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媛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微载体和微文化传播,人文性、感染性以及生活化和融合性非常的强,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空间。本文先重点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微载体,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个人的体会,以期能够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微载体;研究
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应用,全面推进了我国高校教学主体个性化发展,而且学生实现了交互化学习和教学内容的及时传递,最终使得教学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当创新理念,全面认知以及有效拓展教育教学微载体,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控制,不断强化思想认知,以此来促进思政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一、强化思政教育中的微载体应用
1、保持与时俱进以及新技术和微载体的有效融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新育理念和模式有效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在激发学生关注度和热情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基于微载体应用以及平台搭建,将思政教育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而非传统的依靠单一的课堂教学来实现。网络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可有效实现信息传递以及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思政教育效率。
2、全面布局。基在高校思政教育,高校应当立足实际,进行全面布局,并且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手段进行规划和对思政教育进行综合布局,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现阶段国内高校学生的三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络产生的影响,以致于思政教育受到影响。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应当有效应用微载体,从学生内心出发,满足他们的基本要求。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当进行全面部署,并且进行大胆创新和改进思政教育模式。具体而言,高校应当立足实际情况,将新媒体平台以及更多的微载体有效融入到教学实践之中,以此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积极开发有趣的学习平台。
二、不断创新原则和拓展思政教学微载体
1、明确导向,创新实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应当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这是提高教育效率的基础。从实践来看,手机微信以及微博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已经逐渐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和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诸如此类新媒体软件和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为学生把握更多性价值思想提供方式和方法,而且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可基于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全面展开,比如建立微信群以及QQ群等,传递新价值理念以及时事政治,并以此为基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基于高校微信公众号平台以及微博资源等,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同时,还应当拓展思维以及创新实践,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播速度非常的快。高校应当抓住这一特征,采用有效的方法和形式来实现现有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下,微媒体以及思政教学之间应当相互融合,并且将教学融入到思政教育实践之中。高校思政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过程中,应当开发新的以及能够与微媒体有机联系的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来有效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实效性。
2、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空间
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最难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笔者建议进一步拓展教育教学载体,利用多种微载体和技术手段来促使学生保持积极自觉性,专注专业知识。兴趣与热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吊起学生的“口味”,对学生予以鼓励和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微信以及微博等方式及时发布信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而非只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政治教学。同时,官方账号以及QQ等传统平台可能过于死板,而且缺乏灵动性,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应当开发更多的微载体和沟通交流平台,保证微载体的生机和灵气,才能有效吸引学生关注和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渐引入了网络技术手段和平台,这给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尤其是微载体的应用给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该种情况下,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先进的文化知识得以快速传播,并且为学生的学习以及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钱国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1):51-52.
[2]王艳楠.网络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研究[J].长江丛刊,2016(8):125-125.
[3]张宝君,刘小乔.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载体的功能 [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118.
[4]程相宽.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開展的途径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6,04:53-54.
[5]游敏惠,袁晓凤.“微文化”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青年探索,2017,04: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