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晓颖
靖江市江阳社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拆迁安置区变身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江苏省文明社区”,这华丽转身的背后,离不开“当家人”——社区党委书记刘旭明的努力。
这个成立于2008年、有1.3万人的大社区,大部分是失地农民。2016年,刘旭明来到江阳社区,为摸清“家”底,他起早贪黑,四处走访,将居民需求分类整理,对症下药,短短3个月,他入户走访800户、驻区单位12个,记满民情记录3本。
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刘旭明发现社区居民的需求有三:少数贫困家庭失地后,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困难;与邻里互不熟悉,缺乏沟通的渠道;老年人失地后,精神无寄托。经过“社区两委”充分讨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幸福社区工作法”,以党建为核心,构建社区党委、居委会、业委会、调委会等多位一体的管理机制,推广微治理和居民自治,综合提升失地农民的幸福指数。
扶贫帮困一直是刘旭明最关心的工作。2017年4月,听说社区居民陆昌虎的妻子查出血小板减少症,需长年求医用药,而女儿正在读大学,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这让他们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生活的担子更重了。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刘旭明辗转难眠,经过多方奔走呼吁,靖江市人民医院决定给其妻长期免费检查身体,并办理了慢性病医疗救助;市相关部门伸出援手,表示将长期资助其女儿直到大学毕业;还有一家爱心单位直接出资7万多元为其修缮了房屋。
“幸亏扑救及时,未造成大的财产损失。”居民们感动之余,纷纷感慨。这是8月中旬的一天,刘旭明和几名义工巡逻至一区9幢时,忽然发现三楼窗户有火光伴着浓烟滚滚,他大喊一声:“不好,着火了!”随即迅速打开楼宇门,提上灭火器,几个箭步蹿了上去,冲进了浓烟烈火之中,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刘旭明积极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邻里互助模式,深入发动退休党员、居民代表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义工守望员队伍,并经常带领队员巡逻在社区的庭前屋后。如今,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互助领域不断拓宽,充分发挥草根组织优势,先后组建太极健身队、孺子牛家政服务队、支点帮困员和睦邻调解员,打造了“一团、二队、三员”多维管理服务团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刘旭明在社区日常走访时,发现二区24幢的居民王大姐正在拔楼下绿化区的草,想要弄出个花圃,便耐心地劝说道:“您这个爱好很好,但做法不太合适,不如由我们社区来规划,找准网格居民集聚区合理布点,大家共同建设网格风景。”话说得在理,王大姐心服口服,欣然接受。立说立行,刘旭明抓紧谋划建设“一网格一风景,一园地一文化”的网格风景室外睦邻点。现在,江阳社区共建成了“畅园”“怡园”“沁园”等8个网格风景睦邻点,并推行绿地认领和立面认管工作。陌生的邻里由此熟悉起来,疏远的邻居亲近了,居民家门口的“小公园”,成为江阳社区的招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