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小麦赤霉病重发特点及原因分析

2019-07-23 08:40黄冲姜玉英吴佳文邱坤杨俊杰
植物保护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流行

黄冲 姜玉英 吴佳文 邱坤 杨俊杰

摘要受赤霉病常发区小麦抽穗扬花期降雨偏多、品种抗病性差、田间菌源量大等因素影响,2018年我国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及黄淮南部大部麦区偏重以上程度流行,明显重于2017年。本文分析了2018年小麦赤霉病的重发特点及其原因,提出了下一步小麦赤霉病监测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流行;监测预警

中图分类号:S435.121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88/j.zwbh.2018414

小麦赤霉病是我国小麦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和华北南部等麦区,近年来发生区域呈北抬西扩的趋势。小麦赤霉病一般发生年份可造成小麦产量损失10%~30%,重发年份可达70%~80%,甚至绝收。该病害不仅影响小麦产量,其致病菌还在病粒中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等毒素,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人畜健康。2000年以来,我国主产麦区由于受麦玉、麦稻轮作和秸秆还田等耕作制度变化,以及极端气候天气等因素影响,小麦赤霉病重发频率明显上升,曾于2003年、2012年、2015年、2016年偏重以上流行,给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2012年该病害重发,造成小麦产量损失超过200万。

小麦抽穗扬花期遇降雨是导致小麦赤霉病流行的关键因素。2018年,受抽穗扬花期降雨偏多、品种抗病性差、田问菌源量大等因素的影响,小麦赤霉病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江淮及黄淮南部大部麦区偏重以上程度流行,明显重于2017年。其中,长江中下游和江淮麦区大流行,黄淮大部麦区偏重流行,华北大部麦区中等流行,西南大部麦区偏轻发生。及时总结小麦赤霉病重发年份的发生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是记录重发实况、研究该病害发生流行规律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2018年小麦赤霉病在我国的发生概况、重发特点,分析了重发原因,并对下一步做好该病害的监测预警提出了措施建议,以期为小麦赤霉病流行规律研究和监测预警提供参考。

1发生概况

初步统计,2018年小麦赤霉病全国见病面积567.21万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7.5%,是2010年以来的第4个重发年份,发生情况与2003年、2015年基本持平(图1),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和華北南部麦区,其中安徽、江苏、湖北、浙江、上海、重庆等地小麦赤霉病见病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的比例超过40%。湖北、陕西、安徽平均病穗率分别为27.0%、5.8%和5.03%,其他省份平均病穗率一般在5%以下(表1)。病穗率在40%以上的发生面积为36.85万hm2,占全部发生面积的6.5%,重发区域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北部、鄂西北和黄淮南部麦区。

2发生特点

2.1重发区域集中在江汉平原北部、鄂西北和黄淮

南部麦区

湖北江汉平原北部的荆门市发生面积15.82万hm2,平均病穗率31.3%、平均病粒率4.3%;重发田块面积5.52万hm2,病穗率53.1%、病粒率8.9%。鄂西北的襄阳市发生面积21.33万hm2,平均病穗率18.2%,严重度多为1级和2级,以部分小穗发病为主,病粒率3%;严重发生田块面积约3.13万hm2,病穗率50%、病粒率17.6%。随州市发生面积4.53万hm2,平均病穗率15.6%、平均病粒率3.03%;重发田块面积1.87万hm2,病穗率54.3%、病粒率12.3%。河南南部麦区重发田块平均病穗率、病粒率分别为47.7%、16.3%。湖北和黄淮南部麦区部分未防田块平均病穗率达80%以上,甚至100%。

2.2发生范围广,发生区域明显北扩西移

2018年小麦赤霉病发生范围显著大于常年,北至河北、天津,西至山西、陕西,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河北、陕西分别发生63.51万hm2和31.29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7.8%和29.5%,为历史同期发生较重年份。陕西、河北、山东等省发生面积较2016年分别增加81.2%、160%和18.5%,发生程度重于2016年。病害扩展到河北廊坊,连常年极少见病的天津也见发病田块。陕西省发病情况是2010年以来第3个重发年份,仅轻于2012年与2015年,渭南、西安、咸阳、汉中部分区域发生较重,全省平均病穗率、病粒率分别为5.8%、2%,病穗率重于2017年同期的0.6%,但低于2015年同期的7.1%,其中重发面积0.84万hm2,关中、汉中等地重发田块病穗率在40%~70%,最高达95%。2.3后期病害显症面积增长迅速

由于4月30日至5月2日、5月4-7日、5月10-12日小麦赤霉病常发区普遍降雨,加重了小麦赤霉病的侵染危害,5月下旬出现集中显症。据各地5月上旬调查,全国发生面积111.73万hm2,病穗率多在3%以下,江汉平原和安徽沿江麦区分别在13.8%和6.7%~17.7%;5月下旬调查,江汉平原平均病穗率多在25%左右,黄淮南部麦区病穗率多在10%~15%,较5月上旬有很大发展。

2.4江苏、安徽等常发区病情得到较好控制

安徽、江苏、上海等常发区小麦赤霉病得到较好控制,安徽和江苏的发病面积分别为101.78万hm2、94.29万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41.53%和43.75%,低于大流行的2012年和2016年。三省(市)的小麦赤霉病平均病穗率多在5%以下,病粒率在1%以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局部少数未防田块病害发生较重,病穗率在50%~80%。

3原因分析

2018年小麦赤霉病严重流行,除田问菌量大、主栽品种感病外,主要影响因素还有抽穗扬花期大部麦区多次连续降雨,特别是4月中旬至5月中旬,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等麦区降雨多,加重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危害。

3.1轮作等耕作措施导致田间茵源数量大

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和华北等常发区,麦稻、麦玉轮作,田问稻桩和玉米秸秆存量大,带菌率明显高于常年和2017年。据2018年4月上旬各地调查,常发区稻桩平均株带菌率为3.0%~7.6%,田问菌源量满足大流行条件。其中,安徽稻桩株带菌率同比高1~2倍,沿江麦区达11.1%~24.3%;淮北麦区玉米秸秆带菌率一般为10.0%~28.6%;江苏稻桩株带菌率大多在1%~5%,沿淮及淮北部分地区超过10%,且单个稻桩带菌量也显著高于往年;河南平舆玉米秸秆带菌率为2.5%。另据专家测定,江苏小麦抽穗期穗带菌率近100%,麦壳也成为病菌的载体。田问稻桩和玉米秸秆等植株残体存量大、带菌率高,导致病菌数量巨大,极大地增加了小麦受侵染的概率。

3.2品种抗性差,大部麦区主栽品种易感病

江汉、江淮重发麦区小麦主栽品种易感赤霉病,加之其他麦区感病品种跨区引种到长江中下游麦区,抗性普遍较弱,抗性品种比例低;黄淮及其以北麦区主栽品种大都表现高感,导致赤霉病流行风险加大。江苏等地的扬麦、宁麦等当地品种虽有一定抗性,但在有利的气候条件和菌源量大的年份仍发病较重,且栽培面积有限,大部麦区主栽品种为鄂麦、郑麦、襄麦、周麦系列和‘烟农19、‘百农207、‘淮麦33、‘济麦22、‘华成3366等,多表现感病,部分品种病情发生严重。

3.3扬花期大范围多次连续降雨过程与小麦易感病期吻合度高

4月中旬至5月中旬,大部麦区气温偏高1~4℃,且出现多次连续降雨过程,4月12-15日、4月21-23日、4月30日-5月2日、5月5-7日、5月11-12日多次连续降雨,致使与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大部麦区小麦抽穗扬花易感病期相遇,加重了赤霉病的扩展蔓延,也促进了病菌的侵染和显症,特别是5月上中旬的降雨对小麦赤霉病的显症十分有利。2017年秋季小麥播期降雨偏多,稻茬麦播期普遍推迟且不整齐,生育进程差异大,扬花期极不整齐。江苏等地调查,同一地区生育期相差7d左右,即使同一地块,差异也在3~5d,由此造成易感病期拉长,遇连阴雨天气几率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统防统治的难度、降低了防效,加重了病害流行危害。

3.4预防力度和效果各地差异大

小麦赤霉病重在预防,预防的及时性和预防的效果直接影响病害的流行危害程度。2018年,江苏和安徽等常年重发的地区在防控药剂上以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的复配剂为主,多菌灵、多酮等为主的复配剂使用较少;剂型以耐雨水冲刷的超微粉、胶悬剂等为主,粉剂使用较少;施药机械以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无人机等为主,且统防统治面积大,如江苏、安徽统防面积分别占防治面积的63.8%和44.5%,保证了大面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江苏小麦赤霉病总体发生较轻,田问病穗率平均在2%以下,严重度大多为1级。一些地区出现漏防、弃防情况,导致田问病情严重,如湖北个别田块病穗率在80%以上。黄淮北部和华北麦区预防意识普遍不强,不想防、不愿防,遇到流行年份,往往措手不及,造成病害严重发生。

4预防控制对策建议

小麦赤霉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小麦产量和质量安全的第一大病害。在小麦赤霉病监测治理上,应在加大选育抗性品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精准监测和预警,坚持预防为主、分区治理的原则,大力实施统防统治,最大限度减轻病害流行和危害程度。

4.1加强抗病品种选育和农业措施的应用

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抗病品种是基础。应加大抗病品种选育力度,培育和筛选一批适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等小麦赤霉病常发区的抗病品种。在赤霉病连年重发区,应考虑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尽量避免稻麦、玉麦轮作,或者直接调减小麦种植面积。同时,应认真总结各地利用品种合理布局、秸秆粉碎深翻还田等农业防治措施减轻病害发生、降低田问菌量的做法;尽量适期整齐播种,避免生育期差异过大而增加病菌侵染几率和统防统治难度。

4.2加强小麦关键生育期与病菌孢子释放过程监

测,实施精准预警

抽穗扬花期是小麦赤霉病菌最关键的侵染时期。当此期与病菌子囊孢子释放期吻合且遇连阴雨天气时极易造成病害大范围流行。应准确监测病原菌子囊壳成熟度、病菌孢子释放高峰期和弹射高度等,分析其与天气条件、小麦生育期、不同品种发病的关系,突破小麦赤霉病精准预测的技术瓶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各生态区不同品种的精准预报模型。结合短期天气预报,实现对小麦赤霉病的精准预警和适时预防,助力农药减施增效。同时,应做好病菌抗药性、病菌结构变化等的监测,及时指导科学合理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

4.3坚持预防为主、分区治理策略

根据不同麦区病害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提出分区治理目标和策略、技术路线和措施,以及防控工作要求等,指导各地实施科学防控、可持续治理,实现农药减量增效,保障小麦生产稳定发展。研究病害全程防控技术措施,提出从播种到收获全程各环节、各节点小麦赤霉病防控要点和具体措施,进一步优化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同时,充分发挥植保专业服务组织作用,大力开展统防统治,推行统一组织发动、统一技术方案、统一药剂供应、统一防治时问、统一施药作业等“五统一”服务,切实提高防控组织化程度和防控效果。

猜你喜欢
小麦赤霉病流行
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睢宁县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浅谈袖子在服装潮流中的创新设计
“激健”与多菌灵·三唑酮混配减量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
“流行”的历史衍变
黑白色视觉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探析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药剂防治赤霉病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