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英
[摘 要] 随着高校学生年龄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97后”学生成为了高职院校的学生主体,在此背景下,学生与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代沟日益明显,对高职学校而言,探索新的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提升。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介绍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探索工作。
[关 键 词] 思政教育;方法;高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4-0180-02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年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与传统的“80后”“90后”学生不同,目前各大高校的学生年龄主要集中在“95后”,甚至“00后”群体中,学生对新生事物的热爱程度加强,对学习、生活也有自己的主见与担当,尤其在新时代、新传媒的影响下,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社会各界的思想与信息,社会的复杂与多变性影响了学生的思考[1]。
思政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良好的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形象,也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其学习基础能力、学习的自觉与自律性、思想的客观性等均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区别,因而对高职院校的思政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问题分析
(一)强调专业技能、轻思政教育
很多高职院校认为,第一任务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将绝大多数的精力投入学生技能知识的培养中,在进行教学考核、专业评定的过程中,也往往以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水平作为考核的指标,上级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的资源分配也着重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技能专业水平,侧面引导很多高职院校以培养专业就业人才为教育目标。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少有管理人员会对思政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思政课程、思政活动的开展只是为了满足绩效指标,没有真正意识到思政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目前,某些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模式仍然停留在辅导员训话、学生听讲或者教师对着PPT课件读文字的程度上。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主要以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原理等课程作为重点教学材料。诚然,这些教材书籍对思政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以及实用价值,但是在趣味性以及通俗性上仍然欠缺火候,教材内容往往是对客观真理以及客观历史的阐述,多年来也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重大的变革。教学方式缺少创新、教学素材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一方面,降低了学生对学习思政知识的兴趣以及积极性,甚至会对思政活动产生抗拒;另一方面,思政教学以及活动的开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不会将实际学习生活的体验与思政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生缺少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在进行思政活动过程中,绝大多数主动参与活动中的学生都是班干部、团学会成员,学生参与思政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较弱,局限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模式上,对辅导员以及思政教师而言,既花费了额外的时间进行思政活动的主持与设计,也没有达到既定的思想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在进行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很少会主动融入教师的课程里,大多数学生会在考试来临之前花1~2天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速记与背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缺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重视程度较低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对专业技术教学、思政道德教学等诸多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准备尚且不足。例如,很多三、四线城市的高职院校面临思政教师短缺、思政活动经费不足、设备落后的问题,社会公众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及期望值也普遍较低。很多高职院校自身对思政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较弱,从教育部门到高职院校、从教师管理人员到高职学生,都认为自身的教育水平与普通本科相比有较大的差异,无法相提并论,认为思政教育对高职学生而言没有实际的作用,片面地追求专业技术的教育,而对自己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认识不够全面。
三、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探索——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尽管很多学校在思政教育、学生思政培养上面临较多的问题,但仍然有不少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十分重视,并在实际行动中总结出经验与方法。我们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上的探索与努力。
(一)教学相长
在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往往是各类思想与文化交锋的主要战场,同时也是启迪学生思想、培养学生情操的重要舞台。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中,思政教育的课堂改革立足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争取与时俱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水平,同时,也大力引入了多媒体课堂、投影设备,提高了思政活动的“颜值”,也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甚至有学生在课堂评价中给出了“课前愿意来,课中愿意学,课后不愿走”的评价。同时,各个专业辅导员与思政教师联合对学生的思政工作进行针对性地改善与管理,不断推出“专题教学”“学生实际案例教学”“社会思政活动”等优质的学习教育资源,提高了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接受力度。
(二)教研并行
提高思政教育的实用价值,必须扎根于坚实的研究基础,也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以及喜好。在思政教育活动的筹备过程中,学校一直鼓励“教学”与“活动”“研究”齐头并进,通过辅导员、班主任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个性个点,结合思政教学团队老师的教学研究经验,将研究成果应用在学生的实际问题中。例如,在最近5年中,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思政教学活动团队申报了多项上海市思政教改项目,并先后获得了20多项思政课题。同时,辅导员等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也会坚持为学生开展1周1次的思政活动,结合当前的时事政治热点,为学生提供教育。在学校对思政教育颇为关注的背景下,极大地提高了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建立了良好的学风气息。
(三)师生共进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搭建了学生成长舞台,不断拓展思政教育空间。自2007年建立“研习会”以来,通过思政社团活动的锻炼,团队成员能力增长十分迅速,逐渐发展成为校内各个专业团学部的主干力量,将思政教育教学活动的空间进行拓展与挖掘,不断发挥学生潜力,组建学生讲课活动,实现思政课堂的翻转教学,鼓励教师与学生合作,推广巡讲机制,受到了校内外的一致好评。
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对策分析
(一)调整教学计划、科学发展
高职院校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认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程度,也认清自身承担的历史使命以及社会责任,积极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输出更多的人才。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带领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开展教学改革,对传统的1周1次、强制活动进行创新改变,立足于服务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另一方面,学校相关部门也应该调整思政教学计划,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立性,科学地规划课堂课程以及课后活动,避免思政学习受到过多外部因素的干扰,保持思政教育的协调性,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二)建立“双师型”思政教师队伍
为了提高职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必须建立一支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征的思政工作人员队伍[2]。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思政教师工作体系,鼓励思政工作人员积极开展校内合作、国内外的思政研究学习,提高思政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不断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对学生、教师进行思政案例的培训讲解,聘请优秀的校外教师与校内教师进行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新的教学案例素材,同时,也要提倡辅导员承担一定的思政理论教学任务,从教学以及生活上进行相互配合。
(三)摆正学生心态
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是思政知识的直接受益者与实践者[3]。因此,教师需要切实把握学生需求,顺应时代媒体的信息潮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将有趣的时事案例融入思政教学中,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而言,需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着“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在学习思政知识的过程中,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促进作用,积极学习理论,将思政知识融入专业技能实践中来,从而指导自己健康成长。
(四)引入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引入創新的思政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思政工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展党建、团建活动、前往特殊学校、敬老院等机构开展义工工作。另一方面,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渠道,采用视频、网络课程等模式进行教学,充分结合时事政治素材,为学生展现与时俱进的思政课堂。
五、结论
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面临诸多的问题,积极探索并优化改进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是高职院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本文结合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案例,提出高职院校应该通过调整教学计划、建立专业思政教师团队、摆正学生心态等方式提升思政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石筠.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个性化教育的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35):91-93.
[2]万晖.微博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3(31):82-84.
[3]任秋霏.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探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21-24.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