持政策,设立离岸养殖重大科技专项,推动离岸养殖示范区建设,提升离岸海洋公共服务能力。三是围绕强化远洋渔业政策保障体系,全面增强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评估能力、远洋渔业高质量捕捞加工能力、国际市场评估和开拓能力、远洋渔业海外补给保障能力等。四是应加大“蓝色粮仓”制度建设,推动“蓝色粮仓”入法,创新“蓝色粮仓”管理体制,强化“蓝色粮仓”政策过程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