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明双
[摘 要] 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职学生在求职时往往会遇到更大的阻碍,因此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以增强中职学生的整体竞争力就成为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的一项紧迫教学任务。基于此,分析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着重探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4-0018-02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能够满足国家经济建设要求并具备从事实际工作的素质与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数学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性课程,强调对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锻炼。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阶段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拓展,数学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教学地位越来越突出,但同时其也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调整与改进。
一、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数学课程缺乏学习兴趣
一方面数学是一门以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于一身的学科,与语文、英语等文科性质的课程不同,本身内容多是枯燥单调的公式、定理和概念等,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教学目的也有所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并不需要面对直接的高考升学压力。这些因素导致当前大部分中职学生对数学课程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没有深刻认识到数学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负面心理,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况,对数学课程完全忽视,进而给教师的正常课堂教学造成严重阻碍。
(二)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薄弱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的高中学校也在不断扩招,大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能够进入普通高中进行更高阶段的学习,只有少部分迫于分数低的无奈才选择中等职业“差生”学校就读。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在初中阶段属于教师“不想管、不愿管、管不了”的群体,既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也并不具备高效优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这就导致中职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往往会感到吃力,无法完全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很容易出现“教师讲一节课学生却什么也听不懂”的现象,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游离于教学之外。
(三)教师对数学教学不够重视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职业性和技术性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主要时间和精力大多放在与学生职业相关的应用型课程上,对数学这类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则明显不够重视。一方面在课堂中缺乏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仅仅是将教学活动当作一种任务;另一方面在教学中缺乏积极进取的教学思维,依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和题海战术,不注重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这些因素导致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只能沦为空谈,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真正有效的指引,进而使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出现下滑。
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习主体地位是国家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所提出的一个新型理念,强调将学生作为课堂的唯一中心,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的发展来进行。因此要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就要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改变以往单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落后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权逐步交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自主发挥,促进学生由被动接收知识向主动探究知识转变。比如讲授《集合》这一章中有关“交集、并集、补集”的有关知识时,其并没有涉及十分复杂的数学运算或数学作图,更多的是考验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灵活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代替直接的知识传递,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指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大胆表达对“属于、不属于”“且、或、非”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激烈的辩论分析,从而达到“真理越辩越明”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从根本上掌握数学知识记忆。
(二)合理创设数学课堂情境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同学们今天我们讲……,请把书翻到第×页”的方式来进行开场,而从教学经验来看,这种方式往往很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伊始就产生疲劳感和抗拒感,并对后续教学过程丧失期待。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就要注重合理创设数学课堂情境,避免单刀直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而是有艺术、有策略地对学生进行熏陶与感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投入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比如教学《指数函数》这一节时,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介绍数学故事:一张白纸对折一次厚度变为原来的2倍,再对折一次则变为原来的4倍,那么理论上一张纸可以被对折多少次呢?实际上呢?通過设置故事悬念的形式讲述给学生创设出疑问式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而后教师再结合课本上“指数增长”的函数知识为学生作出解答,从而完成课程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开始阶段的积极性并为后续的深入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
信息化是新时期我国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方向,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就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态度,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活动,尤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和互联网功能多样、资源丰富的特点,为学生展现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使学生能够突破教室和黑板的时空局限,不断学习到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比如教学《立体几何》这一章时,在课前教师可以将“平面性质、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等关键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视频并发送给学生进行预习,使学生在正式教学前先对课程内容有大概了解,在课中教师则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3D展示各种类型的空间几何体,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理解课本上的几何学知识,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改进。
(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综合性学科,大部分数学知识都具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显著特点。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就要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充分把握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的平衡点,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从而为学生打造更加立体的数学课堂,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架构能够更加牢固。比如教学《概率与统计初步》这一章时,结合课本中的“总体、样本、抽样方法”等知识,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估计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与体重”的實践作业,指导学生以班级同学为样本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得到总体的估计结果后再绘制出相应的统计学图表并给出统计学描述,从而在实践活动中不断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五)加强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其本身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就比较不足,甚至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同时进入青春期以后,其心理敏感度也大大增加,很容易在外界影响下陷入失落、失败的负面情绪中。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就要着重加强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深入贯彻赏识教育的核心理念,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多进行表扬和肯定,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正确的心态。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数学进步之星”“数学认真之星”“数学学霸之星”“数学勤奋之星”等奖项,并每周进行评选活动,从学习状态、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不拘泥于最终的数学学习结果而尽情享受数学学习过程,从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动力并促进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往往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此教师可以从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合理创设课堂情境、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加强激励性评价等角度入手来对数学课堂进行有益的创新调整,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数学课程中真正实现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参考文献:
[1]申淑英,李峰嵋.借助多媒体教学 激发中职数学课堂活力:以“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课为例[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7,29(43):147.
[2]王惠.中职数学教学为建筑专业课学习服务的探索:中职数学教学如何为建筑专业课学习服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5(43):292-293.
[3]王元忠.加快数学教学改革,拥抱“互联网+”时代的春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生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思考[J].考试周刊,2017,14(46):169-170.
[4]雷继兵.从中国和美国的数学教学对比中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的教学改革[J].科学咨询,2017,19
(44):139.
[5]刘德阳.让“互联网+”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枯木逢春:“雨课堂”支持下的中职数学活力课堂探究[J].考试周刊,2018,28(38):191.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