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慧智 林建平 李峥嵘 王辉 赵炯
[摘 要] 目前国内诸多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探索,然而导师制的实施成效困扰着许多实施学校。通过调研国内外高校导师制的开展情况,分析比较国内外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方法和成效,发现国内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瓶颈是导与被导之间的动力机制问题,即调动本科生“求导”的主观能动性与导师“指导”的积极意愿是打破这一瓶颈问题的关键;并以同济大学莱茵书院本科生导师制为平台,设计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方法和框架。针对这一实施方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方案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工科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本科生导师制;关键问题;实施方法与框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177-05
本科生导师制以实现因材施教和本科生个性化培养为目的,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科研、生活及心理疏导,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当下,为探索本科生因材施教的有效模式,诸多高校探索并试点了本科生导师制(以下簡称本导制),实际反馈信息表明,多数院校或专业的本科生导师制没有达到预期成效甚至收效甚微,从而制约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推广和发展。
本文首先调研了国内外本导制的实施目的和发展历程,随后结合实施目的、功能定位以及发展瓶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归纳出影响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成效的关键问题是学生“求导”和导师“指导”之间的动力机制,而切实可行的目标定位和实施方法是激发“求导”和“指导”积极性的关键。在分析了同济大学莱茵书院导师制的实施目的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后,设计了导师制的实施方案,构建实施框架,并对此方案进行了样本试验,获得了很多有益的结果。
一、国内外本科生导师制的调研
(一)国外三所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本课题研究人员首先从本科生导师制的发源地英国的两所大学为起点,再以美国哈佛大学为另一研究比较对象,从实施目的、功能、开展形式和发展瓶颈四方面对国外高校本科生导师制进行调研。
1.三所高校本导制实施目的
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均以启发学生思维、挖掘潜能、激发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辨力为目的。哈佛大学的导师制旨在帮助学生选课,并做出合理的专业选择。
2.功能定位和开展形式
剑桥和牛津这两所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功能定位均为学术研究型导师,即导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学术分析、写作和辩论。其活动内容也以定期例会为主,开展论文或观点解读分析和探讨,并鼓励师生间的观点碰撞以实现教学相长[1]。哈佛大学的导师制更多以咨询导师制为主要形式,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课程和专业选择[2]。
3.问题和发展瓶颈
剑桥大学在实施本导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经费问题。科研导师制需要更多适合本科生的项目和财政支持,近年来,英国的财政危机也影响了导师制的实施效果[3]。牛津大学的导师制是结合其书院制体系开展的,以方便学生随时找到导师,而这种形式,在国内很难效仿。哈佛大学采用的是咨询导师制,其可操作性强,但在实施成效方面似乎没有前两所学校突出。
(二)国内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调研
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条件与国外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国内高校师生比远远低于国外,这为导师制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如何设计有针对性的导师制实施方法成为困扰国内高校本科生导师制践行者的难题[4]。
课题组成员通过调研发现,按功能定位,国内导师制可分为咨询导师制(践行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大部分实施本导制的高校)、科研导师制(践行院系有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和咨询科研结合导师制((践行院系如同济大学物理学院),对这三种不同方式的导师制调研结果如下:
咨询导师制的实施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业、生活和思想等全方位的辅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在后期帮助学生做好学业、职业规划,实现因材施教。开展形式有定期讲座、定期面谈等。目前,国内实施咨询导师制院校遇到的共性问题主要有师生交流次数和内容不能符合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求,导师制的工作内容过于笼统,双方投入的时间和积极性都不够[5-6]。
科研导师制的高校或专业以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在研项目,或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带有科研性质的任务。科研导师制的实施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但是其开展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在于低年级学生学业压力过大而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同时受到师生比的限制,受众面较小。
咨询科研结合导师制整合了两种导师制的优势,现行比较常用的做法是自学生进入大学起,导师充当了咨询导师的角色,通过面谈和一对一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课业指导。自大二起,导师带领学生进行各种创新或实践活动,或让学生参与到在研课题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本科生的科研水平。目前,实施这种模式的院校遇到的问题是:师生沟通的时间不够,而且双方沟通的机制似乎不够流畅,使咨询导师制的效果没有在科研导师制阶段得以体现,致使最终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二、导师制的实施目标
第一阶段的调研结果显示:国内诸多实施本导制的院校或专业在人才培养的成效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有较大的收获。鉴于此,在思考什么是适合国内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开展模式时,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学生和企业的诉求是什么,且如何根据这些诉求确定本导制的实施目的。
项目组对同济大学大一、大二和大三在校学生和相关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需求情况反馈,汇总结论如下。
学生需求:本科低年级学生希望更多地了解本专业应用领域;而大二下至大三的学生在接触了更多的专业知识之后,希望通过导师的指导实现自己的一些创意理念,并渴望在此过程中获得更多课本外的知识和能力。
企业需求: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国内高校工科毕业生初入职场中存在以下共性问题:(1)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2)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不强;(3)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不足。
结合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分析,从长远来看,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满足今后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的主要培养方向。而这些能力的获得,通过单纯的学业指导很难实现,需要一个有效的实施载体使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获得。基于这种考虑,并结合此前归纳的几种导师制的优缺点,课题组得出了本科生分阶段导师制的实施目标。
低年级本导制阶段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引导专业入门和初步了解学术与专业研究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为后期高年级的能力训练做好铺垫。
高年级本导制实施目标:以项目与科研为平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以主动思考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問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提升专业前瞻性。
三、影响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明确了导师制的实施目标之后,课题组下一步需要解决的是打破之前导师制的发展瓶颈,因此需要明确制约本导制发展的核心因素。课题组成员以同济大学第十三创新试验区——莱茵书院学生和导师为主要访谈对象,从学生和导师的角度深入分析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瓶颈和关键因素。
莱茵书院导师制的开展形式为:导师与学生每两周见面一次,学生将两周内学业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与导师交流,导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给出指导意见。因此,在课题调查之前,莱茵书院的导师制以咨询导师为主。
课题组成员对莱茵书院经历过导师制培养的230名学生、40位导师进行了先后两次深入交流,第一次以导师制的实际作用为调查主题(得到的反馈结果见表1)。
基于表1的结果,课题组成员又与认为帮助不大和认为没有作用的学生以及全体导师进行了第二次深入沟通,了解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切实问题(汇总数据见表2)。
根据表1和表2的信息,可以看到:新生刚进入大一时,对大学生活和学习处于迷茫阶段,学生对本导制的需求以“引导”和“建议”为主,因此导师制的发展问题集中在双方是否能找到共同定期见面的时间和沟通的问题上。而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单一的学业或生活咨询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一阶段导师制实施的瓶颈就在于咨询导师模式无法满足高年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需求,加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弱,指导难度大,因此,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使双方能开展长期有效的针对性交流、培养和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因此,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不管采用何种定位的本导制,部分主要的内因和外因影响了导师制的实施。主要内因有:(1)一年级学生进入高校后仍然沿袭了高中时“被动学习”的状态,主动性不强(主因);部分学生进入大二后表现懒散,被导意愿不强烈。(2)导师对指导本科生的兴趣不大(主因)。主要外因有:(1)导师科研任务繁重,而工科学生的课业繁重,因此无暇参与导师制的实施(主因)。(2)没有明确的导师功能定位,使导师制的开展随意性很大,引导和被引导双方都没有着陆点(主因)。(3)学院/学校对导师制的目标不明确,欠缺切实可行的导师制管理、激励和考评制度。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制约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导与被导之间关系的动力机制问题,即调动本科生“求导”的主观能动性与导师“指导”的积极意愿是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关键。这一动力机制所包含的主要要素是:明确的导师制的实施方案、内容、目标定位以及考核管理机制。
四、导师制的实施方案设计
结合导师制的实施目标和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同济大学莱茵书院将导师制功能分为两阶段:前1.5年为第一阶段,以咨询导师为主,在这一阶段,导师通过简单课题研究指导引导学生专业入门,对本专业产生基本的兴趣,并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也为下一步的科研导师制做好铺垫。后2.5~3.5年为第二阶段(部分专业学习时间为五年),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有效的实施载体,而科研和学生创新正是这样一种载体,因此在引导学生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在研项目中,无形中增加了导师的指导时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寻找创新实践的灵感。同时,这种“有内容可导的形式”也提升了导师的指导主动性。
在这个实施方法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导师“时间和精力不够”的问题。图1为针对这一问题,本项目组设计的指导架构。这一架构的创新点在于:将4~5位导师组成一个团队,以导师组为形式开展指导工作;同时,导师的研究生参与到导师制的实施团队中,做一些简单的指导工作。从导师团队、研究生团队、高年级本科生到低年级本科生实施自上而下的指导方式,即导师以在研项目或学生创新项目为载体,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而导师的研究生进行一些辅助性的指导工作。
导师团队有效解决了导师时间有限的问题,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团队中的互动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缓解了导师的指导压力。为了保证学生的思维得到足够的启发,导师需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沟通交流的渠道。定期例会制和微信群是有效的导师工作组沟通方式,让导师组内的每一个学生围绕研究课题或学科前沿,进行问题探讨和最新知识点学习,并在此过程中激发新的想法,学习他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习最新的理念。导师如果没有时间参加例会,可以在微信等网络空间参与交流并适时点拨、启发学生思考。
最终,形成了导师制实施框架见图1。
1.大一
主要目的:引入专业概念,培养学习兴趣,初步学习科学报告的写作。
实施形式:导师讲座、企业参观、资料查阅。
主要内容:(1)导师讲座和企业参观都可以围绕专业的基本应用领域,深入浅出地解答学生关于自身专业的各种困惑。(2)根据导师的讲座和企业参观,导师布置资料查阅或简单的研究问题报告,并通过导师组内导师、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指导,培養学生科学报告或文献综述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思路。(3)构建交流平台,制定定期例会制度。
2.大二
主要目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训练。
实施形式:课程学习、实验室或项目组内学习。
主要内容:(1)导师教授专业课程,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积累。(2)学生参加导师项目组或实验室例会,部分学生在项目组中做辅助工作,学习并观察高年级学生和导师研究生如何研究项目并参与其中的工作。(3)通过项目例会,学习师长解决问题的思路。
3.大三至毕业
主要目的:各种能力培养和思维主动性提升。
实施形式:项目参与、创新实践、竞赛和毕业设计。
主要内容:(1)学生在导师的项目组承担简单的研究工作,在导师和研究生的指导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训练科学的思维模式,通过思考并锻炼自学能力。(2)学生如有创新创意,可借助实验室或实践基地实现,导师在此过程的指导中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3)学生参加设计类竞赛活动,提升自学能力和实践技能。(4)学生在以上活动中,通过定期例会制,提出困惑并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5)毕业设计的课题可来自于学生参与的项目或创新活动。
五、样本选取与方案试验
(一)样本选取
确定了导师制的基本实施框架后,项目组以同济大学莱茵书院的导师制为平台,选取试验样本对上述方案和实施框架进行试验。
由于莱茵书院有两个导师组已具备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条件,我们的样本选取也来自于这两个组,样本的学情介绍如下:
样本总体情况:学生均来源于工科专业。学生的课业从难度、深度和课程量上对接了德国同类本科高课业量和课业难度;作为未来的工程师,学生要有思维逻辑的缜密性、行事和解决问题的独立性、时刻保持技术的前瞻性;同时学生需要学会自我学习以应对繁重的课业和即将到来的德国留学。此外,样本的师生比均小于1∶10。
A组样本导师2人。大三学生7人:学业成绩优秀,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对专业创新思维活跃,勇于尝试。大二学生8人:大二学生处于专业选择的迷茫阶段,又有一些创想有待实践。大一学生10人:大一学生还未接触专业,对专业的应用领域比较迷茫。
B组样本导师4人。大三学生20人:积极参加各类项目实践活动,即将开始简单的项目实训。大二学生10人:基础课扎实,对专业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但专业知识匮乏。大一学生12人:未接触专业,急于了解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发展动向。
(二)导师A组实施方案
A组的导师来源于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械电子和建筑环境4个专业,导师结合机械和建筑环境两个专业特点,从基础知识点切入进行导师制方案试验,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交叉学科厚基础的培养目标。
(三)导师B组实施方案
B组导师有留德背景,与德国高校的科研合作较多,导师以德国工业4.0为切入点,在平常的教学及互动活动中注重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科研思维的缜密性。
(四)实施成效和优缺点比较
根据三年的样本试验,对A组和B组的实施成效分析见表3。
(五)优缺点分析与思考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实践情况,为以后本科生导师制的开展提供参考,将两个组的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见表4)。
根据表4的优缺点比较可以看出,在本导制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和主动思考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对该实施模式的思考如下:
1.尽管本文提出的导师制模式能有效缓解导师时间不够的问题,但其顺利实施仍需花费导师和研究生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需要学生不断地跟随导师在项目进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实践能力。对课业比较重的专业,这种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时间安排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本方案的样本试验时间为两年半,对样本中的单个个体实施导师制前后纵向的发展能力缺少切实的分析数据。因此本项目组成员将会继续跟踪两组导师制的实施进度,并对多个样本进行纵向深入分析。
六、结论
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导师制的功能定位和实施成效,分析了影响国内外导师制发展的主、次因素,并借助同济大学莱茵书院导师制平台深入求证分析,得出影响本科生导师制有效性的关键问题是“指导”和“求导”之间的动力机制。随后项目组针对激发本科生导师制动力机制的关键要素——导师制目标定位和实施框架开展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本文提供的导师制实施框架能有效提升学生和导师双方的参与热情,并提供了一个双方可长期实施的方案,使本科生的学习、科研、实践和思维等能力得到切实提高。但是,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考虑学生课业压力,如何将专业课程的理论有效地融入科研项目中,以导促学,减缓学生时间不够的压力也是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参考文献:
[1]朱剑.经济危机背景下的牛津大学导师制:何去何从[J].比较教育研究,2013(1):32-36.
[2]唐汉琦.传统与变革: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牛津导师制[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12(4):39-43.
[3]魏志荣.本科生导师制:历史、现状与未来[J].山东高等教育,2015(10):62-67.
[4]李小敏.中外本科生导师制对比分析[J].科技文汇,2017(2):137-138.
[5]罗慧明.地方性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目标定位与实施平台[J].赣南师范学院院报,2009,30(5):80-82.
[6]吴彩燕.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学报,2016(10):58-62.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