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业重构研究

2019-07-28 05:12
社会科学辑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分工长三角产业结构

邓 永 波

一、引言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地区间分工协作,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相似性过高一直是困扰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产业结构与地区分工的关系,缓解分权竞争体制下地区经济重复建设的矛盾,有助于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建立多层次发展的有机经济体。在分析产业分工协作与结构冲突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并充分利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全面研究。目前,对地区间产业发展的研究大多数聚焦于产业经济或区域经济理论,综合运用马克思分工协作理论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

在对产业结构冲突与分工相关问题的研究方面,学者们往往着眼于国内的一些典型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进行分析。一是单一利用西方经济学方法对产业分工进行分析。学者们通常采用产业同构指数、区位基尼系数等西方经济学方法,通过对长江经济带、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地区、珠三角等地区的产业分工进行测量,得出国内典型区域的产业分工冲突趋于收敛的结论,并解释了不同地区收敛的具体原因。二是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分工理论进行比较。如任保平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作了比较研究,他从分工的内在本质、分工的二重性、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关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研究分工问题以及劳动的地域分工五个方面对马克思分工理论做出概括。〔1〕三是把微观分工扩展到了社会分工。乔翔认为马克思和杨小凯都系统考察了分工在社会经济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比较符合实践性,并具有微观拓展性质;杨小凯的分工概念可以解释相同生产部门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也可以扩大到全社会范围内对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进行解释。这一扩大性的概念使得微观分工与社会分工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区别,使社会分工成为微观分工在全社会范围内扩大化的表现形式。〔2〕总体而言,当前对于产业结构和地区分工的研究,定量分析主要采用单一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则主要运用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进行比较研究,但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量化分析的研究较少,本文以马克思分工理论为指导,修正西方经济学产业分析方法,完成以“相似度”为基础的地区间分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量化研究。

二、马克思分工协作理论与产业相似系数调整

(一)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

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尤其是集大成者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基础上加以批判而发展形成的,有着极大的科学性并且在当代取得不断发展,其中很多思想精髓对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

1.协作可以引起生产资料节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马克思指出:“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3〕资本主义生产就是以协作作为起点的,“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佣人数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4〕。事实上协作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之中,“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这种节约,只是由于许多人在劳动过程中共同消费它们。即使许多人只是在空间上集合在一起,并不是协同劳动,这种生产资料也不同于单干的独立劳动者或小业主的分散的并且相对地说花费大的生产资料,而取得了社会劳动的条件或劳动的社会条件这种性质。一部分劳动资料甚至在劳动过程本身取得这种社会性质以前,就已经取得这种社会性质”〔5〕。无论是社会分工还是企业内的组织分工,专业化的分工与链条化的协作是相辅相成的。协作这种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取决于协作劳动的自然属性和技术属性,而并不取决于这种劳动的社会历史阶段性的属性。

2.分工协作可以创造一种新生产力即集体生产力

马克思研究社会分工是从工场手工业入手的,“单就劳动本身来说,可以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做一般的分工;把这些生产大类分为种和亚种,叫做特殊的分工;把工厂内部的分工,叫做个别的分工”〔6〕;“工场手工业分工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和结合,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7〕马克思深刻诠释了分工与协作这一对矛盾统一体的密切关系及重要作用。“正如协作发挥的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一样,协作本身表现为同单个的独立劳动者或小业主的生产过程相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有形式。”〔8〕虽然马克思是以特定阶级社会里特殊协作形式下的分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工场内部分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但是他还是在具体中抽象出了专业化分工的一般性特点,以及由协作的一般化性质所带来的分工的重要意义和显著优越性,并深刻揭示出了分工与协作相互促进、密切耦合的有机统一关系。

3.社会分工使产业部门及社会再生产得以扩大规模进行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分工时考察了两种类型的分工,即工厂内部分工和社会内部分工。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考察了作坊内部分工问题,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两种社会分工即社会内部分工和工厂内部分工问题,在《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论述了社会内部分工与工厂内部分工的区别。〔9〕“我们这里所指的分工,是整个社会内部的自发的和自由的分工,是表现为交换价值生产的分工,而不是工厂内部的分工,不是个别生产部门中劳动的分离和结合,而是社会的、似乎未经个人参与而产生的这些生产部门本身的分工。”〔10〕不过需要指出,马克思对于社会分工概念与分工概念是交替使用的。列宁指出:“就我的判断,马克思也有时讲 ‘社会分工’,有时只讲分工。”〔11〕在社会总生产中,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而这种协调与平衡正是通过社会分工实现的,社会分工本身由社会生产力决定,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并使社会各产业部门以及社会总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得以实现。

分工与协作作为生产方式,是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及的职业分工也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即教育、医疗等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内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马克思在形态中注重于区别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区别,包括脑体分工和城乡分工都属于社会分工。而且职业分工不仅存在于过去、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也依然存在。〔12〕历史的进程在不断前进的同时,分工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既是生产力有所发展的表现也是生产力发展不足的结果。“一个民族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为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13〕事实上,分工与协作产生的协调力而创造出的这种新的生产力——集体力,在不同社会生产关系下的协作,是具有不同性质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分工与协作,更获得了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无比强大的生命力。由分工与协作密切耦合而形成的协同所创造的新的生产力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对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模型的调整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①1979 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了结构相似系数,用该系数测定了各国的产业结构相似度,以此来衡量产业的同构程度。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S

ij

是i 区域和j 区域的结构相似系数,i 和j 是两个相比较的区域;X

ik

是i 区域k 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X

jk

是j 区域k 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S

ij

的值在0 和1 之间变动。如果其值为0,表示两个相比较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如果其值为1,说明两个地区间产业结构完全相同。也就是说,S

ij

的值越大,说明两个相比较地区间产业同构度愈大;反之,表明同构程度越低。是考察地区间产业结构相近状态的一种指标,引入这个指标是为完成以“相似度”为基础的地区间分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量化分析,该指标不直接反映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是否冲突,为了考察地区间产业结构冲突情况,需要对此模型进行适当调整。本文使用修正后的产业相似系数分析方法考察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情况以及区域间分工状况。为克服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不足,我们对该指标进行了修正加工,本文通过引入市场和效率两个变量来实现。供需对比情况无法直接测度到,但可以通过各类间接指标反映,比如产销率低、产能闲置、库存增加、利润下滑等。产销率描述了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被市场接受的情况,但不能体现出生产能力闲置状况,所以需要结合效率指标。〔14〕对于效率的衡量,可采用DEA 方法

DEA 方法即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是运筹学、管理科学与数理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是根据多项投入指标和多项产出指标,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型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DEA 方法及其模型自1978 年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 和W.W.Cooper 提出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及部门,并且在处理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方面,体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DEA 计算的效率只体现了相对有效性,因此,某些地区的区域分工问题也有可能被其较高的相对效率所掩盖。

,有效性指标其实就是实际生产能力和潜在生产能力之间的比值,有效性指标小于1,可能因为这些劳动力和资本没有得到全部使用,即存在生产能力闲置,当然也可能因为要素的使用效率低。将这两个指标用来调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使得新指标更准确地反映了区域间产业结构冲突程度,以衡量区域分工合理性。

修正后的指标公式如下:

其中,Cik=Dik*Sik

Dik表示i 地区k 行业相对于所有地区k 行业的DEA 有效性,Sik表示i 地区k 行业的产销率,Xik表示i 地区k 行业的产出占地区所有产出的比重。Rij即区域i 和区域j 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rij表示两个地区各个行业同时出现效率低和不被市场接受的情况,我们称之为产业同步弱质性。

该指标实际上是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基础上加入了新指标Cik,该指标的作用是识别那些效率低下且不被市场接受的行业。只有两个地区行业k都存在效率低下和市场接受程度低的情况,该行业才会被“挑选”出来,用于两个地区间的结构比较。两个地区中只要有一个地区的效率、市场接受程度都是100%,两个地区k 行业的XikXjk(1-Cik〕(1-Cjk〕就为 0,所以该指标体现了两个地区在相同行业都出现低效率和产能过剩的情况。从该指标的分解式可以看出,公式可分解为两个部分,Eij指标高可能由两个方面原因引起,即两个地区产业结构相似性Rij程度大,或者两个地区各个行业同时出现低效率及不被市场接受的情况比较严重,即产业呈现同步弱质性。Eij大表示i 和j 两个地区的产业分工不合理。

运用这个指标判断区域分工的合理性,使不同分工类型(包括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的地区可以进行比较,存在产业内部分工的区域就不会因为行业划分过大而出现同构问题,因为即便两个地区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如果地区各行业生产效率较高且市场表现良好,即C 为1,则区域分工合理性指标就为零。类似地,有效集聚的地区也会因为其高效率和良好的市场表现而显示出区域分工合理性指标为0。

三、地区产业冲突问题

根据调整后的地区间产业结构冲突指标可以计算出,2004 年至2017 年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以及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冲突情况,数据结果详见表1—表3。

数据显示,2004 年和2017 年长三角地区内部各省市间平均产业结构相似性最高(Rij最高),京津冀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小。但是东北地区内部各省市间产业同步弱质性最强(rij最高),京津冀地区次之,长三角地区最低。最后导致区域间产业结构冲突性指标(Eij〕东北地区最高,京津冀地区次之,长三角地区最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冲突性之所以最弱,是因为在该区域内同类产业集聚是有效率的,而且市场接受程度较高。

从2004—2017 年间的变动情况来看,东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分工情况在恶化,但是两个地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同。东北地区是因为地区间同步弱质性加强而导致的(其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下降的),而长三角地区则是由于同步弱质性加强和结构相似性上升造成的。与这两个地区相反,京津冀地区产业分工合理性上升了,主要原因是地区间同步弱质性下降了(其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上升的)。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中体现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长三角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主要问题都是地区同步弱质性增强(虽然长三角地区还是远低于另外两个地区),而京津冀地区的主要问题则是产业结构相似性上升。

表1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冲突情况(38 个行业)

表2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冲突情况(38 个行业)

表3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冲突情况(38 个行业)

考虑到采掘业和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供应业受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突出,地区间分工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所以本文特别关注制造业(29 个行业〕的区域分工状况。

与工业整体情况类似,2004 年制造业区域分工合理性从高到低依次是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和东北地区,但2017 年制造业区域分工合理性从高到低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相比产业结构相似性低、地区同步弱质性强。各地区主要问题如下: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性太高(三地区中最高)、东北地区地区同步弱质性太强、京津冀地区是二者都需要改善。长三角各地区工业结构配置冲突性是三个地区中最弱的,但是制造业结构配置冲突性问题就相对突出了,主要原因就在于长三角各地区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相似性太高。

从动态来看,2004—2017 年间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分工合理性在恶化,而京津冀地区和东北地区在改善。另外,东北地区无论是产业结构相似性还是同步弱质性都有所改善、京津冀地区则是同步弱质性有所改善,而产业结构相似性问题还恶化了,长三角地区则是同步弱质性和产业结构相似性问题都有所恶化。

表4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冲突情况(29 个行业)

表5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冲突情况(29 个行业)

表6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冲突情况(29 个行业)

从全国范围内可以看出,新疆、青海、黑龙江一直问题比较严重。而辽宁、山东和甘肃情况有所改善。产业结构冲突最强的地区区域内成员的冲突指标变动比较小,而冲突次强地区区域内成员的冲突指标变动相对较大。另外可以计算出每个行业中哪两个地区间的冲突最大,即该行业占两地工业增加值比重越大,且当地该行业效率和市场表现越差,冲突就越明显。具体结果见表7。

表7 工业各行业区域产业结构冲突地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年,第423-429 页,表格资料由上述数据计算整理得出。

四、分工协作理论下的启示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下分工协作理论对产业经济的协调运行提出了新要求。在马克思那里,协作是以“共用生产资料”的“节约”为前提的,这适用于分析与现代产业中的产业关联的“产业集群”现象,存在关联关系的不同产业之间或者同类产业集聚在同一地区,会形成这样的效果。分工则是以“专业化”为前提的,应用于分析部门间的分工关系。至于地区间的分工,则要更复杂一些。在地区内部,同类产业的集聚,体现的是同类企业的协作和关联企业之间的分工;在地区之间,体现的是区域间的分工。以“相似度”为基础的地区间分工的分析,需要更多地借助分工原理。因此,为解决当前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根据马克思分工原理,要求经济发展更加注重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互相协调以及两大部类各生产部门之间动态均衡,避免结构失衡和资源错配;更加注重区域产业结构的有效衔接和分工协作的密切耦合,避免“单打独斗”和“机械重复”;更加注重产业内各子产业体系的合理配比和有效衔接,避免“顾此失彼”和“各自为政”。突破行政区的固有藩篱,以跨行政区的产业区间的密切合作作为地区协调发展的主旋律,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协同不断向纵深发展。通过上一节的分析,结合马克思主义分工协作理论,可得出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一般性原则,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提供参考,同时我们也能直观看出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异同,在制定调控政策时应注意这些差异,使政策更具有针对性。

(一〕注重产业分工,避免过度相似

减少产业结构的冲突性必须从差异和效率两个方面入手。产业结构差异性有助于从源头上防止产业结构冲突的产生。即便是在一个大的行业类别中,区域间也可以进行更细类别的分工,实现相邻区域内的协作,使该大行业得以在这些地区实现有效集聚,从而最终提升各地区的行业生产效率。今后,各地区应在中国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专业化分工的同时,要注重体制机制改革的配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降低产业同构,实现区域定位合理化,以分工促协调,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二〕注重分工协作与市场效率的结合

各个经济区产业结构冲突的形成原因各有侧重,所以应该根据各自的产业结构冲突主要特征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互补性较强,所以要注重提高产业素质,利用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制度创新提高效率,而且要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产品供给,提高产品的产销率。长三角地区虽然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比较大,但是因为其效率和市场表现都还不错,所以在目前情况下产业冲突性问题不是非常明显,但从长远来看,有必要强化三省市的特色产业优势。京津冀地区一方面要注重提升产业素质,提高市场效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提高产业结构差异性,降低产业相似系数。

(三〕注重地区协同整体利益,避免各自为政

与京津冀地区及东部城市群相比,产业结构冲突性最强的地区是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虽然产业结构差异性最大,但是因为产业效率低下和市场实现情况不理想,所以产业冲突压力很大。西部的压力除了其内部产业结构冲突外,和中部地区的冲突也十分明显。因此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要立足西部省内的分工,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和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同时,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也要在西部地区寻求潜在契合点,以实现互助双赢,要以地区经济分工协作推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将区域协调发展目标落实到产业层面,以区域产业结构协调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以产业的空间转移带动资本、技术的流动,实现地区间的辐射和带动,以促进相对落后地区发展。利用产业空间有序转移和区域间分工逐步优化等积极力量,缩小地区差距。

猜你喜欢
分工长三角产业结构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