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馒
美学家蒋勋认为:“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对美的渴望,但是这种渴望却很容易在成长中被“熄灭”:当学生萌发了“美”的意识,开始关注外在形象时,老师和家长往往不屑一顾;当学生观察云朵变幻、树叶婆娑,为大自然的美而惊叹时,往往会被老师和家长认为是在浪费时间……
科学家预测,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50%的现有工作将会被机器取代,尤其是那些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什么样的工作才不容易被取代呢?那就是有创造性、艺术性的工作。
如何帮助学生发现美、思考美,进而创造美?我们不妨将眼光转向芬兰,看看这个被誉为“设计大国”的国家是怎样开展艺术课程,进行美学教育的?
艺术教育在芬兰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不仅被列为必修科目,还有着与学术课程相等的地位。学校课程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艺术科目,学校的基础美学教育完全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校园之内:以“作品”为导向
当你走进芬兰的某所学校,可能会发现,一名学生正在制作一件衣服在空中被炸毁的雕塑,另一名学生则在创作关于玛丽莲·曼森的涂鸦壁画;你也许会看到描绘芬兰历史上不同事件的立体模型;或许会欣赏到独特的“阅读报告”,它以三维的形式描绘了书中的主题、特定的场景、阅读的意义……
芬兰艺术课堂的一大特色在于,以“作品”为导向,进行一个较长周期的主题学习。例如“探索纺织艺术”,可能整个学期都会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只有基于自己的理解建构起来的创作才是富有生命力的。而相对长期的带有“项目式”特点的艺术课堂,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探索空间,通过构思草图深入链接创作和自己的关系,建构对自己有意义的艺术创作。
在木工教室、纺织教室、视觉艺术教室等独立的艺术空间,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选择为他们提供感兴趣的主题。比如,对纺织品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做围裙、衣服、枕头,甚至是一些针织品和编织品。
此外,学校还会利用校外的创新技术和艺术资源,邀请一些艺术家,设计“项目式”艺术课程。比如,邀请建筑设计师为学生设计“蜂巢建筑”工作坊,学生可以在工作坊里用報纸等材料编织蜂巢,了解和探索蜜蜂的世界。手工、建筑、编织艺术、生物和自然经由“蜂巢现象”被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
校园之外:与“博物馆”相结合
博物馆是最丰富的“艺术宝库”,它所具有的美育价值不容小觑。作为美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芬兰人将“逛博物馆”变成了一种常态。
芬兰数量众多的艺术博物馆和艺术画廊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都是免费的。其中阿莫斯瑞克斯美术馆作为赫尔辛基的地标建筑之一,已经成了芬兰最新的大型文化设施,还被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为2018年欧洲最具创新性的建筑空间之一。
注重审美教育的“设计之国”芬兰,是怎样将博物馆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一方面教师会精心设计“艺术馆导览课程”;另一方面,博物馆内也会设置一些艺术工作坊供学生实践。比如,在参观赫尔辛基国家画廊的“博物馆导览课”上,并非所有时间都由教师向学生讲解,而是会将“插画工作坊”的环节融合进来,将看到的大师作品中的形象进行故事化的拼贴,融入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这样的过程,不仅避免了枯燥,而且能让学生建构自己对名作的理解。只有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经历了理解和思考的过程,这些作品才算与学生产生了“链接”。
此外,芬兰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观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讲解的内容和技巧。他们很少会和学生长篇大论地讲美术史,而是更多地聚焦在让学生通过图像和视觉语言,多角度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上,导览过程注重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踊跃提出自己的看法,对艺术品发自内心地做出评价,顺势跟学生讨论:为什么你会觉得它美(或丑)?你觉得它美(丑)在哪里?你是基于什么做的判断?在芬兰教师看来,接纳学生的质疑和对作品的负面评价,可以趁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摘编整理自《艺术教育改变了芬兰“创新之城”》)
编辑/王一鸣 E-mail:51213148@qq.com