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路径的探索:基于“互联网+”思维理念

2019-07-26 01:10赵纯基
艺术评鉴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互联网+互联网

赵纯基

摘要:随着非遗舞蹈传承、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地各专业领域探索多角度的发展与“再利用”通道。教育作为文化传播、传承的主要途径,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媒介,必然承担着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责任。本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非遗舞蹈在教育领域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展开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非遗舞蹈传承   “互联网+”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2-0067-03

非遗舞蹈作为一种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与意识的物化形态,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其传承人是这一文化载体的“活化石”,与舞蹈形态客体共同承载着华夏民族精神与文化精髓。自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各地积极响应贯彻,各地教育部门也将此落实到不同层级校园工作之中,认真执行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政策精神。随着非遗舞蹈传承、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地各专业领域探索多角度的发展与“再利用”通道。教育作为文化传播、传承的主要途径,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媒介,必然承担着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责任。本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非遗舞蹈在教育领域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展开探索与思考。

一、明晰研究现状,把握实践方向

自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来,各學科专业领域、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理念相结合进行跨界实践与研究,并将其推向了高峰,全面推进了我国创新型生态结构的转变。然而,对于2013年晋升为一级学科的音乐与舞蹈学而言,与其他姊妹学科相比较,理论体系的整体建构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由此,该新兴领域的相关研究与实践也屈指可数。在中国知网(CNKI)平台,以“互联网+”非遗、“互联网+”舞蹈为主题,对2000-2018年的相关文献展开检索,分别获取到前者30篇,后者20篇的数据结果,其中排除弱相同性及一些弱相关的论文样本,笔者对两个主题下的研究做了归纳性的梳理,呈现出两个维度的现象:一方面,互联网平台舞蹈教育样式繁多,但尚无“非遗”舞蹈的专门性课程。根据深入调研,许多舞蹈领域的互联网站主要是整合并传播各类舞蹈相关信息,推广各种舞蹈活动,以及通过舞蹈论坛、舞蹈视频、在线直播课等方式进行舞蹈教学。在舞蹈教育范围内,尚未有运用互联网+技术针对“非遗”舞蹈教育进行全方位立体多元课程、教学的研究,更没有形成该层面下的系统化、数据化的分析与研究。另一方面,研究成果“散”状存在,缺少统整性、体系性研究。关于“非遗”舞蹈在学校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基本的体系、范式或理论,主要从必要性、美育或素质教育的作用展开一些随机性经验描述,研究成果呈现出“散”的状态。

二、新型教育生态,打造拓展空间

将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视野贯穿始终,全面呼应“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倡导理念,旨在通过运用互联网平台与技术,推动“非遗”舞蹈的教育的创新发展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传承、保护、发展与传播。

教学资源是教学的重要保障与基石,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及首要任务。对“互联网+‘非遗舞蹈教育模式”的解读与内容建构研究中涉猎问题所形成的系统性分析,不仅可以引导舞蹈教育者在实践中拓宽“非遗”舞蹈传承的教育教学思路,也探索了创新性“非遗”舞蹈传承、保护与发展的实践方法,发挥了“互联网+”的无边界性、无限量性、自主选择性、突出目标性的特征,有效实现了非遗舞蹈传承的个性化发展。同时,打破“非遗”课程与教学,因传统地域、师资差别导致的缺少优质教育资源及与传承人互通的鸿沟,使人们随时随地随事都可以获取“非遗”文化,建构“非遗”传统舞蹈教育资源平等共享的平台。

三、基于教育模式的“互联网+”“非遗”舞蹈传承新路径

(一)“互联网+”非遗舞蹈课程模式

在课程模式研究中,注重从传统的面对面、重视知识传递、知识呈现的讲授型课程,转向对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吸收、多维关照的多模式课程。“互联网+非遗舞蹈课程模式”立足于web4.0时代下的云计算、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在课程模式与设计中将突出“互联网+”的“开放生态”“尊重人性”“平等互利”的特征,探索性的研发出有利于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偏远村里的“活态”艺术载体零距离接触,从而实现基于非遗舞蹈传承的录课、实时在线、线上线下互动等创新型课程模式的资源体系建构。

(二)“互联网+”非遗舞蹈教学模式

剖析“非遗”舞蹈常态物理空间教学形态,呈现出的动态特征为:1.从自然原生态的祭祀或娱神形态转变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兼育人功能;2.从纯粹地域民俗文化到与多元教育场域空间交互共融生成等动态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将“非遗”舞蹈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所影射出的“思想观念、文化价值、美育功能”“教育场域、教育观念”等关键因子进行提取,借鉴“互联网+”的理念,围绕“教师、学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相关要素,做横向交错式搭构,形成“三线多维”的研发逻辑与互联实践,发挥“互联网+”思维创新性、重构性、人本性特征,设计出场域性、应用性的教学与传承模式。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也可推进教学综合素养、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效落实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与保护。

(三)“互联网+”非遗舞蹈评价模式

在“互联网+”“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中,除了网络课程体系获取输出质量的监控以外,更重要的是网络教学质量的保证、学习成效与传承效应的体现,因此,深入建构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性考评方法,围绕计划性评价、即时行评价、成效性评价、个性化评价等评价模式,实现“互联网+”非遗传承、保护与发展于学校平台实践的有效信息反馈。

四、“互联网+”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一)传承“活态”文化,建构非遗传统舞蹈的文化自觉

“互联网+”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与学校平台的路径探索,拓宽了优秀文化传承的实践通道,可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实时在线的课程或讨论,延展传承人与学校常态课堂学生互动交流的效应,以点带面形成文化传承的辐射范围。如:论坛中,主办单位常常会设置传承人“工作坊”环节,假设该环节可以通过实时在线技术,让国内外相关学习者、研究者感受到同时间异空间的虚拟现场氛围,使更多不能直接走进田野采风调研,亦或不能亲临现场感受传承人原滋原味舞蹈形态与身体表达的研究者、学习者等,带进虚拟的衍生物理生态环境,使其跨越时空,感受传承人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活态”文化。舞蹈作为一种身体语言艺术,应注重传承人身上所具有的生命性文化表达。由此,基于该平台的实践,亦实现了传承人请进课堂的美育传承的辐射效应性,以“互联网+”拓展课堂、教学等形式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与学习传统套路、典型舞蹈形态与动律,不仅直接接收传统文化精神于老艺人身上的那份自然而真挚流露与体现,而且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直接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的路径。

(二)整合生态资源, 坚守非遗传统舞蹈的文化自信

“互联网+”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路径的探索,在探索与建构的过程中,可有效践行校际间、校企间、区域间“共同体”与协同发展。不仅对现有区域优秀传統舞蹈文化资源的系统梳理与有效整合,包括传承人资源、原生舞蹈形态资源、校外合作平台资源及校外领域专家资源等数据库的统整性建设,同时也为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者提供可参考性依据,以此,实现非遗传统舞蹈文化的自信。

五、结语

文化传承最有效的方式为教育,“互联网+”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力图借助现代技术在学校教育阶段,通过有效的非遗舞蹈教学实践,使学生在非遗舞蹈学习、体验、表达的认知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民族文化的自觉性,进而发生自觉参与到非遗文化保护与知识传播,培育青少年对本民族、本土文化的情感。在感受“文化基因和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的同时,实现美育教育,实现民族文化复兴、民族文化自信与民族文化发展。本质上,也是践行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的要求。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互联网+互联网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