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 要]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的“二次革命”,是未来旅游市场的主旋律。中职旅服专业是输送旅游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为此,分析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服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智慧旅游背景下优化中职旅服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为培育智慧旅游人才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智慧旅游;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旅服专业;优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4-0084-02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所谓智慧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对旅游者、信息与旅游物理资源进行整合,主动感知旅游资源、经济、活动和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最后形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圈[1]。现阶段,在智慧旅游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市场迫切需求“智慧旅游人才”,以紧跟和适应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中职旅服专业是输送旅游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对中职旅服专业教学而言,优化原有的专业课程设置,对培育智慧旅游人才意义重大。
一、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服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理论
(一)中职课程设置的理论
一般而言,中职课程设置需兼顾“两大理念,一个价值取向,四个设置原则”,具体如下[2]。
1.整合性与开放性两大理念。其中,整合性要求院校旅服专业教学上主张“大专业、小专门化”的方式,形成具有新颖、基础性、综合性等特点的大专业课程,促进传统旅游专业“窄口径”向“宽口径”的转变。开放性理念首先是长远性,要求合理安排文化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学习,体现重视学生未来再发展的理念;其次是覆盖性,要求培养学生突破地域限制,面向世界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最后是广泛性,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2.“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即课程立意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想素质以及教育中社会价值和本体价值的整合与实现。
3.四个设置原则。(1)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原则。要求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2)遵循国家课程设置标准原则,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对课程设置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和调整。(3)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一致性原则。时代背景变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规格等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中职课程设置也会随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而改变。(4)课时安排的合理性原则,课时过多或者过少皆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中等职业院校可根据本学校教学实际情况进行5%的弹性设置。
(二)中职项目课程设置的基本理论
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是以任务和项目为参照点进行的设置课程,实质是组织理念,具体设置方式方法如下。
1.项目课程设置三个原理。(1)目标唯一原理,课程的设置不是课程的简单叠加,主要看是否有独立的核心目标,中职学校对课程进行设置时,也应严格遵守此原理。(2)任务优先原理,主要指对课程进行设置时依据的是任务,不是一个一个的项目,要正确理解项目和任务的关系,尽可能和课程相结合,把知识编制到项目课程中去。(3)经验递进原理,项目课程设置依据的不是教师的知识和教学,而是以学生的经验和心理发展规律进行课程编排。
2.项目课程结构的建构主义理论模式。建构主义主要在考虑文化课、专业课等课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同时,严格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去开设课程,把课程在空间和时间内进行合理排列和组合,并根据课程实际需要合理制定综合实训模块,以有效地实施课程教学内容。
3.项目课程体系设置方法。项目课程设置方法具体如图。
二、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服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分析
(一)旅服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导游是旅游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通过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旅服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与职业实践连接不紧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设置明显不足。学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中,过分注重传统理论知识,如导游业务课等专业核心课以及计调业务、景区导游等专业方向课,缺乏相应的实训课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要求。另一方面,缺少选修模块课程设置。目前,中职旅服课程设置仍注重传统的导游基础知识等课程,不利于智慧旅游背景下学生其他学科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
2.课程设置中未实施学分制。智慧旅游背景下,中职旅服项目课程设置中有专业课和(公共/专业)选修课。但调查研究发现,中职学校对学生完成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未对旅服专业学生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实施学分制,选修课实行弹性学分制等。
3.课程设置与智慧旅游产业发展对接不紧密。中职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中,与智慧旅游产业发展对接不紧密,忽略了智慧旅游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不能保障能培养出与智慧旅游岗位能力相对接的人才。且实际课程设置与培养智慧旅游人才出现了偏颇,教学过程教师常注重理论,忽视信息化素质的培养等。
4.专业课课程序化不合理。在专业课的顺序排列上没有打破固有的先基本理论的课程设置模式,遵循智慧旅游背景下中職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在专业课与实训课的顺序排列上没有重视计调在旅行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5.课程设置缺乏信息化特色。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有就业班和升学班。智慧旅游背景下,学校在进行公共基础选修课课程设置上缺乏特色,没有考虑学生更需要哪些辅助专业技能的其他学科的知识。
(二)旅服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服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项目课程设置意识和能力欠缺。智慧旅游背景下,中职旅服专业项目课程设置的前期需要进行针对毕业生和企业两大主体的大量调研工作,了解和把握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企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然而,中职学校旅服专业处教师未掌握课程设置理念、方法、步骤、原则等,也不明白课程设置的背景及目标,课程设置意识淡薄。与此同时,中职学校旅服专业处教师课程设置能力欠缺,如混淆了各种课程开发的观念,忽视新背景下对课程设置的思考,受之前课程开发理念的影响较深等,急需课程专家的指导。
2.项目课程设置物质保障不健全。主要表现为:(1)实训室建设相对落后,投入力度小;(2)实习实践渠道狭窄,缺乏多元化平台;(3)中等职业学校资源严重匮乏,学校开发文化课和专业课相衔接的实训课程比较困难等。
3.项目课程设置制度保障缺失。中职旅服专业课程设置严格依据国家文件、《中职旅服专业教学标准》等要求,对课程设置的修订与完善不够,校企之间缺乏完备的制度。同时,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校企之间进行合作,但是中职旅服专业课程设置出现校企合作中的“壁炉”现象,容易对课程设置的门类、类型造成偏差。
三、智慧旅游背景下优化中职旅服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智慧旅游的快速发展,呼唤着智慧旅游人才的出现。中职旅游院校应审时度势,依据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要,对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充实。具体建议如下。
(一)课程设置与智慧旅游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智慧旅游背景下,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主要依据。因此,中职旅服专业项目课程设置要适应行业需求,与智慧旅游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根据旅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设置,按照项目对工作任务实施相关的教学,以为旅游企业培养出兼有专业及其他信息化技能的复合型旅游人才。
(二)增设与智慧产业需求对接的课程内容
在课程设置中,中职学校旅服专业应增设与智慧产业需求对接的课程内容。如增加智慧旅游课程模块,开设项目实践类课程,开设具体艺术通识类课程等。同时,还要根据中职旅服专业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全面实施学分制,合理安排专业课开设顺序,增加专业课实践课时,构建信息化复合特色课程等,实现传统旅游从业人员向智慧旅游从业人员的转变,为智慧旅游行业培养全面型、高质量、高规格的复合型人才。
(三)提高教师项目课程设置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培养智慧旅游人才重要的人力保障,项目课程是中职课程改革的主流,课程设置需要教师具有较强人才培养调研意识等,就要求中职学校旅服专业教师在主要依据课程计划对自己所教的课程付诸实施的同时,应主动进行实地调研,根据时代发展与旅游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想素质,为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同时,教师是培育优秀旅游人才的基础和保证。智慧旅游背景下,作为实施整个课程的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做到专兼结合,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提供项目课程设置的物质保障
智慧旅游背景下培养的是兼具专业技能和信息素质的旅游人才,为此要做好提供项目课程设置的物质保障。综合实训的部分是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训,首先,要加大实训室建设投入。主要表现为建立一定标准的模拟导游实训室,如3D导游训练实训室,引进智慧设备,建立在线模拟销售系统等。当然,学校还要加大实训室的开放力度,做到物尽其用。其次,要拓宽校内外实习渠道。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去相关景区进行模拟导游讲解,与旅行社、景区和酒店建立实习关系等,让学生真正掌握智慧旅游中工作任务和能力的变化,提高自己的智慧能力。
(五)建立课程设置修订与完善制度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发点,其设置必须有相对应的制度保障。具体地应建立课程设置委员会,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课程设置方(如专家、教师等)积极参与,共同完成课程设置方案,为课程设置找到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及制度保障,为智慧旅游市场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中,作为旅游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中职旅服专业应依据国家对旅服专业的课程标准,对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旅服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和整合,培育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金振江.智慧旅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68.
[2]李永霞.智慧旅游背景下专业人才培養问题研究:以运城学院为例[J].对外经贸,2017(4).144.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