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铸就崇川社会治理“小康梦”

2020-11-30 09:11南通市委宣传部调研组
群众 2020年20期
关键词:邻里社工群众

南通市委宣传部调研组

全面小康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小康社会。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撑和必备条件,而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在于以群众为中心,创新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路径方法,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南通市崇川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呈现出六个“更加显著”的建设成效,即“和谐社会”“平安社会”“信用社会”“法治社会”“健康社会”“幸福社会”更加显著,社会成员共建、共享、共治三位一体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从“邻里自理”到“邻里+”,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崇川区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是从邻里自理开始的,“邻里自理”源于党的十八大社会治理的创新理论,“邻里+”是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的再探索、再实践,目标是最大范围地动员吸引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最大可能地缩短政府与群众的距离。

邻里自理:基层治理的初级创新模式。崇川的“邻里”,是在社区居委会以下设置的“邻里”,是在社区居委会下的自治单元和“实体化”建设,是支撑崇川基层治理的重要基础。在社区层面设立“邻里”,形成“政府—社区—邻里”模式,填补了过去社区居委会下自治组织的“空白”。通过构建社区邻里“一中心多点”覆盖的服务网络,打造了具有崇川特色的服务社区居民的实体化平台,推动了社工队伍持续优化,缩短了服务社区居民的距离。此外,邻里自理还为各类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舞台。几年来,通过持续开展“公益创投”等活动,支持服务项目200余个,惠及群众20万人次。

“邻里+”:实现更高水平的治理参与。在架构上打造治理共同体。在社区层面,实现了“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组织架构的全覆盖,并在此基础上,以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推进为契机,每个邻里选举产生“邻里和谐促进会”理事长、理事(楼道、楼栋长),配备1名专职社工担任邻里干事,履行“信息、服务、自治”三项基本职能。在运行机制上打造柔性自治多元主体。“邻里+”不是延伸行政手臂和网格化管理的组成部分,而是在管理性网格基础上,更加强调自治性的区域单元、内聚性的群体结构等内生性要素,是社区治理单元谱系和线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邻里+”最重要的内涵是培育居民自治,引导居民多元参与和广泛协商,积极营造“守望相助、和谐相亲”的邻里氛围。所以,“邻里+”是一种有温度的柔性治理。在服务上满足多样化需求。邻里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的邻里需要面对千差万别的问题和侧重不同的服务需求。“邻里+”通过推进资源下沉邻里、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提升邻里治理的精细化程度,探索以邻里空间治理为基础的“绣花针”治理模式,实现从邻里到“邻里+”的跃升。

“邻里+”社会治理跃升模式的内容体系

“邻里+党建”,让核心更有力、架构更完善。坚持党建引领邻里治理,着力完善3大治理体系。构建社区党委—邻里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邻里党组织架构。做实基础治理单元——邻里,推进邻里、居民小组以及网格“三合一”改革,推进邻里、居民小组、网格形成有机统一体,缩小治理单元和空间。着力构建以邻里党支部为核心、以“邻里和谐促进会”为主体,履行信息、调解、秩序等九大员职责的“一心一会三组力量九大员”的邻里自治组织架构体系。

“邻里+服务”,让供给更丰富、服务更精准。延伸公共服务。采取“共性+个性”的方式,因地因需提供“帮困助残、为老为小、文化体育”三类公共服务项目,以及借助社会资源和社区内生资源在邻里设置个性化服务项目。加强社会服务。健全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机制,实施公益助力计划以及向社会组织、市场主体购买服务,丰富邻里服务供给。倡导志愿服务。通过培育邻里价值认同,整合邻里志愿服务力量,编辑公布邻里服务资源录,搭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平台。在崇川邻里,常年活跃着2100多支各类服务队伍,每年完成各类服务项目6000多个。

“邻里+自治”,让参与更广泛、形式更多样。开展邻里“议事式协商”自治。充分发挥邻里和谐促进会作用,推动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尊重多数人意愿又保护少数人合法权益的邻里协商自治。开展“一事一联盟”自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融合邻里辖区内企事业单位、邻里骨干等多元共治力量组成议事联盟,以共同参与治理的方式,推动群众公共领域问题解决和落实。推动群众评议自治。积极营造“邻里事、邻里议,邻里人、邻里评”氖围,充分激发邻里自治潜能。

“邻里+价值”,让认同更同向、归属更强烈。倡导积极向上的乡土文化、睦邻文化,深入开展诚信邻里建设。着力发挥好邻里文化的引导、激励功能,厚植文化土壤。崇川打造的“邻里文化大串门”“四季风采靓崇川”“诚要久”邻里文化品牌闻名遐迩。群众广泛参与提炼的“相邻、相亲、相照应,互信、互助、不互扰”的邻里精神深入人心。

“邻里+社工”,讓队伍更专业、精力更专注。制定出台系列文件。建立完善、公正、择优的社工录用机制,在全省率先实行通过面试优先录用优秀退伍军人加入社工的做法。科学配备、使用邻里社工。邻里按照7+N模式配备社工,落实社工待遇自然增长机制,鼓励社工参加全国社工师职业资格考试。开展党员干部“志愿服务进邻里”活动。以“助力邻里九项行动”为依托,健全邻里党员“1+N”认岗定责制度,即每名党员至少认领一个岗位、开展一项行动,区级机关党支部和邻里党支部每年党员参加邻里志愿服务不少于25小时。2019年,全区共有9000多名各级干部参加邻里志愿服务活动。

“邻里+”社会治理的启示

“邻里+”治理体系重构有利于基层治理赋能。崇川首创的邻里社会治理组织机构是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在社区治理层面的探索实践,体现了社会治理共治共享共同体的要求。以邻里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理事长、理事的形式,加上邻里社会组织的参与,吸纳数万名党员、群众参与,放大了社会治理的组织层面,拓展了社会治理渠道。调查显示,在崇川超过七成的干部和群众认可“邻里+”治理模式。

“邻里+”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提升治理功能。近五年,崇川出台社区邻里建设意见、社区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32件,形成较为完备的社区邻里建设制度体系。从制度机制上消除在社区邻里任意设置机构、挂牌、增加功能等现象,体现了新时代“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有利于社区减负、明确职能和集中精力服务群众。调查显示,70.3%的社区干部认为社区标准化建设提升了群众认可度。

“邻里+”激活治理队伍专业化有利于提升治理动能。以邻里社工专业化、职业化为例,区财政增加3000万元制定并落实“四岗十二级”(社区岗位分A?B?C?D四岗,每岗岗位工资划分三个档次,可根据服务年限、考核结果等次晋级)薪酬体系,全科社工持证上岗成为全省首例,邻里社工持全要素APP履职,推行群众评议,体现了十九届四中全会“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要求。目前,崇川社工总数达1407人,平均年龄37.8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91%以上,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人数超过400人。

“邻里+”精准治理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邻里+”从“有用性、参与度、获得感”三个维度,制定评分标准,组建群众评议团评议社区功能布局实效。调查显示,85%的群众对社区服务表示满意,公共服务大厅、社区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室使用率较高。邻里服务处成了群众爱去、想去、自觉去的共享空间。

(调研组成员:张宣武、王成龙、沈海波、张玉涛)

责任编辑:陈学科

猜你喜欢
邻里社工群众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青春社工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社工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你为邻里理发,我为你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