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媛
摘 要: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教学策略。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加强学生的文学功底;将日常生活融入写作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创设自由轻松的写作氛围,让写作指导增加个性化;依托文字培养学生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写作的想象能力。
關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能力
1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作文作为孩子们语文学习的关键内容,对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然而在当前小学作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作文普遍出现刻板化、枯燥、生硬、千篇一律的现象,孩子们缺乏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写作学习,让学生盲目地完成写作,这既没有遵循学生们的成长规律,又没有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写作是一项创造性强、厚积薄发的活动,想象力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为学生的创作思维提供支点,使学生写作的激情不断被激活,灵感不断涌现,激发他们强烈的写作冲动。当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给读者时,他们的内心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种快乐会让学生们逐渐热爱写作,不断尝试写作,这样为学生创造出稳定和持久的创作动机。知识或许是有框架的,但想象力没有框架,学生写作个性的展现离不开他们的想象力,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方式,都是在强有力地保护和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要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贯穿于学生作文教学的始终,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表达学生的真实情感。
2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的阅读量少,缺乏写作素材
阅读量决定了文章写作的构思和素材,学生的阅读量少,就注定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没有足够的文学素养,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较差,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十分被动,毫无头绪,不知道从何写起,甚至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如今,学生的写作和阅读呈现出相互促进的状态。在阅读中,学生通过感知去理解书中的情境,不断从作文的“原型”中得到启发;另外在写作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会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但如今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较少,课外阅读资源匮乏,教师如果不及时对学生进行耐心细心的指导,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的写作基础不稳固。
2.2 教学模式刻板,缺乏生活经验
小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要想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就要让学生们善于发现和观察身边的事物,调动小学生积极活泼的一面,在生活中汲取经验,将其完美地融入写作之中。反观作文教学,大部分老师认为只要学生多读书,多积累美词佳句,自然就可以写出一篇好作文。实则不然,平时积累固然重要,但教师更需要帮助学生围绕作文主题去构建合理的框架,让学生拥有清晰的思路去写作。因此,教师要避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合理引导学生构建作文框架,避免打压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更要避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否则不利于养成学生爱写作的好习惯,学生的作文质量也不会提高。
2.3 教材作文选题缺乏对想象力的关注
在每一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基本上在每个单元学习过后都附有一篇作文,但课后作文很少有表达“想象”“畅想”等主题,大多数主题都是谈论关于描写类、叙述类等写实性题材。需要学生展开想象力自我发挥的成分较少,只需要适当归纳材料,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就可以写出作文。实际上,作文题目更应该关注学生想象力的训练,拓宽学生思考的范围,例如,让学生谈论关于某件事的看法或者让学生去发现解决某种问题的办法,发现身边的小事,想象事物发展的无限可能等。
2.4 学生写作兴趣不高,普遍存在畏难心理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写作兴趣随着年级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在小学生一二年级的口语表达课中,学生充满了积极性,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愿意与周围的同伴沟通。写作课一般在三年级开设,学生刚接触写作,虽然大多数学生写作的句子结构不够完整,字词运用不太恰当,但学生都在极力地配合老师完成写作任务。希望得到优秀的评分和老师的赞美,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作文被当作范文美文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到了四五年级,写作的任务量逐渐增加,这让很多学生觉得写作的困难度越来越大,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情绪较为消极。为了达到写作的字数标准,很多学生都会用自己的小手一个个地去数自己作文字数;而且学生的写作过程并不流畅,有些学生在教师给予时间提醒后,才会有意识地加快速度,选择抄袭的方式去凑字数应付了事。由此,学生对这类写作课十分抵触,产生了畏惧心理。
3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途径
3.1 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加强学生的文学功底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一篇优秀的作文离不开扎实的文学功底积累。学生在阅读经典读物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与作者在其创设的情景中感同身受;另一方面要开阔学生的视野,要求他们积累美词佳句,以便于学生为下一次写作积累素材。例如,在开展阅读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猜想故事的结局。每位同学脑海中想象的结局都不一样,充分给予每位学生机会来描述他们想象的故事结局,把自己的独特想法和真实情感融入写作中去表达。
3.2 将日常生活融入写作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
当前学生的写作普遍存在模板化的特点,这是因为大多数学生为了写作而写作,平时缺乏对生活的观察,难以捕捉到有意义的事物,写作中缺乏真情实感,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难以下笔。此时需要教师积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利用体验式教学法。例如,在重阳节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义工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培养敬老爱老、孝敬老人的意识。听抗战老兵讲述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让学生体会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这样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追忆过去的艰难岁月,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
3.3 创设自由轻松的写作氛围,让写作指导增加个性化
为迎合应试教育的教学需求,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授课过程中普遍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这样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激发。教师在进行作文评析的时候,要营造自由轻松的写作氛围,放松学生在写作课中的紧张压力。与学生们开展积极的互动,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加深对问题本身的理解,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对问题本身的看法,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写作看成一种乐趣。
3.4 依托文字培养学生想象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习汉字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重要时期,学生对学习汉字具有较高的兴趣。教师可以依据汉字演变的历史来为学生讲解汉字的演化过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重新赋予汉字生命,创作造字的故事,进行组词造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词语作为这篇作文的中心词,所有的写作内容围绕这些词展开,引导学生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写作小世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在小學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总的来说,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加强学生的文学功底是培养学生写作想象力的基础;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将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写作中,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另外,教师依托文字组成词汇,再由词汇拓展成句子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写作。最后在课堂中需要教师营造轻松自由的写作气氛,为学生的作文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写作本身就是学生思考、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运用,所以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具有关键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祥峥.张开想象的翅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J].作文成功之路,2017(12):7.
[2] 邢春燕.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2017(12):17.
[3] 解曼丽.谈如何结合课文教学设计小学生想象作文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4(7):44.
[4] 潘文彬,陈树民,关于“想象作文”之“想象”[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3):56-57.
[5] 陆平,周月.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想象作文教学策略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5(3):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