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2019-07-25 08:04钟璟名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语言数学教师

钟璟名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学科,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之外,更多的是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一、存在问题

从一年级开始,教材中就出现了“你能提出一个其他的数学问题吗?”要求学生利用已知的条件信息,结合自己的想法提出一个问题。虽说这个问题给学生思维留了很多的发散空间,但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知识基础有限,因此他们提出的问题通常是顺着上述已有问题模仿产生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于学生提问要求逐渐提高,不能靠单纯模仿提出问题,需要学生带着思考提问,学生要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五年级的期末考查试题

上述题中,考查的就是学生的提问能力。但在批阅时却发现,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很厉害,有很多无效性的提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理解出题意图。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出现“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这样一句笼统的话语。因此,当出现“简单问题”“挑战性问题”这两个词语时,学生一下子无所适从,何为“简单问题”?何为“挑战性”问题?

“简单问题”的出题意图为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挑战性问题”的出题意图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由于学生较少接触此类提问法,以致他们不知如何提问。“简单问题”中出现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也是可以的。但是一步计算出现在“挑战性问题”中则是不妥当的。

2.语言表述不严密。

主要表现在“挑战性问题”中,有不少学生这样表述“他们什么时候相遇?”“10分钟后他们相距多少米?”这些问题都是具有多种可能情况的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讨论,两人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还是其中一人先出发,先出发多久?还是……正是因为表述的不严密导致提问无效。

3.举例数字欠验证。

主要是指学生在提问时没有顾及到题目中条件的限制,只是自己随便举出一些数字,但其是否可行却没有经过合理的验证,不符合实际的存在。如“他们跑步12小时后,两人相距多少距离?”按照实际情况,不可能存在连续跑步12小时的情况,因此这也是无效问题。

二、原因分析

1.教师不够重视。

教师意识到了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落实不够到位。在低段时,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有限,学生的问题多样性比较难体现。同时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进行思考,挖掘更深层次的提问。

2.语言训练不到位。

数学的严密逻辑性决定着语言的严谨性,具有专业性,话语的表述需要简洁、明了、清晰。小学生处于语言的发展时期,对于专业的语言他们很难表述清晰。教师在上课时,当面对学生表述不清的时候,通常会帮助他们把未表达清楚的语言补充完整,但却没有让学生在之后再尝试完整地表述。久而久之,学生没有完整表述的习惯,导致在要求自行表述的时候会出现语言不严谨、逻辑不通顺的情况。

3.反思意识淡薄。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各种事物处于懵懂期,对生活中的认知还不够完善。因此,他们对于数字举例的真实性和可行性的判断能力比较弱。他们通常会根据平时所接触的题型或者是自己的经验举例数字,却没有验证其合理性。

三、几点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2011)》要求学生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中要求学生解决问题为主,引导学生跟着已有的问题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现代教育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为“一个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从低段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逐渐提高有效提问的能力。

1.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思考中去,可以消除学生的害羞、恐惧、不自信的心理。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与完善的阶段,他们对语言表达有种想要表达而不能表达清楚的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需要接受他们这种表达不清楚的现象,而不是直接否定他们。在学生原本不清晰的表达基础上进行引导、鼓励,帮助其补充完整,引导其将不完整的或者是错误的部分进行改正。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倾听,找出学生表达不完善或者不正确的地方,利用集体的力量纠正错误的地方,达到共赢的效果。

在学生愿意表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与疑问,消除学生害怕、紧张的心理,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将课堂教学中的某一环节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转变成一种学生问、学生答的形式。这样的方式利于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是提出自己的问题,特别对于内向或者是基础较弱的学生,给他们一个表达的机会,使其有获得感。

此外,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精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启发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创设条件,让学生乐于提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条件,营造质疑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从而提出问题。

如,上述考查中,学生出现了“他们10分钟后相距多少米?”这样的提问。在之后的题目讲解分析时,教师可以此为资源,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进行自行解答。由于此问题目标指向性不明确,学生会出现多种解答,甚至在解答之前就有学生提出疑问:这个10分钟之后相距的距离是在什么状态下形成的?是同向而行?还是相向而行?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和疑问,让他们评判这样的提问是否合理?怎样改进?在今后的提问中,你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来自于学生,现在又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不仅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是让学生明白提问的严谨性,促使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完善。

3.多方鼓励,让学生勤于提问。

学生的提问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使学生的提问变得有效,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形成。

要让学生习惯于提问,勤于提问,先要给学生机会多提问,多用语言进行表达。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学生思维的表现。在课堂中除了传统模式的一人提问全班的形式外,可以同桌之间进行相互提问、相互评价。要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你能顺着上述所给的条件,提出一个有进一步思考价值的问题吗?”这样的提问具有开放性,也具有挑战性和思考性,学生可以提出不止一个问题。在讨论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你的进一步值得思考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在讨论中让学生明白“进一步值得思考”的含义,体现思考问题的深度。

4.指导交流,让学生善于提问。

学生对于自我提出的问题均认为是正确的,缺少回顾与反思的习惯。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头看”,题目中的条件配上自己的提问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合理。

上述“他们跑步12小时后,两人相距多少距离?”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偶然,而是学生根据题目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如果该生结合平时的实际情况再思考一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提问时,应让学生明确从哪里找疑点切入,并鼓励将其表达出来,表达不完整、不完善的地方及时指导,提问表达清楚的几个要素。学生对于自身不明白的地方,向他人或老师多请教,逐渐将问题表达清楚。

猜你喜欢
语言数学教师
最美教师
语言是刀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有我语言
圆我教师梦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