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帅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金融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8)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型业态产生,行业之间融合加快,行业发展随着各种监管政策的出现愈加规范,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挑战,同时也给整个金融行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需要大量相关专业人才,单纯的金融行业或互联网行业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跨专业需求。基于此,自从国家允许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后,一些高职院校开始依托专业优势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培养既懂技术又精通产品开发与运营的应用型复合型互联网金融人才。
根据国家制定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其他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规划》中提出,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金融人才素质”,将金融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以及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上升至国家层面。陆岷峰指出,互联网金融人才供给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行业发展存在巨大人才缺口。[1]黄勋敬等站在商业银行所需互联网金融人才的角度指出,其所需人才应该是综合型技能人才,应具备互联网思维、跨界思维等新的思维模式。[2]李东荣则认为,整体而言我国的金融人才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距离,国内的金融人才状况也有与国内金融行业发展不匹配的情况。[3]李姣以某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为例,利用AHP进行分析,发现提高实践课程比例、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等方式能够提升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质量。[4]
就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状况来看,互联网金融人才存在巨大缺口是必然的,而培养什么样的互联网金融人才才能更适应整个行业的需求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需求极大。国内各高校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的仅有上百所,且其中大部分院校的首批学生尚未毕业,使得人才需求情况更加突出。目前,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岗位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产品技术研发人员。他们应具备互联网金融平台设计与开发能力,能够掌握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处理的知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设计互联
网金融运营活动的能力。相应岗位有传统金融机构及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用户运营岗、技术运维岗、产品经理岗等。第二类人才是专业的项目端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专业的金融知识,具备金融行业特有的诚信、保密、认真、细致、进取等职业素质,熟悉金融学、企业管理、经济学、会计学方面的知识,掌握互联网金融营销的知识和方法。第三类是市场推广等综合型人才。这类人才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以及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理解企业战略,适应企业文化,熟悉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方法。
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无论是传统的金融机构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态,都需要大量的既有金融专业基础又具备一定互联网技能和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P2P网贷平台负责人“跑路”成风,互联网金融诈骗案数量激增,这与从业人员职业观念淡薄、专业知识匮乏、广大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缺乏互联网金融基础知识有极大关系。提升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刻不容缓。
许多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的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办学经验,根据互联网金融专业所涵盖的业务岗位群,首先对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互联网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比如根据“P+M”模式对互联网金融课程设置进行构建,其中的“P”指“Platform”,包括职业能力培养、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三个平台;“M”指“Module”,包括综合素质、人文素质、综合实践、创新创业、职业能力等模块。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创新创业模块渗透于其他模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授课。目前,大多数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的院校以边讲授边实训的方式构建工学交替课程体系。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如图1所示。
图1 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架构
为了满足互联网金融行业需求,在核心课程设置方面,互联网金融专业可以结合原有的金融或计算机相关专业优势,开设“互联网金融基础”“网贷与众筹”“互联网银行”“互联网征信技术与实务”“互联网金融平台规划与设计”“MySQL”“互联网金融营销”“互联网金融产品运营”等专业核心课程。
“互联网金融基础”的设课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技术创新平台的新兴网络金融业态,掌握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特点及监管等基础知识,利用互联网开展金融产品营销、第三方平台及金融产品方案设计。“互联网征信技术与实务”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互联网征信的相关技术,使学生学会如何采集个人或企业在互联网交易或使用互联网服务中留下的行为数据,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息评估。“互联网金融平台规划与设计”针对基于B/S结构动态网站开发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采用项目贯穿式教学,引导学生认知当今企业及行业环境,了解Web系统开发流程,培养学生运用JSP技术进行Web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为获取初、高级程序员证书奠定基础。“互联网银行”通过对互联网银行相关领域的知识介绍,培养学生对互联网银行各种业务及产品的认知,培养学生相应的动手操作能力。它属于信息技术与金融领域的交叉型理论课程,同时穿插一定量的操作性实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金融基础知识以及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学习基础。这些专业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能够适应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需求。[5]
在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始终以培养职业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导向,加强学校与政府、与行业、与企业的融合,构建多种多样的合作培养机制,做好宽口径就业准备,通过校内校外实习实训、证书考取、订单班培养等方式实现灵活性人才培养。此外,要在工学交替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检索资料。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高职院校应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优化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互联网人才的巨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